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斯·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1906-1994),美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新批評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形式主義批評理論的創立者。任教於耶魯大學,曾為美國高等教育中的 詩歌教學變革做出過突出貢獻。
代表作有《現代詩歌與傳統》(Modern Poetry and the Tradition,1939)和《精緻的翁》(The Well Wrought Urn,1947)。與沃倫合著《詩歌鑒賞》(Understanding Poetry,1938)和《小說鑒賞》(Understanding
Fiction,1943),共同創辦了當時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文學雜誌《南方評論》(Southern Review,1935-1942),推動新批評理論盛極一時。
羅伯特·潘·沃倫(Robert Penn Warren,1905-1989),美國著名詩人、小說家和評論家,新批評派代表人物之一,任教於耶魯大學。創作並發表了大量詩歌和九部長篇小說,其作品最擅揭示南方傳統鄉村價值腐蝕下的道德困惑。長篇小說《國王的人馬》(All King’s
Men,1946)和詩集《許諾》(Promises,1957)均獲得普利策獎。《國王的人馬》為新批評派扛鼎之作。短篇小說集《閣樓馬戲團》(The Circus in the Attic,1948),其中包括著名的《春寒》(Blackberry Winter)。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和博林根詩歌獎等多種獎項,1986年成為美國第一位桂冠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