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斐德教授的史學名著《洪業:清朝開國史》講述了中國王朝史中極具戲劇性的歷史階段——1644年明王朝的落幕及後續20年清王朝的鞏固。作者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族、國防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對一個帝國如何陷入困境、另一個帝國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強盛的過程,進行了總體解剖與透視。
在本書中,魏斐德希望通過清初對中華帝國秩序的重建來呈現的「洪業」,昭示在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勢力到來之前,中國社會業已發生的一系列重要變化。
魏斐德(FredericWakeman,Jr.,1937—2006)
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漢學三傑」之一;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系教授、美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美國歷史家協會會長、美國國際研究委員會會長、中國研究聯合委員會會長。他的著作曾獲得美國亞洲研究協會頒發的1987年度列文森中國研究書籍獎、加州大學出版社頒發的1987年度伯克利獎和美國城市歷史協會頒發的非北美城市歷史書籍獎。由於對中國史學研究的突出貢獻,他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授予伯克利最高獎章。著名歷史學家史景遷曾盛贊魏斐德為當代最傑出的中國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