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的十八篇論文,分別以羅素、尼·古米廖夫、村上春樹、威廉·燕卜蓀等代表性作家和思想家為個案,詳細分析了他們在中國的經歷、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以及他們的著作在歐美、日本及全世界的影響。
張西平,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治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副院長。長期從事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基督教史和歐洲漢學史的研究工作。主編了《國際漢學》雜志,主要代表著作有《中國和歐洲早期哲學和宗教交流史》、《傳教士治學研究》等。顧鈞,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漢學史和近代中西文學交流史,代表作有《衛三畏與美國早期漢學》、《魯迅翻譯研究》。
目錄
比較文學視野下的海外漢學研究 張西平/1
俄國的知華之旅與俄羅斯作家的中國記憶張建華/9
尼·古米廖夫的中國情結黃玫/18
俄國文學中的中國:普希金柳若梅/31
20世紀初俄國知識界對中國的思考
——從皮利尼亞克筆下的中國形象談起何芳/40
中英文化的碰撞與協商
——解讀威廉·燕卜蓀「中國作品」中的文化、身份和種族問題 張劍/55
英國人的漢語觀與中華文明的優劣說
——17、18世紀旅華英國人對漢語的認識與評價葉向陽/64
中國的圖像與圖像的中國
——約翰·湯姆森與中國形象姚斌/91
羅素眼中的中國文化
——讀羅素的《中國問題》程熙旭/101
論賽珍珠的英譯《水滸傳》顧鈞/109
宇文所安辨異與求同的英譯策略梁穎/116
20世紀60—70年代法國「原樣派」知識分子的中國觀車琳/131
論孟德斯鳩筆下的中國形象張海英/149
桂花之香——中國文化的韻味
——記瓦列里·彼得羅夫的游記《關於中國的書》 陳瑛/158
芬蘭人的中國形象啟蒙李穎/166
多元文化的融合體
——論村上春樹筆下的在日中國人「傑」楊炳菁/175
清初來華耶穌會會士的儒學觀
——以《中國哲學家孔子》書中構建的「孔子」形象為例 羅 瑩/185
Chinese Influences on 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德日進中國回憶) Michele Ferrero(麥克雷)/197
俄國的知華之旅與俄羅斯作家的中國記憶張建華/9
尼·古米廖夫的中國情結黃玫/18
俄國文學中的中國:普希金柳若梅/31
20世紀初俄國知識界對中國的思考
——從皮利尼亞克筆下的中國形象談起何芳/40
中英文化的碰撞與協商
——解讀威廉·燕卜蓀「中國作品」中的文化、身份和種族問題 張劍/55
英國人的漢語觀與中華文明的優劣說
——17、18世紀旅華英國人對漢語的認識與評價葉向陽/64
中國的圖像與圖像的中國
——約翰·湯姆森與中國形象姚斌/91
羅素眼中的中國文化
——讀羅素的《中國問題》程熙旭/101
論賽珍珠的英譯《水滸傳》顧鈞/109
宇文所安辨異與求同的英譯策略梁穎/116
20世紀60—70年代法國「原樣派」知識分子的中國觀車琳/131
論孟德斯鳩筆下的中國形象張海英/149
桂花之香——中國文化的韻味
——記瓦列里·彼得羅夫的游記《關於中國的書》 陳瑛/158
芬蘭人的中國形象啟蒙李穎/166
多元文化的融合體
——論村上春樹筆下的在日中國人「傑」楊炳菁/175
清初來華耶穌會會士的儒學觀
——以《中國哲學家孔子》書中構建的「孔子」形象為例 羅 瑩/185
Chinese Influences on 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德日進中國回憶) Michele Ferrero(麥克雷)/197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