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西方發達國家的帝國性擴張和治理曾長達約4個世紀。帝國創設了當時的世界秩序和格局,並通過殖民化將西方政治、經濟、法律、社會制度由歐洲擴展到世界各地。
潘興明、高曉川編著的《帝國治理:關於世界秩序的歷史研究》通過研究兩個帝國——英帝國(海洋型帝國)和奧匈帝國(大陸型帝國)——治理的一股歷史規律和特性,試圖闡釋曾經輝煌的帝國最終衰落的內在原因。這也為今天所探討的全球治理問題給出了有益的啟示。
潘興明,國家開發銀行-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主任,歐洲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出版專著《20世紀的中英關系》《20世紀中加關系》《南非——在黑白文化的撞擊中》《南非:非洲大陸的領頭羊》等十余部,譯著《近代英國政治話語》《中國的傳統與變革》《西方文明史》等十余部。
高曉川,助理研究員,博士。畢業於北京外語學院東歐語系,現任職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從事中東歐經濟社會轉軌和歐洲一體化研究。在《世界經濟與政治》《世界民族》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帝國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帝國理論的沿革:從古典到當代
第二節 帝國治理實踐:模式的考辨
第二章 帝國治理模式的歷史考察
第一節 英帝國治理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奧匈帝國擴張和治理的歷史回顧
第三章 政治治理向度
第一節 差異化統治制度
第二節 高度集權與分權
第四章 經濟治理向度
第一節 資源經營的謀略和手段
第二節 差異化與二元結構
第五章 社會治理向度
第一節 融合與隔離的演進道路
第二節 多民族與日耳曼化
第六章 文化治理向度
第一節 「文明」傳播與奴役的兩面性
第二節 聚合與多元的沖突
第七章 帝國與世界體系和國際秩序的建立
第一節 帝國與霸權
第二節 帝國的「負擔」
第三節 帝國的權力轉移
第四節 非殖民化與英帝國向英聯邦轉型
結語
第一章 帝國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帝國理論的沿革:從古典到當代
第二節 帝國治理實踐:模式的考辨
第二章 帝國治理模式的歷史考察
第一節 英帝國治理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奧匈帝國擴張和治理的歷史回顧
第三章 政治治理向度
第一節 差異化統治制度
第二節 高度集權與分權
第四章 經濟治理向度
第一節 資源經營的謀略和手段
第二節 差異化與二元結構
第五章 社會治理向度
第一節 融合與隔離的演進道路
第二節 多民族與日耳曼化
第六章 文化治理向度
第一節 「文明」傳播與奴役的兩面性
第二節 聚合與多元的沖突
第七章 帝國與世界體系和國際秩序的建立
第一節 帝國與霸權
第二節 帝國的「負擔」
第三節 帝國的權力轉移
第四節 非殖民化與英帝國向英聯邦轉型
結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