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二十余萬字的篇幅,從夏商周開始,闡述了中國兩千年的文明史,勾畫了中國歷史數千年的全貌。其中涉及政治經濟體制、軍事戰役、藝術思想等方面,而作者更為重點着眼的則是——政治經濟體制的發展。
他認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體制是以中央集權為特征,繼而形成百年不變的官僚體系,而維系上下級的管理規則,則是一種以儒家為基礎、幾經修正的道德倫理的意識形態。此種統治形態,歷經千秋的朝代更迭未曾改變。
此種統治形態,產生於夏,基本形成於宋,而極致於明。在本書中,作者改變了以往歷史學家的著述方式,主張用綜合與歸納之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連貫的綱領,進而思考各歷史事件的積極性格及前后連貫的出處。
黃仁宇 (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后,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后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退伍后赴美攻讀歷史,獲學士(1954)、碩士1957)、博士(1964)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1967)、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1970)、紐約州立大學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1979年他離開教學崗位,專心寫作,先后出版了《萬歷十五年》、《中國大歷史》,以「大歷史觀」享譽華人學界。2000年1月8日病逝於紐約上州的醫院中,享年82歲。
目錄
為什麼稱為中國大歷史?——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 西安與黃土地帶
第二章 亞聖與始皇
第三章 土壤、風向和雨量
第四章 兵馬俑的幕后
第五章 第一帝國:樹立楷模
第六章 名士成為軍閥
第七章 長期分裂的局面
第八章 歷史向側面進出
第九章 統一的途徑
第十章 第二帝國: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
第十一章 北宋:大膽的試驗
第十二章 西湖與南宋
第十三章 蒙古人的插曲
第十四章 明朝:一個內向和非競爭性的國家
第十五章 晚明:一個停滯但注重內省的時代
第十六章 滿洲人的作為
第十七章 1800年:一個瞻前顧后的基點
第十八章 從鴉片戰爭到自強運動
第十九章 百日維新、民國成立和五四運動
第二十章 現代中國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十一章 台灣、香港與澳門
附 錄
中國社會的特質
站在歷史的前端
我們的問題,我們的思考
第一章 西安與黃土地帶
第二章 亞聖與始皇
第三章 土壤、風向和雨量
第四章 兵馬俑的幕后
第五章 第一帝國:樹立楷模
第六章 名士成為軍閥
第七章 長期分裂的局面
第八章 歷史向側面進出
第九章 統一的途徑
第十章 第二帝國: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
第十一章 北宋:大膽的試驗
第十二章 西湖與南宋
第十三章 蒙古人的插曲
第十四章 明朝:一個內向和非競爭性的國家
第十五章 晚明:一個停滯但注重內省的時代
第十六章 滿洲人的作為
第十七章 1800年:一個瞻前顧后的基點
第十八章 從鴉片戰爭到自強運動
第十九章 百日維新、民國成立和五四運動
第二十章 現代中國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十一章 台灣、香港與澳門
附 錄
中國社會的特質
站在歷史的前端
我們的問題,我們的思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