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新娘:中國天主教貞女研究

基督的新娘:中國天主教貞女研究
定價:414
NT $ 360
  • 作者:康志傑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6125334
  • ISBN13:9787516125335
  • 裝訂:391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研究對象是中國天主教貞女——一群為了信仰而篤守貞潔,並為教會、為社會無償服務的獨身女性。這個群體在明清之際出現,隨着守貞人數的增加,逐漸出現了仿照西方修會生活的貞女團體。在長時段中國沒有歐美女修會進入的形勢下,貞女實際頂替了修女的位置和角色,承擔起女修會應該完成的工作。對於這樣一個有悖於中國傳統禮制的女性群體,海內外學術界幾乎忽略了她們的存在,但恰恰是這樣一個獨身女性群體,與中國天主教歷史諸多事件緊密相連,甚至牽涉羅馬教廷的對華政策以及天主教修會制度的調整和完善。

《基督的新娘--中國天主教貞女研究》以歷史為經,以制度(或問題)為緯,不僅對貞女群體的興起與發展、在教會和中國社會扮演的角色、所做的貢獻進行深入評說,而且還將這一獨身女性群體置入具體的時代、具體的社會、具體的場景下進行分析,並結合社會史、風俗史、性別史、身體史、心態史、個體生活史以及聖經、天主教神學、天主教靈修學等多學科的內容和方法進行綜合考察,對於客觀、理性、全方位地理解天主教信仰,認識天主教與中國社會的互動關系,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康志傑,女,錫伯族,祖籍遼寧義縣,1973年參加工作,1988年獲華中師范大學歷史學碩士。
 

目錄

關於注釋及插圖的說明
前言

上篇 貞女群體發展的歷史軌跡
第一章 釋義·稱謂
一釋「貞」
二 「貞女」界說
(一)廣義的貞女
(二)狹義的貞女
三貞女的稱謂
(一)世俗稱謂
(二)本名、聖名及稱謂的變化
(三)以「姑」為核心詞的稱謂特征分析
(四)貞女與修女稱謂的相疊與區分
第二章 中國天主教貞女制度的緣起
一西方傳教士對中國女性的傳教方略
(一)男女有別,保持距離
(二)彌撒禮儀中的兩性隔離與女教堂的建立
二明清之際貞女群體出現
(一)陳子東逸事
(二)「童貞第一花」尋蹤
(三)明清之際貞女的特點
第三章 清中葉禁教后的貞女群體:以區域教會為例證
一福建貞女
(一)教會發展及貞女群體增容
(二)「守貞」引發矛盾沖突
(三)福安女子熱衷守貞的緣由
(四)福安貞女的特點
二 四川貞女
(一)起源與發展
(二)梅慕雅神父的貢獻
三鄂西北磨盤山的貞女
(一)以善會為載體訓練貞女
(二)董文學創建「天主教中華修女會」
第四章 與貞女相關的兩次教案
一福安教案述略
(一)1723年:「山雨欲來風滿樓」
(二)1746年:福安教會在劫難逃
(三)貞女遭受酷刑
(四)教案結局:革面不能革心
二福安教案原因分析
(一)「守貞不嫁」不為中國社會所容
(二)天主教禮儀遭到誤解
(三)多明我會傳教士的疏忽
三蘇州教案——福安教案的延續
(一)黃安多與談方濟
(二)教案述略
(三)周學健與蘇州教案
四關於蘇州教案的「奸情」分析
(一)官方文獻中的「奸情」記錄
(二)教會文獻關於犯罪嫌疑人的記載
五兩次教案的共同點:關於性的糾結
第五章 鴉片戰爭之后貞女團體的發展
一貞女制度發展大勢及特點
(一)貞女人數持續增長
(二)組建團體成為守貞生活的主要模式
(三)貞女學校質量提高
二各地貞女團體掃描
(一)山東的貞女
(二)江南地區的貞女
(三)甘肅的貞女
(四)其他地區的貞女
三義和團運動,貞女再受打擊
(一)貞女遭受迫害的原因
(二)「神系戀乎天鄉」:殉教的貞女
第六章 由貞女而修女
一歐洲女修會進入中國及中國貞女的身份轉型
(一)「白帽子姆姆」拉開歐洲修女入華之序幕
(二)大部分貞女進入修會
二姐妹情——以聖神會修女與貞女的合作為例證
(一)相識坡里庄
(二)攜手合作
(三)西北的聖神會修女與貞女
(四)本土修會「聖家會」
(五)「在俗貞女傳教會」及其他團體
三姐妹情續篇:其他地區的修女與貞女的合作
(一)「吳蘇樂會」與「眾心之后」
(二)聖若瑟小姐妹會與依撒伯爾修女會
(三)法國保祿女修會與廣西聖家女修會
(四)活躍在中國婦女中的外籍修女
四 「主之婢女在此」:准修女團體「獻堂會」
(一)獻堂會誕生
(二)獻堂會:貞女團體還是修會團體?
(三)獻堂會的工作特點
五多渠道催生本土女修會
(一)傳教會培訓貞女
(二)教區創辦本土女修會
(三)外國傳教士創辦中國女修會:以德蘭小妹妹會為例證

下篇 貞女群體面面觀
第七章 規章制度的擬定、完善及特點
一為什麼需要制度約束
(一)《童貞修規》出台
(二)激進與謹慎:18世紀下半葉教會關於貞女制度的不同意見
(三)教廷傳信部關於中國貞女制度的指示
(四)規章的細化與實施
二發願
(一)發願·三願·貞潔願
(二)發願儀式
(三)發願年齡
三不和諧音符的出現及校正措施
(一)不和諧音符的原因分析
(二)對違規貞女的處理及警告
(三)糾正偏差的具體措施
四 根據形勢變化繼續編修貞女修規:以《守貞要規》為例證
(一)以「基督」為核心,以信德為導向
(二)樹立「端方」形象
(三)嚴格的管理機制
第八章 衣食住行:世俗生活中的貞女
一貞女的經濟狀況及財富觀
(一)「守產不嫁」與自力更生
(二)「舍文取義」:貞女的財富觀
二貞女與家庭
(一)分家·過繼·墓葬
(二)貞女在特殊家庭中的地位與角色
三纏足與放足:身體書寫的歷史
(一)小腳=廢物?
(二)清中葉之前西方傳教士對纏足的態度
(三)社會風氣之變遷及教會關於反纏足的舉措
(四)各地放足的不平衡性
四守貞的外在標志:服裝、頭飾及其他
(一)服裝
(二)頭巾
(三)其他補充元素
第九章 有一種精神叫奉獻:貞女的工作
一貞女工作之一:禮儀聖事中小角色
(一)教堂外的禮儀活動
(二)教堂內的禮儀活動
二貞女工作之二:傳教與慈善事業
(一)在愛中播撒信仰的種子
(二)在慈善服務中獲得人生的滿足和快樂
(三)精致女紅為教會
三貞女的工作特點
(一)非為人母的母愛精神
(二)合理的分工調配
(三)住堂型貞女承擔更為繁重的工作
四 「亮麗的百合」:關於貞女工作的評價
(一)神長對貞女的關愛與支持
(二)教會對貞女工作的贊譽
第十章 貞女傳道員
一傳道員概說
(一)何為傳道員
(二)傳道員的基本素質及工作范圍
(三)貞女傳道員的產生
(四)貞女傳道員的資格認定
二貞女傳道員是如何煉成的
(一)清中期教會對貞女傳道員的培訓
(二)貞女學校:「准貞女傳道員」的陶成所
(三)快速提高文化知識及獨特的傳教方法
(四)合格貞女傳道員的標准
(五)貞女傳道員的類型:住堂型與巡回型
三貞女傳道員與男性傳道員之比較
(一)「傳道員」的稱謂
(二)選拔與培訓
(三)工作對象
(四)工作形式
(五)工作報酬
四貞女傳道員的角色與貢獻
(一)角色:為最小兄弟服務
(二)貢獻:基督徒的道德榜樣
第十一章 信仰視野下的守貞理念與實踐
一天主教的守貞觀
(一)《聖經》中的童貞觀
(二)天主教童貞觀傳入中國
(三)「主保單」:守貞生活指南
二熏陶與錘煉:守貞生活的完成
(一)早期貞女的守貞歷程:以福安鄧氏為例證
(二)童貞觀的培育
(三)守貞的性格、氣質
三「聖母的足跡就是我們的道路」:聖母對貞女人生的影響
(一)「聖母」詮釋
(二)貞女對聖母的崇拜與敬禮
(三)貞女實踐聖母之精神
四坎坷的成聖之路:困惑與靈修
(一)如何處理靈與肉的沖突
(二)靈修生活:祈禱、念經、守齋、避靜
(三)靈修的特點
五以基督為中心:貞女的宗教經驗
(一)經驗之一:聖召——從淮安女孩和北京的瑪利亞說起
(二)經驗之二:相遇
(三)經驗之三:神視
(四)經驗之四:天國
(五)幻象抑或神跡:貞女宗教經驗評議
第十二章 天主教貞女與各類獨身女性之比較
一儒家貞節觀及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守貞女性
(一)儒家貞節觀述略
(二)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守貞女性
二佛道教中的獨身女性
(一)佛道教的獨身理念及特征
(二)三教合流后的獨身者及獨身團體
三貞女與中國社會各類獨身女性之比較
(一)守貞的理念與動機
(二)身體·儀式·禁忌
(三)守貞對象與烈女精神
(四)生存空間及人際關系網絡
(五)角色與責任
四 天主教貞女與新教單身女之傳道:相近的宗教文化背景比較
(一)新教女傳道進入中國概說
(二)女傳道的各種稱呼
(三)生活模式
(四)工作內容

結語「基督徒·女性·獨身」:三個維度的評說
緒余最后的貞女
一貞女群體逐漸解體
二少量貞女存在的原因
三貞女的價值和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主題詞索引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