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經驗的生態隱喻——生態女性主義研究》在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把生態女性主義置於歷史進程和社會發展的背景下,著重關注其對時代問題的回應,以介入與非介入相結合的態度對待生態女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並主要以類型學而非流派劃分的方法闡述生態女性主義在各個領域的貢獻。
本書涵蓋了兩個國內生態女性主義研究中很少被人們提到的內容。一是當代女神運動中的生態女性主義思想,二是女性自然寫作(文學)中的生態女性主義思想。國內學者很少注意到,當代女神運動是與生態女性主義同步出現的,運動中的引領人物大都是生態女性主義者。國內學者也很少注意到,女性自然寫作概念的出現和當代女性自然文學創作的熱潮,很大程度上都是生態女性主義觀點的影響所帶來的。本書極大充實了生態女性主義社會批判的資料,從過去國內較多關注席瓦的思想,擴大到同時關注米斯及其他人等的思想,發掘出生態女性主義社會批判中關於資本主義父權制暴力本性的論斷,以及它對自然的暴力、對婦女的暴力和對第三世界的暴力之間的關聯性的思想。總之,生態女性主義思潮具有獨特的視角,研究和理解這一視角,並了解它在各個領域的展開,這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而本書稿在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對問題的理解,有著目前其他相關成果不可替代的學術貢獻。在社會影響方面,「婦女與環境」主題已經成為當前聯合國婦女賦權和環境治理領域的優先主題。我國政府也在積極推進這項事業的發展。生態女性主義的研究對此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書適宜於從事婦女與環境、女性主義、社會性別、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究人員和感興趣的人員閱讀。
張妮妮,北京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碩士(1988),中國人民大學外國哲學博士(2004)。主要研究領域為生態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語言哲學。康敏,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人類學博士(2006)。主要研究方向為國外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東南亞地區研究。李鴿,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研究生,專業方向為美國文學。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女性自然文學、美國女性烏托邦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