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現代著名學者許地山傳世之作,也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道教史著作,它系統地介紹了道教的起源、發展和演變的全過程,深度闡釋了道教的派別與佛道的關系,為后世的道學研究留下了極其珍貴的研究資料。
《經典隨行·中國文化叢書:道教史》除了系統介紹道教發展演變的過程之外,還對道教與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以及國民意識形態的影響作了深刻的分析,並且從道教的角度對中國歷史上的一些重大史實和爭議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討。許地山先生也因此成為系統梳理道教歷史的先驅者。
目錄
弁言
緒說
一 上品道、中品道與下品道
二 方內道與方外道
三 清靜說、煉養說、服食說及經典科教說
四 正真教、反俗教、訓世教
道教前史
第一章 道底意義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甲 老子是誰
乙 《道德經》
丙 老子底思想
丁 道論
戊 人生論
已 老子底論敵
第三章 老子以后底道家
甲 關尹子
乙 楊子
丙 列子
第四章 道家最初底派別
甲 彭蒙、田駢、慎到底靜虛派
乙 假托管子所立底法治派
丙 假托太公底陰謀派
丁 庄子一流底全性派
子 庄子
丑 庄子底著作
寅 庄子底思想
卯 庄子門人底思想
辰 承傳稷下法治派底庄子學
巳 承傳稷下陰謀派底庄子學
午 秦漢儒家化底庄子學
未 承傳楊朱派底庄子學
第五章 秦漢底道家
甲 《呂氏春秋》及養生說
乙 《淮南子》及陰陽五行說
子 陰陽思想
丑 五行說
第六章 神仙底信仰與追求
第七章 巫覡道與雜術
甲 屍與巫底關系
乙 巫底職能
丙 秦漢底巫祠
丁 雜術
附錄:道家思想與道教
緒說
一 上品道、中品道與下品道
二 方內道與方外道
三 清靜說、煉養說、服食說及經典科教說
四 正真教、反俗教、訓世教
道教前史
第一章 道底意義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甲 老子是誰
乙 《道德經》
丙 老子底思想
丁 道論
戊 人生論
已 老子底論敵
第三章 老子以后底道家
甲 關尹子
乙 楊子
丙 列子
第四章 道家最初底派別
甲 彭蒙、田駢、慎到底靜虛派
乙 假托管子所立底法治派
丙 假托太公底陰謀派
丁 庄子一流底全性派
子 庄子
丑 庄子底著作
寅 庄子底思想
卯 庄子門人底思想
辰 承傳稷下法治派底庄子學
巳 承傳稷下陰謀派底庄子學
午 秦漢儒家化底庄子學
未 承傳楊朱派底庄子學
第五章 秦漢底道家
甲 《呂氏春秋》及養生說
乙 《淮南子》及陰陽五行說
子 陰陽思想
丑 五行說
第六章 神仙底信仰與追求
第七章 巫覡道與雜術
甲 屍與巫底關系
乙 巫底職能
丙 秦漢底巫祠
丁 雜術
附錄:道家思想與道教
序
「道」底內容極其復雜,上自老庄底高尚思想,下至房中術,都可以用這個名詞來包括它們,大體說來,可分為思想方面底道與宗教方面底道。現在名思想方面底道為道家,宗教方面底道為道教。宗教方面底道教包括方術符讖在里面,思想方面底道家,就包含易陰陽五行底玄理。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這思想自與佛教思想打交涉以后,結果做成方術及宗教方面底道教。唐代之佛教思想,及宋代之佛儒思想,皆為中國民族思想之偉大時期,而其間道教之勢力卻壓倒二教。這可見道家思想是國民思想底中心,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底氣概。「道」底思想既然彌蒙一切,為要細分何者為道家,何者為道教,實在也很難,但從形式上,我們可以找出幾種分類法。
一上品道、中品道與下品道最初把道家與道教略略地整理成為系統而加以批評底是梁劉勰底《滅惑論》。論中提出道家三品說,現存《弘明集》(卷八)中。論說:案道家立法,厥品有三:上標老子,次述神仙,下襲張陵。太上為宗,尋往史嘉遁,實為大賢;著書論道,貴在無為;理歸靜一,化本虛柔。然而三世不死,慧業靡聞,斯乃導俗之良書,非出世之妙經也。
一上品道、中品道與下品道最初把道家與道教略略地整理成為系統而加以批評底是梁劉勰底《滅惑論》。論中提出道家三品說,現存《弘明集》(卷八)中。論說:案道家立法,厥品有三:上標老子,次述神仙,下襲張陵。太上為宗,尋往史嘉遁,實為大賢;著書論道,貴在無為;理歸靜一,化本虛柔。然而三世不死,慧業靡聞,斯乃導俗之良書,非出世之妙經也。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