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聽生,您是怎麼說的呢,沒有山河的記憶等於沒有記憶,沒有記憶的山河等於沒有山河,還是說,山河間的記憶才是記憶,記憶里的山河才是山河,那我可真是兩者皆無了,是的父親啊母親,在「故鄉」這座課堂里,我既沒有學籍也沒有課本,只能是個遲來的旁聽生,只能在最邊遠的位置上靜靜張望,觀看一叢飛燕草如何茁生於曠野,一群奔馳而過的野馬如何,在我突然涌出的熱淚里,影影綽綽地融入那夕暮間的霞光。
席慕蓉,蒙古族人,蒙古名為穆倫(Muren即大江河之意),族姓席連勃。1943年生於四川,童年於香港度過,成長於台灣。於台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后,赴歐洲進修,專攻油畫。1966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曾舉行過十余次個人畫展,曾任台灣新竹師范學院教授多年,現為專業畫家。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台灣之金鼎獎最佳作詞及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共50余種,讀者遍及海內外。1989年首見蒙古高原,近十余年來,潛心探索游牧文化,以原鄉為創作主題。2002年受聘為內蒙占大學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