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展覽的展覽:90年代的實驗藝術展示

關於展覽的展覽:90年代的實驗藝術展示
定價:828
NT $ 720
 

內容簡介

一書英文原版2000年由芝加哥大學斯馬特美術館出版。作者為當代藝術史家、芝加哥大學教授巫鴻。本書英文版原名為《Exhibiting Experimental Art in China》(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中文版改為現名。

本書分為導言:90年代的實驗藝術展示、關於展覽的展覽、「是我」一個展覽的個案研究、十二個實驗性展覽:檔案歷史以及附錄等組成。附錄部分列有中國實驗藝術展覽年表(1990—2000)。全書以上世紀90年代初至2000年為時段,聚焦於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展覽」問題,介紹了這一時段的多個重要展覽,包括展覽的目的、組織以及面對的挑戰。這些問題在上世紀90年代吸引了許多實驗藝術家、藝術批評家和獨立策展人的注意,促使他們投入到互相關聯的活動和討論中去。許多具有鮮明原創性的展覽被構想和組織,許多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作品也是為了特定的展覽創意和制作的。在所有這些方面,關於展覽的問題不只關系到展覽本身,而是與當代藝術在中國的功能、意義以及與社會的關系等基本問題密切相關。在當代藝術於21世紀初獲得「正常化」以前,這些活動在90年代下半葉構成了一個「展覽的瞬間」,其強度和凝聚力在世界藝術史中也不多見。

將近20年后的今天,當代藝術的展覽已經成為中國美術中母庸置疑的一個重要部分,數以千計的當代美術館、畫廊和其他展示場所日新月異地向國內外觀眾推出新的展覽。但是實驗性與公共性之間的磋商仍然決定着當代藝術的的身份和社會意義。90年代的歷史經驗對於思考這些問題仍具有實際意義,這些經驗也是在研究中國當代藝術中需要被重視的一個方面。

巫鴻是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著名美術史家、藝評家和策展人。現任芝加哥大學美術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東亞藝術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他是許多國際委員會的成員,包括美國古根海姆美術館亞洲藝術參議會委員、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館群(OCAT)學術委員會主席和余德耀美術館學術委員會主席。他撰寫的有關當代藝術的著作包括:《作品與現場:巫鴻論中國當代藝術》(2005)、《走自己的路:巫鴻論中國當代藝術家》(2008)、《中國當代藝術:基本文獻》(Contemporary Chinese Art:Primary Documents,2010)和《中國當代藝術:一個歷史敘事》(Contemporary Chinese Art:A History,2014)等。
 

目錄

叢書總序
中文版序
英文版謝詞
導言:90年代的實驗性展覽
歷史背景
「實驗性展覽」的促成因素
實驗藝術展覽的新條件
擴展已有空間:在公共美術館展出實驗藝術
開辟新渠道:在半官方和私人畫廊中展出實驗藝術
開發機動的展出場地:把實驗藝術介紹給公眾
公開與非公開的「實驗性展覽」
關於展覽的展覽
展覽設計概念
外展廳:吳文光的《日記:1998年11月21日,雪》
內展廳:宋冬的《父子·太廟》
「是我」:一個展覽的個案研究
觀念的生成及准備
主題與內容
從展覽到事件
十二個實驗性展覽:檔案歷史
展覽一首屆當代藝術學術邀請展96—97
展覽二野生1997年驚蟄始
展覽三生存痕跡:’’98中國當代藝術內部觀摩展
展覽四偏執/Corruptionists
展覽五是我——九十年代藝術發展的一個側面
展覽六后感性:異形與妄想
展覽七「超市」展
展覽八「從中國出發」新藝術展
展覽九當代中國建築藝術展覽:探索性作品
展覽十藝術大餐
展覽十一家?——當代藝術提案
展覽十二對傷害的迷戀:開放工作室第二次展覽
附錄
中國實驗藝術展覽年表(1990—2000)
主要書目文獻
作者簡介
OCAT研究中心簡介
 

這本書記錄和討論的是中國當代美術發展歷史中的一個重要篇章。它的寫作有兩個上下文,一是當代藝術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在國內的發展,二是國際上對這種中國新藝術的介紹和研究。

從國內發展的角度看,當代藝術(在早期也稱為「現代藝術」)從上世紀70年代末在一些大城市中開始浮現,到80年代中期發展為一個全國性藝術運動。延續着五四運動的傳統,這個運動以啟蒙主義為樣板追求中國的現代化,因此很自然的具有一種世界主義傾向,希望在西方現代美術、理論和哲學中尋求先例和模式。這個初期的引入階段既導致了模仿的傾向,也促使一些藝術家反思和尋找中國當代藝術的特殊語言和針對性。這種尋求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隨着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和國家社會經濟形態的變化,當代藝術中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國內轉向」。「實驗性」成為衡量當代性的准繩,而實驗的對象也不再停留於作品形式和風格的更新,而更主要的是探索當代藝術與當下社會變革的關系。在這個廣闊的語境中,當代藝術的公共性和實驗性以及二者之間的磋商,成為重要的思考課題。許多藝術家、批評家和策展人不再滿足於舉行私人或小型群體的內部展示,而是希望通過組織開放場地中的公共展覽與社會發生互動,進而通過這種互動將當代藝術轉化為全社會文化活動的一部分。另一些藝術家和策展人則希望保持當代藝術的探索性和邊緣性,因而也對「實驗性展覽」發生了濃厚興趣。在當代藝術於21世紀初獲得「正常化」以前,這兩個傾向在上世紀90年代下半葉構成了一個「展覽的瞬間」,其強度和凝聚力在世界藝術史中也不多見。

從國外對中國當代藝術的介紹和研究來看,中國當代藝術家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出現在國際展覽中。1993年的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和其他幾個大型展覽,以及一些西方主流美術雜志上的介紹,把中國當代藝術正式推入國際視野。大約同時,這門藝術也成了全球商品,由跨國畫廊和拍賣行推銷,被國際收藏家和美術館購藏。針對這個商業化和通俗化的傾向,一些在國外的研究者和批評家開始推動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嚴肅討論和展示。在一些重要美術館的支持下,若干頗具規模的展覽在西方被組織。其中,1998年的「蛻變與突破:中國新藝術」(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和1999年的「瞬間:20世紀末的中國實驗藝術(Transience: Chinese Experimental Art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在不同歷史框架中對中國當代藝術進行了大規模的介紹。一些學術性著作和論文也開始伴同着這些展覽出現,把中國當代藝術納入世界當代藝術的宏觀視野中去討論。這些綜覽式的展覽和寫作為對中國當代藝術更細致和深入的觀察打下了基礎,出版於2000年的本書即見證了學術研究中的這個新的動向。

如我在本書導言中所介紹的,這本書聚焦於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展覽」問題,包括當代藝術展的目的、組織、條件和面對的挑戰。這些問題在上世紀90年代吸引了許多實驗藝術家、藝術批評家和獨立策展人的注意,促使他們投入到互相關聯的活動和討論中去。許多具有鮮明原創性的展覽被構想和組織,許多產生了很大影響的作品也是為了特定的展覽而創意和制作的。在所有這些方面,展覽的問題不只關系到展覽本身,而是與當代藝術在中國的功能、意義以及與社會的關系等基本問題密切相關。

16年之后的今天,當代藝術的創作和展示已經成為中國美術中毋庸置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以千計的當代美術館、畫廊和其他展示場所日新月異地向國內外觀眾推出新的展覽。但是實驗性對於當代藝術的發展來說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實驗性與公共性之間的磋商也仍然關系到當代藝術的身份和社會意義。上世紀90年代的歷史經驗對於思考這些問題仍具有實際意義,同時這些經驗也是在對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研究中需要被重視的一個方面。這是我們在今天翻譯和出版這本書的原因。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我在校訂譯稿時根據中文閱讀習慣對一些地方做了修改,因此中譯本在個別地方與原文不完全一致。

我希望感謝OCAT研究中心邀請我擔任該中心「2016年度講座」的主講人,開展一系列講座、研討班、出版和展覽活動,也為這本書的翻譯和出版提供了契機。中心的陳瑤琪女士極為細致地統轄了這本書的資料匯集和編輯工作,應非兒女士在很短的時間里提供了中文譯稿,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將這本書作為本年的出版重點,進行了仔細的設計,對此均表衷心的謝意!

巫鴻
2016年4月於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