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作者(陳默)在西藏自治區茶巴朗村,通過參與觀察、問卷調查以及個案訪談等方法,收集了比較詳細的資料,在此基礎上,利用社會人類學的空間理論,以茶巴朗村為個案,對西藏農村進行了考察,指出五十年來,特別是近十年來,西藏鄉村正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不可阻擋的變化,而在此變遷過程中,空間的改變是社會生活變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促使社會生活加速變遷的有效動力。
陳默,河北省崇禮縣人,法學博士。現任職於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主要從事藏族社會研究。2000年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2004年北京廣播學院電視藝術學專業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系藏學專業博士畢業。先后在《中國廣播影視學刊》《當代電視》《電視藝術》《中國藏學》等刊物發表論文1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別委托項目「西藏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艾瑪鄉『民生問題50年』比較研究」(2010-2011),參與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重大課題「西藏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前沿問題與對策研究」(2005-2010)、「西藏跨越式發展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若干重大現實問題研究」(2010-2015)。在中央電視台獨立或參與制作播出《我們這一代》(系列紀錄片)、《揭秘梳妝樓》等10多部電視作品。
目錄
總序
沃土:鄉村、鄉民和鄉情
——為陳默的博士論文所作的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第二節 社會人類學空間理論與實踐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四節 調查資料的組成
第五節 既有研究成果的回顧與評述
第六節 調查社區基本情況與田野調查的展開
第二章 田野調查點的地緣空間、歷史與鄉村生活
第一節 地緣空間
第二節 行政區划及歷史
第三節 鄉村生活
第三章 家屋、人與空間
第一節 家屋物質建構的變遷
第二節 家屋的空間分割與意義
第三節 空間格局與家庭成員的關系
第四節 家屋的空間現象及其文化意義探討
小 結
第四章 村落、家戶與鄉村社會
第一節 村落空間的變遷
第二節 村落社會的結構基礎
第三節 生產與經濟活動
第四節 親屬、朋友與社會關系
第五節 村落公共空間、村民與階序
小結
第五章 空間的生產與現代化的生活
第一節 交通、通訊與村落空間的擴展
第二節 生產空間的變化
第三節 生產空間的擴展對農民生活的影響
余論漂泊的生活與永恆的家園
第六章 空間與鄉村的愛情、婚姻和家庭
第一節 變化中的擇偶觀
第二節 開放的空間與婚姻
第三節 家庭結構與分家
第四節 愛情、婚姻與親密關系
小結
第七章 電視與鄉村生活
第一節 西藏電視事業發展簡述
第二節 電視在茶巴朗村
第三節 電視與日常生活
第四節 電視與信息
小結
第八章 空間與宗教信仰
第一節 宗教信仰體系
第二節 村落私人空間的宗教活動及其儀式
第三節 村落公共空間的宗教活動及其儀式
第四節 宗教信仰方式的多樣化與空間的擴展
第五節 空間與人、神靈
小結
結論空間、力與西藏農村社會變遷
參考文獻
后 記
沃土:鄉村、鄉民和鄉情
——為陳默的博士論文所作的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第二節 社會人類學空間理論與實踐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四節 調查資料的組成
第五節 既有研究成果的回顧與評述
第六節 調查社區基本情況與田野調查的展開
第二章 田野調查點的地緣空間、歷史與鄉村生活
第一節 地緣空間
第二節 行政區划及歷史
第三節 鄉村生活
第三章 家屋、人與空間
第一節 家屋物質建構的變遷
第二節 家屋的空間分割與意義
第三節 空間格局與家庭成員的關系
第四節 家屋的空間現象及其文化意義探討
小 結
第四章 村落、家戶與鄉村社會
第一節 村落空間的變遷
第二節 村落社會的結構基礎
第三節 生產與經濟活動
第四節 親屬、朋友與社會關系
第五節 村落公共空間、村民與階序
小結
第五章 空間的生產與現代化的生活
第一節 交通、通訊與村落空間的擴展
第二節 生產空間的變化
第三節 生產空間的擴展對農民生活的影響
余論漂泊的生活與永恆的家園
第六章 空間與鄉村的愛情、婚姻和家庭
第一節 變化中的擇偶觀
第二節 開放的空間與婚姻
第三節 家庭結構與分家
第四節 愛情、婚姻與親密關系
小結
第七章 電視與鄉村生活
第一節 西藏電視事業發展簡述
第二節 電視在茶巴朗村
第三節 電視與日常生活
第四節 電視與信息
小結
第八章 空間與宗教信仰
第一節 宗教信仰體系
第二節 村落私人空間的宗教活動及其儀式
第三節 村落公共空間的宗教活動及其儀式
第四節 宗教信仰方式的多樣化與空間的擴展
第五節 空間與人、神靈
小結
結論空間、力與西藏農村社會變遷
參考文獻
后 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