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在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有關「中國哲學」學科的一些看法。論述了先秦、魏晉、宋明、晚清四個歷史階段中,中國哲人以經典詮釋、義理體認的方式,建構「中國哲學」的歷史過程,並探討了當代「中國哲學」如何既堅持中國文化主體性,又積極參入全球化文化交流等問題。
朱漢民,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教授,歷史學、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國書院學會會長、湖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湖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大學術工程、國家重點圖書、教育部社科重點項目和其他部省科研項目二十多項。出版《宋明理學通論》《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等個人學術專著二十多種,主編文庫、叢書、叢刊等十多種,發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委、省政府平定的「首屆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獲得湖南省政府頒發的「徐特立教育獎」等榮譽。
目錄
自序 001
第一輯 中國哲學建構的反思 001
當代中國哲學建構的雙重理據 003
義理之學——中國哲學原型簡析 013
易學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 019
中國知識傳統的審思 030
中國傳統「內聖外王之道」 041
誰誤讀了「格物致知」? 066
第二輯 先秦理性 073
「五經」思想的信仰與理性 075
原始儒學的經典詮釋與義理建構 083
先秦的性命學說 091
先秦儒家「文化」概念的「軟實力」內涵 101
儒家主體性倫理和安身立命 109
儒、道的和諧思想 123
第三輯 魏晉玄理 127
王弼的經典詮釋方法:本末之辨 129
玄學的《論語》詮釋與儒道會通 136
王弼的義理易學 151
玄學的身心之學 169
玄學與性理之學 185
第四輯 宋明近思 201
周敦頤易學的宋學精神 203
胡安國《春秋傳》的「聖人以天自處」論 212
朱熹《大學》「明明德」詮釋的理學意蘊 225
朱熹經典詮釋的兩重進路 239
朱熹的經典詮釋方法:語言—文獻 246
朱熹的經典詮釋方法:實踐—體驗 258
朱子「自得」思想的義理內涵 265
朱熹工夫論的知行關系 280
朱熹「四書」學與儒家工夫論 288
朱熹對「天理」的時空追溯 296
王陽明的工夫與本體 302
王船山的道統、治統與學統 311
第五輯 晚清轉型 325
魏源:學、治、道的轉型 327
曾國藩的禮學與禮治 342
郭嵩燾:開放的道統 350
湘學的傳統形態與近代轉型——以譚嗣同及其瀏陽之學為視角 361
譚嗣同的新仁學 379
后記 387
第一輯 中國哲學建構的反思 001
當代中國哲學建構的雙重理據 003
義理之學——中國哲學原型簡析 013
易學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 019
中國知識傳統的審思 030
中國傳統「內聖外王之道」 041
誰誤讀了「格物致知」? 066
第二輯 先秦理性 073
「五經」思想的信仰與理性 075
原始儒學的經典詮釋與義理建構 083
先秦的性命學說 091
先秦儒家「文化」概念的「軟實力」內涵 101
儒家主體性倫理和安身立命 109
儒、道的和諧思想 123
第三輯 魏晉玄理 127
王弼的經典詮釋方法:本末之辨 129
玄學的《論語》詮釋與儒道會通 136
王弼的義理易學 151
玄學的身心之學 169
玄學與性理之學 185
第四輯 宋明近思 201
周敦頤易學的宋學精神 203
胡安國《春秋傳》的「聖人以天自處」論 212
朱熹《大學》「明明德」詮釋的理學意蘊 225
朱熹經典詮釋的兩重進路 239
朱熹的經典詮釋方法:語言—文獻 246
朱熹的經典詮釋方法:實踐—體驗 258
朱子「自得」思想的義理內涵 265
朱熹工夫論的知行關系 280
朱熹「四書」學與儒家工夫論 288
朱熹對「天理」的時空追溯 296
王陽明的工夫與本體 302
王船山的道統、治統與學統 311
第五輯 晚清轉型 325
魏源:學、治、道的轉型 327
曾國藩的禮學與禮治 342
郭嵩燾:開放的道統 350
湘學的傳統形態與近代轉型——以譚嗣同及其瀏陽之學為視角 361
譚嗣同的新仁學 379
后記 387
序
自序
我在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有關「中國哲學」學科的一些看法。
第一,「中國哲學」是一門既具有人類哲學普遍性,又有中國文化特殊性的學科。
「中國哲學」作為一門學科,通常認為只有百年歷史,在當代還受到身份「合法性」的懷疑。但是,我們仍然相信這個基本前題,即哲學是人類出於對宇宙、社會、人生等根本問題的關注與思考而建立的理論體系,它本是人類各民族的一種普遍性精神現象,表達出人類的普遍性精神需求。那麼,作為五千年文明組成部分的「中國哲學」,其歷史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也得特別注意,我們的先賢是用一套自己的學術術語或科目,來表達中華民族對宇宙、社會、人生等根本問題的思考,並且建立了一套相應的理論體系。他們曾經以「道學」、「玄學」、「義理之學」、「性理之學」、「身心之學」、「理學」等等學術科目,命名今天所謂的「中國哲學」。所以說,「中國哲學」既存在於中國學術文化的脈絡中,又表達了人類文明的一種普遍性哲學精神。
我在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有關「中國哲學」學科的一些看法。
第一,「中國哲學」是一門既具有人類哲學普遍性,又有中國文化特殊性的學科。
「中國哲學」作為一門學科,通常認為只有百年歷史,在當代還受到身份「合法性」的懷疑。但是,我們仍然相信這個基本前題,即哲學是人類出於對宇宙、社會、人生等根本問題的關注與思考而建立的理論體系,它本是人類各民族的一種普遍性精神現象,表達出人類的普遍性精神需求。那麼,作為五千年文明組成部分的「中國哲學」,其歷史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也得特別注意,我們的先賢是用一套自己的學術術語或科目,來表達中華民族對宇宙、社會、人生等根本問題的思考,並且建立了一套相應的理論體系。他們曾經以「道學」、「玄學」、「義理之學」、「性理之學」、「身心之學」、「理學」等等學術科目,命名今天所謂的「中國哲學」。所以說,「中國哲學」既存在於中國學術文化的脈絡中,又表達了人類文明的一種普遍性哲學精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