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非常單純:通過從鴉片戰爭到今天的「美術」故事的講述,讓讀者的感知和智性重新開動起來,幫助讀者了解美術的歷史,重新理解「美術」的意義,以及美術與人類文明的基本形態。作者通過對晚清以來的中國藝術史進行真正史學意義的梳理,改變了中國現代藝術史「剪刀加漿糊式」的舊有格局,對中國現代藝術史學科的自我反思及發展貢獻尤著。以宏大而自由的筆法鋪敘成篇,描述大量社會藝術史的內容,提出了一些令人驚覺的問題。這些問題牽曳着藝術家、藝術品與政治、經濟及意識形態等社會因素的關節點,供給人們去繼續思索。
呂澎,1956年出生於重慶。藝術史家,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
目錄
第一章 溪山與海洋的相遇——鴉片戰爭后西方的影響
第二章 沖突與變異——美術革命與「中國畫」
第三章 科學的勝利——現代美術教育、寫實主義、爭論與畫家
第四章 「西邊的雲彩」——現代主義藝術、思想與境遇
第五章 時代的刀鋒——「左翼美術」、延安地區與國統區的美術
第六章 新中國的贊歌——社會恢復和建設時期的藝術
第七章 筆墨革命——改造國畫與國畫家
第八章 作為政治工具的美術——階級斗爭與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藝術
第九章 分離的續弦——台灣和香港的藝術
第十章 懷疑精神的開始——「傷痕」美術、「星星」美展以及現代主義的滋生
第十一章 再生的現代——’’85美術運動與現代主義式微
第十二章 傳統的復蘇——新文人畫與實驗水墨畫
第十三章 走向當代——新藝術及其藝術家
第十四章 觀念的展開——多元格局中的藝術
第十五章 圖像的力量——新繪畫展開
補敘制度與變革——新世紀的語境
注釋
人名索引
第二章 沖突與變異——美術革命與「中國畫」
第三章 科學的勝利——現代美術教育、寫實主義、爭論與畫家
第四章 「西邊的雲彩」——現代主義藝術、思想與境遇
第五章 時代的刀鋒——「左翼美術」、延安地區與國統區的美術
第六章 新中國的贊歌——社會恢復和建設時期的藝術
第七章 筆墨革命——改造國畫與國畫家
第八章 作為政治工具的美術——階級斗爭與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藝術
第九章 分離的續弦——台灣和香港的藝術
第十章 懷疑精神的開始——「傷痕」美術、「星星」美展以及現代主義的滋生
第十一章 再生的現代——’’85美術運動與現代主義式微
第十二章 傳統的復蘇——新文人畫與實驗水墨畫
第十三章 走向當代——新藝術及其藝術家
第十四章 觀念的展開——多元格局中的藝術
第十五章 圖像的力量——新繪畫展開
補敘制度與變革——新世紀的語境
注釋
人名索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