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沒有一天會少了巴勒斯坦人的新聞。他們的形象似乎被固定化了:要麼是凶殘的恐怖分子,要麼是悲慘的難民。他們的真實境遇卻鮮為人知。薩義德的文字連同吉恩•莫爾的攝影,描繪出了巴勒斯坦人另一幅感人至深的真實肖像。
從以色列的建立到貝魯特的陷落,巴勒斯坦人在連續的土地剝奪中流離失所,備受苦難。這其中也包括薩義德本人及其親人的真實遭遇。但在這部苦難的流亡史中,薩義德也辨認出了新巴勒斯坦民族意識的萌動。巴勒斯坦人自我身份的認同並不建立在流亡和受害者角色上,相反,它將根植於堅持、希望和被喚醒的共同體意識。
愛德華•W•薩義德(Edward W.Said,1935-2003) 美籍巴勒斯坦人,文學理論家、公共知識分子,「后殖民主義」批評理論的奠基者,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家之一
1935年出生於耶路撒冷,在英國占領期間就讀巴勒斯坦和埃及開羅的西方學校,接受英式教育,50年代赴美國就學,取得哈佛大學博士,1963年起任教哥倫比亞大學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專業教授。
代表性著作有:《東方學》(1978,曾獲美國國家書評家獎)、《巴勒斯坦問題》(1979)、《世界・文本・批評家》(1983)、《文化與帝國主義》(1993)、《知識分子論》(1994)以及《流離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決的奮斗,1969-1994》(1994)等。
作為公共知識分子,薩義德為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爭取平等政治和人權,並要求美國向以色列施加壓力以保障與尊重這些權利。薩義德被資深常駐中東記者羅伯•菲斯卡稱為巴勒斯坦人民「最有力的政治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