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泛收集國內外資料的基礎上,立足於當代認知科學哲學的演變趨勢,系統地研究了當代哲學—認知科學視域中的認知表征問題。《當代哲學與認知科學視域中的認知表征問題研究》內容可分為五大部分:一是非涉身認知科學的計算—表征觀的建構基礎及特征、自身的局限性和遭遇的外部挑戰;二是從非涉身認知向涉身認知經驗轉向的哲學背景和學科現狀;三是激進涉身認知非計算—表征觀對非涉身認知科學的計算—表征觀的替代與批判;四是溫和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觀對非涉身認知科學的計算—表征觀的重構與擴展;五是對激進涉身認知非計算—表征觀和溫和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觀優劣性的比較與評價及未來研究之路。
張鐵山,男,1967年2月生,河南省長葛市人。哲學博士,副教授,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河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常務理事。2005年考入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系,2008年8月畢業並獲科學技術哲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信陽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多年來,主要從事認知科學哲學、心智哲學、災害哲學以及科技與社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在《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學術研究》《學術論壇》《安徽大學學報》和《系統科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並獲得市、廳級以上優秀獎。近5年來,主持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划基金項目、1項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划項目、1項河南省軟科學項目,參與2項國家社科項目、2項省級項目、2項廳或校級教改項目課題的研究。
目錄
序(蕭玲)
緒論
第一章 基礎與建構:非涉身認知科學的計算-表征觀
第一節 非涉身認知科學研究范式的建構基礎
第二節 非涉身認知科學計算-表征范式的建構及其特征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困境與挑戰:非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范式的局限性
第一節 非涉身認知科學計算-表征范式的困境
第二節 非涉身認知科學計算-表征范式的外在挑戰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轉向與現狀:從非涉身向涉身經驗轉向的認知研究
第一節 從非涉身認知向涉身認知經驗轉向的哲學背景
第二節 從非涉身認知向涉身認知經驗轉向的學科基礎
第三節 涉身認知表征問題爭論的兩種進路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替代與批判:激進涉身認知非計算-表征觀
第一節 替代與批判方法論的產生
第二節 替代與批判的動力學方法應用
第三節 替代與批判的激進反表征主義論題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重構與擴展:溫和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觀
第一節 克拉克的溫和涉身認知表征觀思想
第二節 加拉格爾的溫和的涉身性思想
第三節 埃里亞斯密斯和安德森的表征一動力學理論
第四節 安娜-何布勒的溫和涉身認知表征思想
第五節 西蒙·埃德爾曼等的滿足「渴求表征」思想
第六節 重訪馮·蓋爾德的反表征主義思想
第七節 安德森和羅森伯格的「行動指南的表征理論」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比較與評價:激進涉身認知非計算一表征觀與溫和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觀
第一節 激進涉身認知非計算一表征觀與溫和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觀的異同點
第二節 激進涉身認知非計算一表征觀和溫和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觀的優劣性
本章小結
結束語 走向多元化的認知表征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
緒論
第一章 基礎與建構:非涉身認知科學的計算-表征觀
第一節 非涉身認知科學研究范式的建構基礎
第二節 非涉身認知科學計算-表征范式的建構及其特征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困境與挑戰:非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范式的局限性
第一節 非涉身認知科學計算-表征范式的困境
第二節 非涉身認知科學計算-表征范式的外在挑戰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轉向與現狀:從非涉身向涉身經驗轉向的認知研究
第一節 從非涉身認知向涉身認知經驗轉向的哲學背景
第二節 從非涉身認知向涉身認知經驗轉向的學科基礎
第三節 涉身認知表征問題爭論的兩種進路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替代與批判:激進涉身認知非計算-表征觀
第一節 替代與批判方法論的產生
第二節 替代與批判的動力學方法應用
第三節 替代與批判的激進反表征主義論題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重構與擴展:溫和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觀
第一節 克拉克的溫和涉身認知表征觀思想
第二節 加拉格爾的溫和的涉身性思想
第三節 埃里亞斯密斯和安德森的表征一動力學理論
第四節 安娜-何布勒的溫和涉身認知表征思想
第五節 西蒙·埃德爾曼等的滿足「渴求表征」思想
第六節 重訪馮·蓋爾德的反表征主義思想
第七節 安德森和羅森伯格的「行動指南的表征理論」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比較與評價:激進涉身認知非計算一表征觀與溫和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觀
第一節 激進涉身認知非計算一表征觀與溫和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觀的異同點
第二節 激進涉身認知非計算一表征觀和溫和涉身認知計算-表征觀的優劣性
本章小結
結束語 走向多元化的認知表征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36折$170
-
新書87折$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