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西方離開宗教不能治,中國離開禮教不能治。本書站在哲學人類學與文化社會學高度,將中國禮教視為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類型,從本體論、價值論與最高知識論,研究了禮教文明的性質,及它在人性教化、道德提升、靈魂凈化與疏解人文焦慮、重建社會秩序的本體大用。
它以經世致用、廣大悉備的知識體系超越了西方宗教文明,亦可彌補西方現代科教文明的缺陷,為中國開出現代文明新局面,提供哲學人類學的思考。
對中國五千年禮教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做了深刻的剖析,其現實意義不可估量。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國無禮不治,人無禮不行
二辯證之至治,強國之根本
三禮教:積重難返的回歸之路
第二章 禮教是什麼?
一禮教是以道所設之教
二禮教是安身立命之教
三禮教是仁義禮智之教
四禮教是聖制人性教典
五禮教是一套文化制度
六禮教是一種文明進步
第三章 論禮教文明與宗教文明
一文明發展類型
二西方宗教文明
三中國禮教文明
四禮教是高級階段文明
五禮教興起的歷史地位
第四章 科教文明的危機與出路
一科教文明的兩大坎陷
二兩大坎陷與兩大危機
三禮教廣大悉備的知識體系
四將小思維融入大思維
五回歸萬物渾然一體存在
第五章 以禮教疏解人文焦慮
一禮教疏解與宗教疏解
二有效疏解與無效疏解
三性命之理的知覺與重建
四大德化民,醇厚民風
五禮樂凈化心靈大用
第六章 禮教文明與社會秩序
一社會秩序與人性發展
二彝倫攸敘是秩序根本
三社會秩序與絕對精神
四德法同原,大用一體
五各安其位,消弭爭斗
第七章 修身齊家與治國平天下
一家庭:深遠文化背景
二家國一體的社會存在
三修身為齊家治平之本
四不修身齊家天下可治乎?
五關鍵是自我的格致誠正
第八章 禮教文明與婚姻家庭
一夫婦之道即天地之道
二論禮教本於大一存在
三論夫婦為人倫之大綱
四禮教文明與婚姻的意義
五夫婦互敬的禮教教義
六婚禮廢則夫婦之道苦
第九章 君子與淑女的人格魅力
一《關雎》的詩教意義
二何謂君子淑女的人格
三相互傾慕的君子淑女
四傳統審美類型的意義
第十章 由禮教開出現代文明
一重新定義現代文明性質
二開出現代文明誰更有發言權?
三禮教開出何種現代文明
四以德主導各種力量運演
五「廖天一」高處安排去化
六禮法合治,重建文明秩序
附錄一 禮教與宗教
附錄二 詩書禮樂教化是國民教育當務之急
主要參考用書
一國無禮不治,人無禮不行
二辯證之至治,強國之根本
三禮教:積重難返的回歸之路
第二章 禮教是什麼?
一禮教是以道所設之教
二禮教是安身立命之教
三禮教是仁義禮智之教
四禮教是聖制人性教典
五禮教是一套文化制度
六禮教是一種文明進步
第三章 論禮教文明與宗教文明
一文明發展類型
二西方宗教文明
三中國禮教文明
四禮教是高級階段文明
五禮教興起的歷史地位
第四章 科教文明的危機與出路
一科教文明的兩大坎陷
二兩大坎陷與兩大危機
三禮教廣大悉備的知識體系
四將小思維融入大思維
五回歸萬物渾然一體存在
第五章 以禮教疏解人文焦慮
一禮教疏解與宗教疏解
二有效疏解與無效疏解
三性命之理的知覺與重建
四大德化民,醇厚民風
五禮樂凈化心靈大用
第六章 禮教文明與社會秩序
一社會秩序與人性發展
二彝倫攸敘是秩序根本
三社會秩序與絕對精神
四德法同原,大用一體
五各安其位,消弭爭斗
第七章 修身齊家與治國平天下
一家庭:深遠文化背景
二家國一體的社會存在
三修身為齊家治平之本
四不修身齊家天下可治乎?
五關鍵是自我的格致誠正
第八章 禮教文明與婚姻家庭
一夫婦之道即天地之道
二論禮教本於大一存在
三論夫婦為人倫之大綱
四禮教文明與婚姻的意義
五夫婦互敬的禮教教義
六婚禮廢則夫婦之道苦
第九章 君子與淑女的人格魅力
一《關雎》的詩教意義
二何謂君子淑女的人格
三相互傾慕的君子淑女
四傳統審美類型的意義
第十章 由禮教開出現代文明
一重新定義現代文明性質
二開出現代文明誰更有發言權?
三禮教開出何種現代文明
四以德主導各種力量運演
五「廖天一」高處安排去化
六禮法合治,重建文明秩序
附錄一 禮教與宗教
附錄二 詩書禮樂教化是國民教育當務之急
主要參考用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