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學》是施韋澤生前發表的最重要的哲學—倫理學著作,包括寫作《文化哲學》宏大計划中的第1卷《文化的衰落和重建》和第2卷《文化和倫理》,第3卷《敬畏生命的世界觀》只留下了手稿,於1999年和2000年由德國貝克出版社(Verlag C.H.
Beck)作為遺著出版。《文化哲學》是施韋澤哲學和倫理學研究的代表作,他產生的社會影響主要基於這部著作。而且,由於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視角的獨特性,《文化哲學》成為20世紀西方一部獨創性的倫理學著作、尖銳的文化和社會批判著作、現代生態倫理學的奠基性著作。因此,研究施韋澤的哲學和倫理思想,一般說來通過閱讀這部著作就可以了。
施韋澤的文化哲學研究,既有重要的學術背景,更有特殊的時代背景。在19世紀末的樂觀主義文化氛圍中,施韋澤就預感到了西方文化的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更使他認識到其所預料的文化衰落的結果來臨了。因此,他的《文化哲學》「現在被構思為文化批判。它應該確定文化的衰落,並提醒人們注意它的危險。
文化的災難既已降臨,那麼對其十分顯而易見根源的考察是為了什麼呢?」施韋澤就規定了自己文化哲學研究的主題:探討當時西方文化衰落的原因,尋找西方文化重建或再生的道路。
施韋澤文化哲學的基本觀點是其對文化本質的獨特理解:「文化的本質不是物質成就,而是個人思考人的完善的理想、民族和人類的社會和政治狀況改善的理想,個人信念始終為這種有活力的理想所決定。」即「文化歸根到底就是一種肯定世界和生命的態度。后來,我把它精確地表述為:『倫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
施韋澤對於西方文化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只有當能夠認識文化的倫理本質的思想重新獲得力量,我們才可能重新走上文化之路。在文化哲學中,施韋澤對整個人類思想的研究使其敬畏生命倫理學能夠超越基督教的西方世界,成為一種新的、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承認的世界觀。確定了敬畏生命倫理學在倫理學史的地位:當代生命和生態倫理學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