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一敗塗地,使得清政府朝野上下開始用一種新的視角去看待西方;被堅船利炮打怕了的清政府開始主動地迎合西方,實行外交「接軌」。而此時,西方國家為了緩和中國社會的敵對情緒,也需要用一種新的面貌示人。於是中西兩個世界開始了所謂的「合作」。清政府在與西方的接觸中,因為對外交規則的渾然不知,對洋人的恐懼,出現了諸多的尷尬。
本書為《晚清外交七十年》的第二部,以所謂的「同光中興」為大時代背景,展現了慈禧太后第一次垂簾聽政到中法戰爭爆發這一歷史時段的外交事件。本書通過第一手史料深度解析了恭親王奕?為什麼要設立總理衙門;清政府為什麼會請美國人做中國的特使;李鴻章為什麼開始希望聯合日本抵抗西方,后來又希望「聯俄抗日」;左宗棠與曾紀澤為了收復伊犁又是怎樣盡心盡力等一系列歷史事件。
李書緯,原名李書偉,河南鄭州人,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自2002年以來在報刊、雜志發表專題性文章、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百余篇。代表詩作《大地的鳴唱》被多家媒體刊載。出版的作品有:《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學生歷史現場》、《晚清外交七十年》(第一部)、《晚清官場洋大人》、《晚清民國眾生繪》、《微歷史:紛繁民國》、《微歷史:生猛元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