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深度解析了內創業獨特的三環生態圈,提出讓內創業落地的四類模式,直擊企業的痛點、難點,闡明新形勢下開啟內創業、再塑組織活力的新思路和方法論,不僅為個人成長指明新方向,更為國企轉型、科研院所改革、中小企業發展乃至中國新動能培育提供前瞻指導。
藺雷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后,中國服務創新創業領域開拓者,暢銷書作家,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中國企業聯合會創新政策專家。跟蹤創新創業一線十六載,已出版《第四次創業浪潮》《服務創新》《牛津創新手冊》等15部著作,是中國創新創業的實踐觀察者、理論宣傳者和商業踐行者。
吳家喜
管理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長期從事創新創業戰略研究和規划編制,堅持知行合一、經世致用,致力於中國本土創新創業理論、政策和實踐三位一體的研究、寫作和傳播,已出版《動和管理》《全面創新》《第四次創業浪潮》等10部著作。
目錄
推薦序 點燃內創業荷爾蒙(徐小平)
序 言 開啟以人為中心的新商業文明
第一章 大轉型中的求索 1
技術變革、經濟轉型、管理升級、制度松綁四股力量的巨大沖擊,以及個體價值的迅速崛起,推動組織與人的關系從「雇用關系」向「合伙關系」轉變,一場前所未有的內創業革命正在加速到來。
牛刀初試:轉型的一劑良藥 1
大轉型時代:四股變革力量 5
組織中的「創業人」 10
第二章 重新定義內創業 16
內創業已經從少數領先大企業的「專屬品」,變為眾多企業轉型發展的「利器」,內創業的傳統邊界被打破,資源的內外聯動、價值的共創分享、目標的多元融合成為新時代內創業的鮮明特征。
從零星到群涌 17
不一樣的動機 24
「超級」合伙人 31
由內向外突破 35
內創業新邊界 41
第三章 激發新動能:從微觀到宏觀的變革 45
內創業不僅在組織內部產生了「老樹發新芽」的效果,而且帶動產業升級,再次撬動社會就業,形成以存量帶動增量、以微觀激活宏觀的一條轉型路徑,正在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蓄積巨大的新動能。
注入源頭活水 45
引領產業蝶變 49
就業的再撬動 55
第四章 內創業新生態:大樹底下長好苗 59
內創業生態是一個包含創業者、母體和外部環境的三環生態圈,不僅要與社會化創業一樣應對復雜的外部環境,更要平衡與母體間的微妙關系,來自一把手的堅定支持、資源和服務的有效對接、恰當的托底保障,是讓內創業茁壯成長的最佳土壤。
三環生態圈 59
破冰引航者 64
善用天然母體 70
玩轉雙重利益圈 75
有「退路」的戰斗? 79
第五章 內創業落地的四種模式 86
內創業實踐豐富多樣,既有緊密圍繞企業主業、充分挖掘內部資源的戰略孵化型創業,也有內外部資源融合的平台型創業;既有企業為員工好創意買單的私釀酒型創業,也有推動內外部項目在企業落地的自由試錯型創業。
戰略孵化:內生式破繭 86
平台創客:分享專業化力量 95
內部私釀酒:好創意我買單 102
自由生長:試錯中的驚喜 108
第六章 關鍵之匙:把激勵搞對 114
激勵是內創業持續成長的根本之策。母體參股或控股的選擇,取決於母體的管理風格和主業的緊密程度;前激勵還是后激勵,關鍵在於內創業的目的和母體的文化氛圍;即時變現與長期回報的結合,則是最大化激發內創業團隊活力的必然之選。
參股還是控股 114
前激勵與后激勵 121
長期獲利與短期變現 130
第七章 老板之惑:把控內創業命門 135
最大限度地降低內創業風險,是老板們苦苦思索的問題。形成上下一致的內創業價值觀,把握內創業治理平衡點,破解人才使用困局,遵循內創業資源配置的黃金律,正是把控內創業命門的關鍵所在。
內創業會失控嗎 135
價值觀陣痛 138
治理平衡點 144
突破人才困局 151
資源配置黃金律 156
第八章 量體裁衣:因類制宜的選擇 163
內創業是各類組織都可實踐的繁榮之道,內創業與混合所有制結合開辟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新方向,內創業與科技成果轉化結合可為科研院所改革提供新思路,內創業引發的裂變效應正在成為小企業快速成長的新路徑。
國企改革的鯰魚:內創業+混合所有制 163
科研院所改革再出發:內創業+成果轉化 171
小企業成長新路徑:內創業裂變效應 175
第九章 從零起步:內創業四步法 181
內創業是一個需要設計的系統工程。准確定位內創業、廣泛征集和科學篩選項目、有序推進項目孵化培育、實現公司化成長以及適時退出,是內創業的通常步驟。
內創業要設計 181
定位內創業:RBI模型 182
征集與篩選:4 4方法 188
孵化五要素 193
公司化成長與退出 200
第十章 變革才剛剛開始 204
內創業將從自由生長走向精耕細作,從內部為主走向更廣泛的內外融合。傳統的組織正在消失,未來的組織將成為內創業集合體,發掘和培育大量內創業家,為企業注入源源不竭的企業家精神,這正是建造一個生生不息創業型組織的
王道。
讀懂中國樣本 204
未來已來:讓內創業流行起來 208
從職業經理人到內創業家 212
打造創業型組織:通往持續繁榮之路 215
參考文獻 219
后記 從咖啡廳到餃子館:300米距離的創業穿梭 221
序 言 開啟以人為中心的新商業文明
第一章 大轉型中的求索 1
技術變革、經濟轉型、管理升級、制度松綁四股力量的巨大沖擊,以及個體價值的迅速崛起,推動組織與人的關系從「雇用關系」向「合伙關系」轉變,一場前所未有的內創業革命正在加速到來。
牛刀初試:轉型的一劑良藥 1
大轉型時代:四股變革力量 5
組織中的「創業人」 10
第二章 重新定義內創業 16
內創業已經從少數領先大企業的「專屬品」,變為眾多企業轉型發展的「利器」,內創業的傳統邊界被打破,資源的內外聯動、價值的共創分享、目標的多元融合成為新時代內創業的鮮明特征。
從零星到群涌 17
不一樣的動機 24
「超級」合伙人 31
由內向外突破 35
內創業新邊界 41
第三章 激發新動能:從微觀到宏觀的變革 45
內創業不僅在組織內部產生了「老樹發新芽」的效果,而且帶動產業升級,再次撬動社會就業,形成以存量帶動增量、以微觀激活宏觀的一條轉型路徑,正在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蓄積巨大的新動能。
注入源頭活水 45
引領產業蝶變 49
就業的再撬動 55
第四章 內創業新生態:大樹底下長好苗 59
內創業生態是一個包含創業者、母體和外部環境的三環生態圈,不僅要與社會化創業一樣應對復雜的外部環境,更要平衡與母體間的微妙關系,來自一把手的堅定支持、資源和服務的有效對接、恰當的托底保障,是讓內創業茁壯成長的最佳土壤。
三環生態圈 59
破冰引航者 64
善用天然母體 70
玩轉雙重利益圈 75
有「退路」的戰斗? 79
第五章 內創業落地的四種模式 86
內創業實踐豐富多樣,既有緊密圍繞企業主業、充分挖掘內部資源的戰略孵化型創業,也有內外部資源融合的平台型創業;既有企業為員工好創意買單的私釀酒型創業,也有推動內外部項目在企業落地的自由試錯型創業。
戰略孵化:內生式破繭 86
平台創客:分享專業化力量 95
內部私釀酒:好創意我買單 102
自由生長:試錯中的驚喜 108
第六章 關鍵之匙:把激勵搞對 114
激勵是內創業持續成長的根本之策。母體參股或控股的選擇,取決於母體的管理風格和主業的緊密程度;前激勵還是后激勵,關鍵在於內創業的目的和母體的文化氛圍;即時變現與長期回報的結合,則是最大化激發內創業團隊活力的必然之選。
參股還是控股 114
前激勵與后激勵 121
長期獲利與短期變現 130
第七章 老板之惑:把控內創業命門 135
最大限度地降低內創業風險,是老板們苦苦思索的問題。形成上下一致的內創業價值觀,把握內創業治理平衡點,破解人才使用困局,遵循內創業資源配置的黃金律,正是把控內創業命門的關鍵所在。
內創業會失控嗎 135
價值觀陣痛 138
治理平衡點 144
突破人才困局 151
資源配置黃金律 156
第八章 量體裁衣:因類制宜的選擇 163
內創業是各類組織都可實踐的繁榮之道,內創業與混合所有制結合開辟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新方向,內創業與科技成果轉化結合可為科研院所改革提供新思路,內創業引發的裂變效應正在成為小企業快速成長的新路徑。
國企改革的鯰魚:內創業+混合所有制 163
科研院所改革再出發:內創業+成果轉化 171
小企業成長新路徑:內創業裂變效應 175
第九章 從零起步:內創業四步法 181
內創業是一個需要設計的系統工程。准確定位內創業、廣泛征集和科學篩選項目、有序推進項目孵化培育、實現公司化成長以及適時退出,是內創業的通常步驟。
內創業要設計 181
定位內創業:RBI模型 182
征集與篩選:4 4方法 188
孵化五要素 193
公司化成長與退出 200
第十章 變革才剛剛開始 204
內創業將從自由生長走向精耕細作,從內部為主走向更廣泛的內外融合。傳統的組織正在消失,未來的組織將成為內創業集合體,發掘和培育大量內創業家,為企業注入源源不竭的企業家精神,這正是建造一個生生不息創業型組織的
王道。
讀懂中國樣本 204
未來已來:讓內創業流行起來 208
從職業經理人到內創業家 212
打造創業型組織:通往持續繁榮之路 215
參考文獻 219
后記 從咖啡廳到餃子館:300米距離的創業穿梭 221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