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研究王陽明的青年時代,即1472-1509年,也就是截止到王陽明龍場“大悟”後形成“知行合一”觀的時期。“這是一個認真探尋和痛苦經驗的時期”,包涵了大量的精神和學術的游歷。作者以人物思想傳記的方式,從考察王陽明的生平經歷和明朝的歷史與社會出發,探究早期王陽明各個時期思想軌跡的外在影響和內在心理動因,也就是其經歷與學說之間的“動態機制”。作者從發展過程的角度來考察他思想形成的歲月,這個發展過程的高潮,是幾次內心經驗的大躍進。
作者認為,陽明提倡生活與學說的統一,故其思想的一體性不同于思辨構造或認識論體系的統一性,而是建立在他的生活經驗之上的。如家族尤其是父親的巨大成就對他青年時期反叛精神的影響,尤其是他與佛教和道教的關系,他在陽明山隱修中從難以割舍的親情的深刻體驗中回轉儒家,又在政治上嚴重受挫被發配貴州龍場的絕望處境中再一次確立成聖的內在意志,終于使自己的思想又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提出了超越朱子“格物”論的“知行合一”觀,從而進一步確立了他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心學”。
本書不是對陽明的哲學思想研究,毋寧說是對陽明思想之所以形成的社會學與心理學分析,從而確立其思想的來源。對歷來陽明學中聚訟紛紜的一些問題,如陽明思想與佛、道的關系、是否受陳獻章影響、寫作《朱子晚年定論》的心理和思想動機、知行合一觀的思想來源及與朱子“格物”觀的內在聯系等等,都做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斷。
杜維明,祖籍廣東南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畢業于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翌年獲哈佛燕京學社獎學金前往美國深造,1968年獲得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學博士學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頓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1981年始任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和哲學教授,2010年榮休後繼續擔任亞洲中心資深研究員。在哈佛期間曾擔任該校宗教研究委員會主席、東亞語言和文明系系主任。1988年獲選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1996-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社社長,2008、2010年分別當選國際哲學會聯會(FISP)執行委員、國際哲學學院(IIP)院士。現為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