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是一系列試圖尋找重返我們傳統家園之路的MOOK雜志書,試圖以現代人的視角重新梳理傳統文化在中國人的生產和生活中的位置,並以此為源頭探討展開傳承與創新行動的可能。
「碧山」在我們看來不僅是一個地理名稱,更是我們傳統家園和心靈原鄉的象征。
《碧山》系列圖書將集中於探討我們今後的努力方向,以及對不盡如人意的現實的批判。
《碧山06:民藝復興》的主題是「民藝復興」。
圍繞這個話題,從各個方面、從「手工藝是什麽」、「衰落的原因」、「手工藝的價值」逐步深入到「手工藝的教育」,並輯錄了一系列的文章,諸如《編織時光的手藝:時間投入在當代西方手工藝中的價值》、《不傳統的傳統工藝教育》等。
其他諸如「行動民藝」部分的《黟縣百工》,「鄉土建築」部分的《走進滇西北:納西族鄉土建築研究散記》等文章,都秉承了《碧山》系列的圖文並茂、行文嚴謹的風格,同時透露出作者對日益追求速度的瘋狂發展模式的抵抗。
這些文章均從一個局部入手,通過對一個個特殊案例的解剖和描述,為讀者思考整體提供一種范本。
左靖,1970年11月生。
策展人,出版人,《碧山》雜志書主編。現居黟縣、北京和合肥。2002年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個三年展——中國藝術三年展(後更名為南京三年展)。2006年底創辦《當代藝術與投資》雜志。
2011年和歐寧發起碧山共同體計划,開始致力於鄉村建設。他曾擔任南視覺美術館(南京)執行館長、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藝術總監。
作為藝術教育者,他在安徽大學教授紀錄片和當代藝術課程;作為獨立電影的推廣者,他曾擔任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和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的策展人,並發起、創辦「藝術空間放映聯盟」(ISAAS)和「中國獨立影像館」(CIFA);他曾經策划過很多當代藝術展覽,其中包括「未來考古學」第二屆中國藝術三年展、「詩意現實:對江南的再解讀」、「趣味的共同體」、「在瓦倫西亞55天:中國當代藝術展」、「我的大學:劉大鴻與雙百工作室」等,並為藝術家顏磊、王音、董文勝、高世強等策划過個展。他曾應邀在奧地利、西班牙、智利、日本、巴西和挪威的一些藝術中心和博物館策划展覽。
他還曾主編《工作坊: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另類的表述者:他們的行為、舞蹈和錄像》、《紀錄何為:對大師與他們作品的凝視》等等。左靖目前的工作領域包括鄉村建設、獨立電影和當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