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唐、宋、元、明、清、民國幾個大的歷史朝代為時間軸,在每個具體的朝代中,分別探討了藏漢佛教之間的人員往來、思想傳播、藝術交流、典籍譯介等問題,全面揭示了藏漢佛教交流的途徑、方法、形式、影響、意義等,系統地闡釋了藏漢佛教相互交流、傳播、影響的歷史進程。並通過雙方相互交流和影響,發掘藏漢佛教文化互為認同的軌跡。
《藏漢佛教交流史研究》既提供了把握藏漢佛教交流的宏觀歷史視域,也展現了當代藏漢民族文化凝聚力所具有的厚重歷史基礎。
朱麗霞,女,1970年11月出生,甘肅省鎮原縣人,哲學博士。現為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河南大學特聘教授,河南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長,河南省「百優人才」。長期從事藏傳佛教思想及藏漢佛教交流研究,先后出版了《宗喀巴佛學思想研究》、《佛教與西藏古代社會》(合着)、《中國藏傳佛教史》(合着)、《中國藏傳佛教名僧錄》(合着)等專着,參與了《中國佛教通史》(十五卷)的撰寫,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主持完成了5項省部級以上的科研項目。
目錄
第一章唐代藏漢佛教交流
第一節唐代漢地佛教向吐蕃傳播的方式
一通過和親傳播
二通過戰俘傳播
三通過會盟傳播
四通過道經吐蕃求法僧人傳播
五通過派遣、征召的僧人傳播
第二節禪宗在吐蕃的傳播
一摩訶衍在吐蕃傳法
一「頓漸之諍
三凈眾、保唐禪在吐蕃的傳播
四吐蕃的其他禪宗僧人
第三節唐蕃佛教的互為認知、影響
一唐蕃佛教的互為認知
二經典互譯
三吐蕃的禪宗思想及影響
第二章宋代藏漢佛教交流
第一節藏漢僧人之間的往來
一作為貢使的僧人
二北宋道經吐蕃求法的漢地僧人
三智緣與吐蕃諸部宗教勢力
四當巴桑結與漢地佛教
第二節廣仁禪寺與藏漢佛教交流
第三節漢地羅漢信仰對西藏羅漢信仰的影響
第三章元代藏漢佛教交流
第一節帝師與漢地佛教
一參與佛道辯論
二褒薦漢地佛教界人才
三保護、修繕漢地佛教寺院
第二節佛經的翻譯與對勘
一藏文佛經的寫譯
二藏漢佛經勘同
第三節漢地藏傳佛教的佛事活動
第四節漢地的藏傳佛教寺院
第五節藏傳佛教在漢地的傳播區域
一上都
二五台山
三江南地區
第六節漢地佛教對西藏佛教的影響
一合尊趙顯
二漢地佛典藏譯
三漢地佛教藝術在西藏的傳播
第四章明代藏漢佛教交流
第一節明朝人藏的使者
第二節漢地的藏僧
一明代西藏的貢僧
二長期留在京師的僧人
三西藏上層僧侶在漢地的活動
第三節漢地的藏傳佛教機構
一寺院
二番經廠
第四節漢地的藏傳佛教信眾
第五節藏漢佛經對譯
一藏文佛經的漢譯
二漢文佛經的藏譯
第五章清代藏漢佛教交流
第一節清代諸帝與藏傳佛教
第二節北京的藏傳佛教
一駐京呼圖克圖
二北京的藏傳佛教寺院
第三節五台山的藏傳佛教
第四節承德的藏傳佛教
第五節漢藏佛教典籍的互譯
第六章民國時期的藏漢佛教交流
第一節藏傳佛教在內地的傳播
第二節入藏求法的漢僧和藏漢佛教交流的加強
一入藏求法高僧
二漢藏教理院
三宗喀巴在漢地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一節唐代漢地佛教向吐蕃傳播的方式
一通過和親傳播
二通過戰俘傳播
三通過會盟傳播
四通過道經吐蕃求法僧人傳播
五通過派遣、征召的僧人傳播
第二節禪宗在吐蕃的傳播
一摩訶衍在吐蕃傳法
一「頓漸之諍
三凈眾、保唐禪在吐蕃的傳播
四吐蕃的其他禪宗僧人
第三節唐蕃佛教的互為認知、影響
一唐蕃佛教的互為認知
二經典互譯
三吐蕃的禪宗思想及影響
第二章宋代藏漢佛教交流
第一節藏漢僧人之間的往來
一作為貢使的僧人
二北宋道經吐蕃求法的漢地僧人
三智緣與吐蕃諸部宗教勢力
四當巴桑結與漢地佛教
第二節廣仁禪寺與藏漢佛教交流
第三節漢地羅漢信仰對西藏羅漢信仰的影響
第三章元代藏漢佛教交流
第一節帝師與漢地佛教
一參與佛道辯論
二褒薦漢地佛教界人才
三保護、修繕漢地佛教寺院
第二節佛經的翻譯與對勘
一藏文佛經的寫譯
二藏漢佛經勘同
第三節漢地藏傳佛教的佛事活動
第四節漢地的藏傳佛教寺院
第五節藏傳佛教在漢地的傳播區域
一上都
二五台山
三江南地區
第六節漢地佛教對西藏佛教的影響
一合尊趙顯
二漢地佛典藏譯
三漢地佛教藝術在西藏的傳播
第四章明代藏漢佛教交流
第一節明朝人藏的使者
第二節漢地的藏僧
一明代西藏的貢僧
二長期留在京師的僧人
三西藏上層僧侶在漢地的活動
第三節漢地的藏傳佛教機構
一寺院
二番經廠
第四節漢地的藏傳佛教信眾
第五節藏漢佛經對譯
一藏文佛經的漢譯
二漢文佛經的藏譯
第五章清代藏漢佛教交流
第一節清代諸帝與藏傳佛教
第二節北京的藏傳佛教
一駐京呼圖克圖
二北京的藏傳佛教寺院
第三節五台山的藏傳佛教
第四節承德的藏傳佛教
第五節漢藏佛教典籍的互譯
第六章民國時期的藏漢佛教交流
第一節藏傳佛教在內地的傳播
第二節入藏求法的漢僧和藏漢佛教交流的加強
一入藏求法高僧
二漢藏教理院
三宗喀巴在漢地的影響
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