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暉編著的《滇西北怒江流域巴尼人的民族認同與文化變遷》以分布於滇西北怒江流域白族各支系中生存環境最封閉、古老文化保留最完整、發展程度最滯后的「巴尼人」為研究對象,在大量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將「巴尼人」與大理白族、滇西北瀾滄江流域的「那馬人」及滇西北怒江流域的傈僳族、怒族等民族置於一個共時性的互動關系之中,從巴尼人的族稱、族源、語言、宗教習俗等幾個衡量民族身份的重要維度入手,對該民族群體在長期的文化變遷境遇之下所產生的自身民族認同問題進行了科學地分析論證,從歷史的縱向和橫向上展示巴尼人的文化變遷狀況,總結了部分巴尼人「我非白族」認同觀及大理部分白族「漢族祖源」認同觀的異同。
張曙暉,男,1972年生,白族,雲南大理人。2009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雲南師范大學哲學與政法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民族學、民族社會學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級、省廳級多項科研課題,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