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時至今日,一幅繪於五百年前的關於一位佛羅倫薩家庭主婦的肖像畫仍然令全世界着迷不已?蒙娜麗莎究竟是誰?為什麼她臉上掛着微妙的笑容?列奧納多當初為什麼選她為模特,卻拒絕了更有權勢的侯爵夫人?……所有這些問題都令《蒙娜麗莎》更添神秘色彩,也使得列奧納多的其他傑作相形見絀。
2012年9月26日,瑞士一家基金會向全世界宣布了早期版本《蒙娜麗莎》的存在。本書對這一發現的意義進行了評估,結合盧浮宮版《蒙娜麗莎》以及達•芬奇其他作品進行分析推理,揭開了終極謎團。通過追溯列奧納多的蹤跡,作者再現了圍繞這幅肖像畫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呈現了藝術大師是如何對這一主題念念不忘的。本書以現代學術研究為基礎進行歷史敘事,不僅揭開了這幅肖像畫的神秘面紗,還從一個全新且大膽的角度解讀這幅世界上著名的肖像畫,它將顛覆我們對達•芬奇人生與創作的固有觀念。
讓-皮埃爾·伊斯鮑茨博士是一位備受贊譽的藝術史學家,在美國加州聖巴巴拉的菲爾丁大學教授博士課程。他的作品包括《聖經的世界》《耶穌的腳步》《揭秘沃爾特》《梵·高:收獲的太陽》《佛羅倫薩的文藝復興》《法國印象派》等,他還拍攝過長紀錄片《傳奇人物沃爾特·迪士尼》。作為擅長藝術、考古和音樂學研究的人文學者,伊斯鮑茨博士還擔任兩大多媒體百科全書——貝塔斯曼通用百科全書以及荷蘭標准百科全書——的總編輯;克里斯托弗·希斯·布朗博士是一位藝術鑒賞家,同時也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一位的面部外科醫生。自從在美國國家美術館第
一次欣賞到拉斐爾的《聖喬治屠龍》后,布朗博士就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傑作所深深吸引。他醫術精湛,幫助很多患者重獲美貌和健康,豐富的經驗也使得他能從全新的角度分析《蒙娜麗莎》這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