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雨後的燦爛:台灣戰後現代詩社與詩刊5
原泉滾滾:《噴泉》詩刊
1967年,一群師大國文系及外系的學生,承繼前人所創、當時卻已停止運作的「細流」詩社,更名復社,以「噴泉」為名,期望能秉持「剛健宏麗、絢爛耀眼、向上噴射、永不停息」的初心,為台灣現代詩壇的建構添上一磚一瓦。
「永不停息」的「噴泉」詩社果真仍持續運作,並已然邁入50年。不同於其他詩社,「噴泉」始終都堅持著「朗詩」的風氣,以聲情體會詩歌美感。創作方面,「噴泉」於創社第一屆,便以《噴泉》之名發行詩刊,第21期後停刊。隨著理念的轉換,「噴泉」詩社開展出不同的出版品,如《水滴組曲》、《流體》、《詩生活》等。
「噴泉」始終沒有離開詩,一代代的「噴泉人」以其對文學的熱情,不斷向上噴發,讓這已淌流50年的詩河持續前進。「噴泉」詩社的同仁,透過綜論與回顧、詩歌創作,座談會紀錄與年表,展現其旺盛的生命力。並將於11月3日至19日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一樓舉辦「《噴泉》詩刊特展」,邀讀者一同來分享。
原泉滾滾:《噴泉》詩刊
1967年,一群師大國文系及外系的學生,承繼前人所創、當時卻已停止運作的「細流」詩社,更名復社,以「噴泉」為名,期望能秉持「剛健宏麗、絢爛耀眼、向上噴射、永不停息」的初心,為台灣現代詩壇的建構添上一磚一瓦。
「永不停息」的「噴泉」詩社果真仍持續運作,並已然邁入50年。不同於其他詩社,「噴泉」始終都堅持著「朗詩」的風氣,以聲情體會詩歌美感。創作方面,「噴泉」於創社第一屆,便以《噴泉》之名發行詩刊,第21期後停刊。隨著理念的轉換,「噴泉」詩社開展出不同的出版品,如《水滴組曲》、《流體》、《詩生活》等。
「噴泉」始終沒有離開詩,一代代的「噴泉人」以其對文學的熱情,不斷向上噴發,讓這已淌流50年的詩河持續前進。「噴泉」詩社的同仁,透過綜論與回顧、詩歌創作,座談會紀錄與年表,展現其旺盛的生命力。並將於11月3日至19日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一樓舉辦「《噴泉》詩刊特展」,邀讀者一同來分享。
編者的話
相伴文學路
◎封德屏
在黃玉燕大姊家的客廳,劉靜娟、穎萍和我,聽她的兒子彭止善,細述母親這段時間,從發病、過世及後續植葬處理的情形。沒趕上見黃大姊最後一面,原本的遺憾及懊惱,被他的孝順體貼及澄明的生死觀安撫了。他告訴我們:「媽媽現在很好,她的靈魂已得到安頓。她在聽我們談話呢!」
文壇是作家活動的場域,也是培育創作的園地。但也有群體之外的作家,二三好友,無拘無束,相濡以沫,同樣樂在其中。長久的編輯工作上,讀過許多作家的創作因緣、寫作故事、文友交往,發現一開始提筆的勇氣或力量,很多是來自同儕或前輩的鼓勵、陪伴、引導,而一起走上漫漫文學路。
好些年來,朱佩蘭、黃玉燕總是結伴參加藝文活動,兩人情同姊妹,一樣的溫婉、樸實。黃玉燕接受宋雅姿採訪時坦言,會走上翻譯的路,完全是受朱佩蘭影響。當時兩人未曾謀面,「在《聯合報》副刊看到她翻譯的《冰點》,很喜歡,就想不如自己也來試試。」於是黃玉燕買了日文《冰點》原著,對照著看,學學朱佩蘭是怎麼翻譯的。黃玉燕誠懇的說:「如果朱佩蘭沒有翻譯《冰點》,大概我也不會走上翻譯這條路。」
一旦拿起譯筆,自認是小說迷的黃玉燕,將她長年浸潤古典、西洋、日文小說,與對日本文學的廣泛涉獵、深入閱讀,所累積的知識與智慧,充分地發揮。陸續翻譯了三島由紀夫、遠藤周作、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樹、川端康成等名家作品,以及日本名家小說選等,共計四十餘本。
而最動人的鼓勵,則來自前輩作家葉石濤。1996年6月27日,葉石濤寫給黃玉燕的信上說:「妳多年來孜孜不倦地從事吃力不討好的翻譯工作,譯筆流暢可靠,令人佩服。」繼而感嘆,日治時期日本人、台灣人的日文作品甚多,但大多未經翻譯,構成了研究台灣文學的盲點。他建議黃玉燕翻譯其中重要作品,「妳一定勝任愉快,能力綽綽有餘。這應該也是我們這一代台灣人對台灣的土地和人民的一種回饋,一種摯愛。」這封信帶給黃玉燕的感動及溫暖,促使她義不容辭將葉老推薦的《陳夫人》、《南方移民村》、《台灣縱貫鐵道》譯成中文。2000年她翻譯了《吳濁流致鍾肇政書簡》,又接納作家李喬的建議,重譯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她願盡一己之力,讓更多讀者認識台灣的歷史、文化,也讓自己有機會對吳濁流先生獻上敬意及禮讚,黃玉燕認為這是翻譯生涯最有意義之作。
秋風起兮,節氣進入霜降。國曆十月開始,整季都是《文訊》團隊的大考驗。除了雜誌出版,外接專案進入結案期,明年新專案也緊鑼密鼓開始準備,重要又緊迫的是,每年一度隆重盛大的重陽文藝雅集,固定在十月份舉行。辦公室的氣氛,明顯和往常鎮日埋首沉默趕工的情況,大大不同。電話整天不斷,同仁們講話的速度變慢了,聲音變大了,我知道,那是資深前輩作家在詢問有關活動的大小事。
配合今年重陽文藝雅集,在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的「旗袍一族──五○年代女作家影像故事特展」,尚未開展,始料未及地已激盪出許多波瀾漣漪。
上期《文訊》出版後,接到艾雯的女兒朱恬恬電話,請我幫忙聯絡鍾梅音的女兒余令恬。她倆因母親們平日聚會,又都是獨生女,孩提時經常見面;也難怪女作家合影照片中,一再出現「大恬恬」與「小恬恬」的身影。而她倆上次見面,距今已50年!這次因母親輩的旗袍展,她們終於重逢再聚,那會是怎樣一種感人畫面!
開幕式當天,婦女寫作協會、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眾姊妹們將一身旗袍出席。屆時,古典與現代,傳統與創新,顧盼與瞻望,將在這百年古蹟中溫馨傳遞!
◎封德屏
在黃玉燕大姊家的客廳,劉靜娟、穎萍和我,聽她的兒子彭止善,細述母親這段時間,從發病、過世及後續植葬處理的情形。沒趕上見黃大姊最後一面,原本的遺憾及懊惱,被他的孝順體貼及澄明的生死觀安撫了。他告訴我們:「媽媽現在很好,她的靈魂已得到安頓。她在聽我們談話呢!」
文壇是作家活動的場域,也是培育創作的園地。但也有群體之外的作家,二三好友,無拘無束,相濡以沫,同樣樂在其中。長久的編輯工作上,讀過許多作家的創作因緣、寫作故事、文友交往,發現一開始提筆的勇氣或力量,很多是來自同儕或前輩的鼓勵、陪伴、引導,而一起走上漫漫文學路。
好些年來,朱佩蘭、黃玉燕總是結伴參加藝文活動,兩人情同姊妹,一樣的溫婉、樸實。黃玉燕接受宋雅姿採訪時坦言,會走上翻譯的路,完全是受朱佩蘭影響。當時兩人未曾謀面,「在《聯合報》副刊看到她翻譯的《冰點》,很喜歡,就想不如自己也來試試。」於是黃玉燕買了日文《冰點》原著,對照著看,學學朱佩蘭是怎麼翻譯的。黃玉燕誠懇的說:「如果朱佩蘭沒有翻譯《冰點》,大概我也不會走上翻譯這條路。」
一旦拿起譯筆,自認是小說迷的黃玉燕,將她長年浸潤古典、西洋、日文小說,與對日本文學的廣泛涉獵、深入閱讀,所累積的知識與智慧,充分地發揮。陸續翻譯了三島由紀夫、遠藤周作、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樹、川端康成等名家作品,以及日本名家小說選等,共計四十餘本。
而最動人的鼓勵,則來自前輩作家葉石濤。1996年6月27日,葉石濤寫給黃玉燕的信上說:「妳多年來孜孜不倦地從事吃力不討好的翻譯工作,譯筆流暢可靠,令人佩服。」繼而感嘆,日治時期日本人、台灣人的日文作品甚多,但大多未經翻譯,構成了研究台灣文學的盲點。他建議黃玉燕翻譯其中重要作品,「妳一定勝任愉快,能力綽綽有餘。這應該也是我們這一代台灣人對台灣的土地和人民的一種回饋,一種摯愛。」這封信帶給黃玉燕的感動及溫暖,促使她義不容辭將葉老推薦的《陳夫人》、《南方移民村》、《台灣縱貫鐵道》譯成中文。2000年她翻譯了《吳濁流致鍾肇政書簡》,又接納作家李喬的建議,重譯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她願盡一己之力,讓更多讀者認識台灣的歷史、文化,也讓自己有機會對吳濁流先生獻上敬意及禮讚,黃玉燕認為這是翻譯生涯最有意義之作。
秋風起兮,節氣進入霜降。國曆十月開始,整季都是《文訊》團隊的大考驗。除了雜誌出版,外接專案進入結案期,明年新專案也緊鑼密鼓開始準備,重要又緊迫的是,每年一度隆重盛大的重陽文藝雅集,固定在十月份舉行。辦公室的氣氛,明顯和往常鎮日埋首沉默趕工的情況,大大不同。電話整天不斷,同仁們講話的速度變慢了,聲音變大了,我知道,那是資深前輩作家在詢問有關活動的大小事。
配合今年重陽文藝雅集,在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的「旗袍一族──五○年代女作家影像故事特展」,尚未開展,始料未及地已激盪出許多波瀾漣漪。
上期《文訊》出版後,接到艾雯的女兒朱恬恬電話,請我幫忙聯絡鍾梅音的女兒余令恬。她倆因母親們平日聚會,又都是獨生女,孩提時經常見面;也難怪女作家合影照片中,一再出現「大恬恬」與「小恬恬」的身影。而她倆上次見面,距今已50年!這次因母親輩的旗袍展,她們終於重逢再聚,那會是怎樣一種感人畫面!
開幕式當天,婦女寫作協會、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眾姊妹們將一身旗袍出席。屆時,古典與現代,傳統與創新,顧盼與瞻望,將在這百年古蹟中溫馨傳遞!
雜誌目錄
人文關懷
〈夜語西窗〉
千里孤墳 ◆童元方
〈此岸彼岸〉
香港的懷舊敘事 ◆楊明
〈書寫台灣文學史方法論11〉
太平洋戰爭與台灣作家處境(上) ◆陳芳明
青年筆陣
〈人間煙火〉
留情 ◆吳妮民
〈季風南國〉
華語語系作為市場 ◆林韋地
〈自怡微言〉
世界永遠在句子的脈絡之上 ◆張怡微
談文論藝
綠血球在美的自然奔跑,紅血球在愛的人間奔跑──造型家而非批評者:詹冰(1921~2004) ◆李敏勇
「浮生可見」──追憶成大18年 ◆閻振瀛
人物春秋
〈作家行止〉
於無常中快樂著──專訪詩人許悔之 ◆崔舜華
在她背過身去的時光──專訪李欣倫 ◆楊婕
〈作家的批信〉
「永遠的青鳥」詩人蓉子 ◆向陽
〈懷念作家〉
病房約會 ◆朱佩蘭
思慕微微──送遠行的翻譯家黃玉燕 ◆許俊雅
文學因緣──懷念與黃玉燕老師的點點滴滴 ◆陳學祈
黃玉燕翻譯書目提要 ◆呂佩珊.涂千曼.楊迪雅
小說家的句點──敬弔李冰老師 ◆黃漢龍
追憶李冰老師 ◆洪麗玉
九五至尊──敬悼李冰老師 ◆雨弦
〈文壇瑣憶〉
陋園二三事──從一本書引發的感思 ◆歐陽子
西丁與他的詩刊《 詩園地》 ◆麥穗
我們的文學夢 特輯
寫殺人得真殺人之必要 ◆成英姝
本期專題│原泉滾滾:《噴泉》詩刊──雨後的燦爛:台灣戰後現代詩社與詩刊 5
〈綜論與回顧〉
噴泉詩社事略 ◆曾映泰
噴泉老水 ◆李豐楙
噴泉雙十 ◆許碧華
噴泉與我 ◆張輝誠
詩如活泉 ◆康書恩
詩聲琅琅的歲月 ◆潘麗珠
噴灑青春,泉湧詩心 ◆蕭秋蕙
那時,噴泉走過40年 ◆謝三進
成立校園詩社之癮頭病例圖 ◆顧蕙倩
〈噴泉同仁詩作〉
歲月如流 ◆邱燮友
木柵溪 ◆李豐楙
阿爾巴特街之夜 ◆陳義芝
節拍──給阿朗壹古道 ◆顧蕙倩
另一種生活 ◆凌性傑
天堂的流雲 ◆謝三進
恐怖份子 ◆曾映泰
意識的臉譜 ◆康書恩
〈附錄〉
雨後的燦爛:台灣戰後現代詩社與詩刊 5──噴泉詩社50周年座談會紀錄 ◆李昶誠
噴泉詩社大事記 ◆曾映泰
書的世界
〈書評〉
曝光的避世者──我讀麥可.芬克爾的《森林裡的陌生人》 ◆高大威
只有「今天」與頑強──讀林立青《做工的人》 ◆黃錦珠
新文學的「新文」學──讀鄭毓瑜《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 ◆廖啟余
說不完的「一九四九」──向明《詩之外》讀後 ◆謝輝煌
以詩復健,然後起飛──讀林彧《嬰兒翻》 ◆李癸雲
〈序跋〉
這個人很健康──序陶曉清《生命的河流》 ◆亮軒
小說引力
真是心亂如麻 ◆王祥夫
生活,仍在繼續著──王祥夫〈真是心亂如麻〉的動物頻道 ◆洪士惠
采風誌
孵出來容易活下去難──訪新竹地方誌《貢丸湯》與《風起》 ◆張期達
第八屆桃城文學獎特輯
少年鄉愁.深夜吃火雞肉飯有感 ◆陳君瑋
銀光副刊
〈詩〉
台大中文系溪頭杉林溪三日遊詩草 ◆吳宏一
旋轉門 ◆一信
問神 ◆吳敏顯
痴老 ◆黃信樵
敬悼詩人羅門老師 ◆黃克全
登山五首 ◆鍾玲
詩二首 ◆和權
且聽 之三 ◆曹介直
環島行十首(七絕) ◆古華
〈散文〉
溫城歲月 ◆趙淑俠
早餐秋饞 ◆愛亞
看戲拍噗仔 ◆劉靜娟
貓的手語 ◆心岱
蓮花情事 ◆郁思
小說連載 4
新俠女圖 ◆李永平
〈夜語西窗〉
千里孤墳 ◆童元方
〈此岸彼岸〉
香港的懷舊敘事 ◆楊明
〈書寫台灣文學史方法論11〉
太平洋戰爭與台灣作家處境(上) ◆陳芳明
青年筆陣
〈人間煙火〉
留情 ◆吳妮民
〈季風南國〉
華語語系作為市場 ◆林韋地
〈自怡微言〉
世界永遠在句子的脈絡之上 ◆張怡微
談文論藝
綠血球在美的自然奔跑,紅血球在愛的人間奔跑──造型家而非批評者:詹冰(1921~2004) ◆李敏勇
「浮生可見」──追憶成大18年 ◆閻振瀛
人物春秋
〈作家行止〉
於無常中快樂著──專訪詩人許悔之 ◆崔舜華
在她背過身去的時光──專訪李欣倫 ◆楊婕
〈作家的批信〉
「永遠的青鳥」詩人蓉子 ◆向陽
〈懷念作家〉
病房約會 ◆朱佩蘭
思慕微微──送遠行的翻譯家黃玉燕 ◆許俊雅
文學因緣──懷念與黃玉燕老師的點點滴滴 ◆陳學祈
黃玉燕翻譯書目提要 ◆呂佩珊.涂千曼.楊迪雅
小說家的句點──敬弔李冰老師 ◆黃漢龍
追憶李冰老師 ◆洪麗玉
九五至尊──敬悼李冰老師 ◆雨弦
〈文壇瑣憶〉
陋園二三事──從一本書引發的感思 ◆歐陽子
西丁與他的詩刊《 詩園地》 ◆麥穗
我們的文學夢 特輯
寫殺人得真殺人之必要 ◆成英姝
本期專題│原泉滾滾:《噴泉》詩刊──雨後的燦爛:台灣戰後現代詩社與詩刊 5
〈綜論與回顧〉
噴泉詩社事略 ◆曾映泰
噴泉老水 ◆李豐楙
噴泉雙十 ◆許碧華
噴泉與我 ◆張輝誠
詩如活泉 ◆康書恩
詩聲琅琅的歲月 ◆潘麗珠
噴灑青春,泉湧詩心 ◆蕭秋蕙
那時,噴泉走過40年 ◆謝三進
成立校園詩社之癮頭病例圖 ◆顧蕙倩
〈噴泉同仁詩作〉
歲月如流 ◆邱燮友
木柵溪 ◆李豐楙
阿爾巴特街之夜 ◆陳義芝
節拍──給阿朗壹古道 ◆顧蕙倩
另一種生活 ◆凌性傑
天堂的流雲 ◆謝三進
恐怖份子 ◆曾映泰
意識的臉譜 ◆康書恩
〈附錄〉
雨後的燦爛:台灣戰後現代詩社與詩刊 5──噴泉詩社50周年座談會紀錄 ◆李昶誠
噴泉詩社大事記 ◆曾映泰
書的世界
〈書評〉
曝光的避世者──我讀麥可.芬克爾的《森林裡的陌生人》 ◆高大威
只有「今天」與頑強──讀林立青《做工的人》 ◆黃錦珠
新文學的「新文」學──讀鄭毓瑜《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 ◆廖啟余
說不完的「一九四九」──向明《詩之外》讀後 ◆謝輝煌
以詩復健,然後起飛──讀林彧《嬰兒翻》 ◆李癸雲
〈序跋〉
這個人很健康──序陶曉清《生命的河流》 ◆亮軒
小說引力
真是心亂如麻 ◆王祥夫
生活,仍在繼續著──王祥夫〈真是心亂如麻〉的動物頻道 ◆洪士惠
采風誌
孵出來容易活下去難──訪新竹地方誌《貢丸湯》與《風起》 ◆張期達
第八屆桃城文學獎特輯
少年鄉愁.深夜吃火雞肉飯有感 ◆陳君瑋
銀光副刊
〈詩〉
台大中文系溪頭杉林溪三日遊詩草 ◆吳宏一
旋轉門 ◆一信
問神 ◆吳敏顯
痴老 ◆黃信樵
敬悼詩人羅門老師 ◆黃克全
登山五首 ◆鍾玲
詩二首 ◆和權
且聽 之三 ◆曹介直
環島行十首(七絕) ◆古華
〈散文〉
溫城歲月 ◆趙淑俠
早餐秋饞 ◆愛亞
看戲拍噗仔 ◆劉靜娟
貓的手語 ◆心岱
蓮花情事 ◆郁思
小說連載 4
新俠女圖 ◆李永平
內容簡介
◎「人文關懷」:邀請著名學者、文化評論家探討當前文化與社會現象。
◎「青年筆陣」:納入年輕的聲音,讓青春勃發的創意及光彩充分展現。
◎「人物春秋」:我們可以看到資深作家的智慧風華、中生代作家馳騁文壇的心路軌跡、年輕作家的初試啼聲,以及學者致力研究的學思歷程。
◎每期以「專題企畫」方式探討不同階段的文學發展與趨向,不少議題已觸發許多台灣當代文學工作者繼續鑽研及深化。
◎「書的世界」:每月刊出3~5篇文學新書書評,回顧五、六○年代好書,反映時代文學品味。
◎「采風誌」:深入探討、呈現各地的藝文環境,了解文化發展,透過人物特寫、專題報導、在地文化探討等方式回應各個地區多元、豐富的藝文活動。
◎「銀光副刊」:以銀髮族的65歲為界,搭建新舞台,讓他們再度粉墨登場。
◎「青年筆陣」:納入年輕的聲音,讓青春勃發的創意及光彩充分展現。
◎「人物春秋」:我們可以看到資深作家的智慧風華、中生代作家馳騁文壇的心路軌跡、年輕作家的初試啼聲,以及學者致力研究的學思歷程。
◎每期以「專題企畫」方式探討不同階段的文學發展與趨向,不少議題已觸發許多台灣當代文學工作者繼續鑽研及深化。
◎「書的世界」:每月刊出3~5篇文學新書書評,回顧五、六○年代好書,反映時代文學品味。
◎「采風誌」:深入探討、呈現各地的藝文環境,了解文化發展,透過人物特寫、專題報導、在地文化探討等方式回應各個地區多元、豐富的藝文活動。
◎「銀光副刊」:以銀髮族的65歲為界,搭建新舞台,讓他們再度粉墨登場。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