封面故事
art plus(Taiwan)no.64
無垢舞蹈劇場,《潮》(The Eternal Tides)排練照片,2017,攝影:呂學緯
在寒流來襲的那天,Artplus來到無垢在景美人權園區的排練場,小小身軀的林麗珍說話輕柔,在排練場上卻富含極大爆發力:「跨大步!」、「力量要從地板上來!不是手腳!」舞者們巨大的能量如潮水般翻攪,在空間中恣意奔馳,大口大口地呼吸擾動著冰冷的空氣,讓偌大的場地瞬間暖和了起來。(更多介紹請見p.50-52,攝影:呂學緯)
專題: 藝術教育何以為繼?
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教育,然而當系所越開越多,產業卻無法提供相應的工作機會,亦或學院教育下的畢業生不足以成為業界所需的人力資源時,藝術碩士課程的開設以及相關學歷的生產勢必面臨檢討與轉型的需求。另一方面,當開放式課程蔚為主流,自學的機會與資源越來越充裕時,學院裡的藝術教育或「教師」究竟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藝術學院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我們該如何思考藝術教育的未來?
抱著上述疑問,Art Plus邀請了香港各高校的藝術文化碩士課程負責人參與座談,一同與我們分享他們對藝術教育的思考,以及對未來課程的想像。韋一空(Vigneron Frank)教授從經驗中學習的「亞洲種子藝術教育計畫」專文則可一窺香港近來的嘗試。與此同時,英國無論在表演藝術亦或視覺藝術領域,都正積極開發新式的教學方案,無論是兼顧理論與實踐經驗的Practice as
Research (PaR),亦或綜合藝術學院與商學院的藝術MBA課程。藝術教育是什麼?我們究竟想要提供什麼樣的藝術教育?或許唯有在不斷地反問與辯論中,我們才有適切的答案。
(文/副主編 朱貽安)
編者的話
編者語: 即使相形見絀還是要做,就逆來順受吧!
據英國《藝術報》於2014年3月25日發布的2013年度世界參觀人數藝術博物館(包括任何形式展出藝術品的博物館)排行榜,名單中的100家博物館共接待169,968,789人次參觀,其中英國的博物館有35,188,525人次造訪居冠,美國則以17家博物館列名為最多。最為中國人爭議的是,由博物館自報參觀人數的統計中,以年參觀人口1400萬為世界首冠的中國故宮博物館卻連二十名內都排不進去。而另一份於2015年出爐由國際主題公園協會(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 , TEA)評選的「全球最受歡迎博物館二十強」(2015 Theme Index & 2015 Museum Index, Global Attractions Attendance
Report),也未將北京故宮博物館放在其內,甚至遠遠拋離,原因是它評選的主題公園和博物館排名,完全以參觀人數(attendance)為指標。
而另一份由旅遊雜誌Travel+Leisure所提供,類似博物館參觀人數排名報告的《World's Most-Visited Museums》卻詳細地解釋了統計方法,其博物館排名並不包括收藏文物的宮殿和宗教場所,唯一的例外是梵蒂岡博物館,因爲它的入場獨立於聖彼得大教堂。
很明顯,統計的目的是希望把旅遊目的為欣賞宮殿和宗教場所的旅客,和純粹欣賞藝術文物收藏的旅客區分開來,以得到更準確的數據。這樣,單獨購買入場券的梵蒂岡博物館才可以進入這個列表。但對故宮這樣的博物院,難以區分旅客到底是為了參觀建築,還是參觀收藏(事實上大多數旅客都同時帶有這兩個目的),於是就乾脆不列入這個分類中了。然而一樣以宮殿建築為名的法國凡爾賽宮博物館卻被列為第一名,因此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即反駁:「博物館的世界性文物收藏,不是以是否有外國文物為標準,更不是以掠奪別國文物為驕傲,而應是以藏品保管和博物館業務在世界影響力為標準。」他更表示:「據我所知,歐洲及美國博物館的文物藏品,絕大多數是來自世界各地,一般主要不是本國本民族的藝術品。而故宮的文物,80%為清宮舊藏,是中國五千年藝術長河的重要載體和見證。」
而相對於北京故宮的反駁,我想最為之氣結的應該是台灣故宮無論在哪一種博物館比評都穩穩地進入了前二十名,甚至遠遠拋離歐美知名的博物館,在《藝術報》的統計裡更高佔第七名。台灣故宮的藏品無論在數量或文物珍貴的等級上,遠遠拋離北京故宮一大截,蔣中正撤離大陸,對台灣同胞最大的貢獻無疑是這一項了。
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前政務司司長、西九管理局董事局主席林鄭月娥女士,於2017年1月16日正式宣布參選行政長官前兩個星期,宣布取得香港賽馬會35億港元的資助,且直接避開立法會諮詢,由特首梁振英手上直接獲領一份大禮,一塊西九文化區內原屬於政府的「酒店/辦公室/住宅」(HOR)其發展權完全免費交給西九管理局。此塊地涉及36萬平方米樓面面積,西九管理局隨後可透過公開招標及以「建造、營運及移交」方式與私人發展商合作發展這塊土地,攤分出租物業的收入,做為未來營運自主的重要收入之一。此事引起香港無論藝術界或是政界的猜測,無疑指向其為了進軍特首職位而對北京效忠的第一個宣誓動作。
撇除所有政治的疑慮,這從原本是規劃為演藝廳場地的土地,無故劃分出來作為故宮的分館。西九文化區官方網站裡列示的願景是以文化、娛樂及旅遊活動,成為本地居民和世界各地訪客心目中務必到此一遊的地方;而配合長遠發展香港文化藝術所需基礎設施,並促進文化及創意產業的自然發展。如果前者,北京故宮移植過來少了皇室宮廷建築的景點,即使故宮院長強調珍貴文物的重要,卻無法比擬隔壁台灣的故宮文物的數量及等級,我們到底要怎樣的一座故宮?如果香港民眾的民情已遠遠被拋離在政治的權力下無法反抗,西九的故宮會否是一座複製宮廷建築卻只能讓西方人瞻仰的另一個中國仿冒文化,而無論是特展還是文物展,卻僅能展示部分展品的份量,這重量級的國家形象館僅能表現中國回收香港的一種事實,無論如何無法展現中國文物五千年文化的重要性。可能相較於台灣故宮,更顯其相形見絀的窘相。
如今,事實已定,再吵建築師是否內定,或是特首選情如何暗碼進行,這似乎是政治界不斷只能翻炒的悲情。香港人在回歸這件事,只體會到逆來順受。曾經一個家庭移民到香港,就讀香港國際小學的六歲比利時籍孩子這樣肯定地跟我說:「你知道我2047年的時候會在哪裡嗎?我會在巴黎或是德國,因為香港已經被大陸回收,我將不會住在那裏了。」我詫異地望著他,心想:這麼有遠見的世界觀點肯定從大人那裏傳輸過來的。未來?好遠!西九文化區?也好遠!好像永遠也見不到它何時可以出現。也許是2047年當我們大家都離開了以後吧!
(文/總編輯 樊婉貞)
雜誌目錄
目錄頁
004
art news
007
Critic Community
原始之惡 肥力評《理查三世》
印卡評「變文書I」
張煒森評「人的莊園」
檔案演繹與身體書寫的歷史辯證─《Retrospective 回顧》
洛楓評《八樓平台X–十年祭》
馮迪倫評《貝多芬解碼》
楊偉傑評《遠古的呼喚》
014
feature
藝術教育何以為繼?
Rooftop Institute 亞洲種子計劃:解放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座談啟思:五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們需要怎樣的藝術文化碩士課程?
從EMBA到AMBA──藝術教育的新可能
表演藝術教育新趨勢──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實踐研究
026
Visual
文化國有化 一部永不下片的《蜜蜂的寓言》
浪花迷宮中,為孩子留住的離島鏡像 「孩子的海洋」
觀「恍惚之素」張富峻書畫展
一部發軔於公益意圖的台灣當代美術微文獻 「感動雞」藝術家彩繪助學特展
在夢田耦耕?從《勞力.是》到《土瓜灣之後》
自由如何超越自由?從「自由日精選展」說起
回歸「嘉」鄉
水墨盛事 2017「全球水墨畫大展」
不談藝術,只談風水
來自星星的你 唐寶寶的藝術世界
046
Stage
殘缺與性慾 畸怪身體的「殘」美學
對萬物深情的織女 林麗珍
聲優的逆襲!從幕後走到台前
無名者的歷史舞台 《SIRO HEROes 泰源事件》
沈澱與累積的力量 《追尋島嶼的記憶》
重拾遺忘了的城市回憶 《這一夜,聽我(城)的故事》
060
Column
洪儀真/吻的文化史
袁智聰/Brian Eno 迷思氛圍樂
內容簡介
自《藝術地圖》2003年7月於香港創刊,2004 年1月發行港澳版,並於2004年5月出版《am post》,《藝術地圖》與《am post》已成為港澳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媒體。《am post》剛出版時只是想要把藝術圈內的文化活動介紹給圈外的藝術愛好者,從每月印發兩萬份,之後不斷遞增,高峰期曾印到100頁並發行至每月3萬5千份。9年的光景伴隨著香港文化發展的醞釀期,社會在轉型,政府確立創意產業並帶動商界參與,民間力量成立並主動透過傳媒引領社會議題,年輕一代對社會的關注。《am post》將帶著《藝術地圖》走進7-Evelen的店鋪,成為史上第一本在香港7-Eleven雜誌架上索取的藝術月刊,《am post》留下了「a」for art,「m」for map的名字在歷史,正式改名為《art plus》,於2011年11月在港、澳與台灣三地同步創刊。
《art plus》傳承《am post》,繼續以跨文化藝術的方向發展,並會在香港、澳門和台灣建立互動的文化平台。《Art plus》將代表這時代我們需要的生活參照,從各城市差距中得到更大的啟發,分享相近觀點的樂趣,找出不同的生活意義,遠想彼此的文化底蘊,微觀各自的生活態度。我們希望超越界限和距離,加上與信念相近的流通網路合作,從他們最大的連鎖網絡及各區的文化地點,以更廣更多的平台接觸大家。《art plus》是藝術+生活,藝術+樂趣,藝術+人生各種的可能性,我們相信唯有給自己不斷地加分,生命才會充滿意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