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自從初版以來,曾有日文譯本在日本出版;還有香港刊行的本子。據知也有人譯成英文。可惜的是,這些本子缺了一大塊,原因是編者自己漏了許多。這當然是一種不幸。這里是顧頡剛大師一生心血的閃光晶體,展示了他老先對中華民族之遠古先人的深刻探索,也展現了顧先生的淵博與精深,更顯示着這位鼎鼎大名的史壇巨人對於古史的諳熟、通曉及其鏗鏘有力的獨到見解。這是一些歷史唯物主義的史學研究成果,以致於所有談論,即使是遣辭造句,也經過精心推敲的。例如對中華上古各族的分分合合,都不隨意動用些不科學的語言。
顧頡剛(1893—1980),中國現代學術大師,古史辨學派創始人,中國現代民俗學、歷史地理學奠基人。先后在廈門、中山、燕京、北大等多所大學任教授,曾創辦朴社、民俗學會、禹貢學會等,主編《燕京學報》《禹貢半月刊》等。1954年后歷任中國(社會)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目錄
序言
三版前言—新消息
一 中國民族史概要
1.打破兩個錯誤的觀念
2.中華民族的形成、壯大和發展
(1)商
(2)周、秦
(3)漢
(4)三國、兩晉、南北朝
(5)隋、唐、五代
(6)宋、遼、金
(7)元
(8)明
(9)清
3.各民族神話中的祖先
(1)盤古開天辟地
(2)三皇五帝的各種說法
(3)夏、商、周的傳說和歷史
二 經書、子書和戰國古書
1.最早的中國文字
2.經書漫談
(1)《詩經》
(2)《尚書》
(3)《禮經》
(4)《春秋經》
(5)《孝經》
(6)《論語》
(7)《孟子》
(8)《爾雅》
(9)《易經》
(10)經書雜論
3.說說諸子百家
(1)《墨子》
(2)《楊子》
(3)《庄子》
(4)《老子》
(5)《韓非子》
(6)法家
(7)《管子》
(8)陰陽家
(9)名家
(10)雜家
(11)諸子雜論
4.經書、子書以外的戰國古書
(1)《竹書紀年》
(2)《穆天子傳》
(3)《國語》
(4)《戰國策》
(5)《逸周書》
(6)《世本》
(7)《山海經》
(8)《楚辭》
三 中國史書
1.《二十四史》
2.《史記》
3.《漢書》、《后漢書》
4.史書續談
四 雜史
1.漢朝雜史
2.六朝雜史
3.唐朝雜史
4.宋代雜史
5.元代雜史
6.明代雜史
7.清朝雜史
五 經學、漢學
六 清代古學整理、考據學
七 史料學與考古學的結合
八 略談中國古代社會
(4)《戰國策》
(5)《逸周書》
(6)《世本》
(7)《山海經》
(8)《楚辭》
九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
十 中國宗教史略
十一 中國哲學史略
十二 中國歷代京都和北京小史
后記
修訂再版后記
校訂后記
三版校訂后記
三版前言—新消息
一 中國民族史概要
1.打破兩個錯誤的觀念
2.中華民族的形成、壯大和發展
(1)商
(2)周、秦
(3)漢
(4)三國、兩晉、南北朝
(5)隋、唐、五代
(6)宋、遼、金
(7)元
(8)明
(9)清
3.各民族神話中的祖先
(1)盤古開天辟地
(2)三皇五帝的各種說法
(3)夏、商、周的傳說和歷史
二 經書、子書和戰國古書
1.最早的中國文字
2.經書漫談
(1)《詩經》
(2)《尚書》
(3)《禮經》
(4)《春秋經》
(5)《孝經》
(6)《論語》
(7)《孟子》
(8)《爾雅》
(9)《易經》
(10)經書雜論
3.說說諸子百家
(1)《墨子》
(2)《楊子》
(3)《庄子》
(4)《老子》
(5)《韓非子》
(6)法家
(7)《管子》
(8)陰陽家
(9)名家
(10)雜家
(11)諸子雜論
4.經書、子書以外的戰國古書
(1)《竹書紀年》
(2)《穆天子傳》
(3)《國語》
(4)《戰國策》
(5)《逸周書》
(6)《世本》
(7)《山海經》
(8)《楚辭》
三 中國史書
1.《二十四史》
2.《史記》
3.《漢書》、《后漢書》
4.史書續談
四 雜史
1.漢朝雜史
2.六朝雜史
3.唐朝雜史
4.宋代雜史
5.元代雜史
6.明代雜史
7.清朝雜史
五 經學、漢學
六 清代古學整理、考據學
七 史料學與考古學的結合
八 略談中國古代社會
(4)《戰國策》
(5)《逸周書》
(6)《世本》
(7)《山海經》
(8)《楚辭》
九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
十 中國宗教史略
十一 中國哲學史略
十二 中國歷代京都和北京小史
后記
修訂再版后記
校訂后記
三版校訂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