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拖延者兼堂堂哲學家佩里教授,在這本風趣機智的小書中為拖延者翻了案。其實,大部分拖延者都不是一事無成的窩囊廢,在逃避那些「本該做的事情」的同時,拖延者們還是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不少其他事情嘛。
在這本充滿哲思的小書中,佩里慷慨地分享了他多年來得出的一套戰「拖」心法。比如,拖延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畏難心理,調整待辦事項清單,辦成不少不那麼重要但也挺重要的事情,例如:第一項,學外語;第二項,翻修廚房;然后你就可以很驕傲地說,我做完了第三項,遛狗。
拖拖拉拉不是罪。最重要的是,佩里希望拖延者們能夠不再從心理上「對抗」拖延,而是學會「接受」自己的做事習慣,並聰明地利用它。畢竟,沮喪和罪惡感只會加重我們拖延的欲望。
多年來,佩里一直有心要為《結構化拖延法》添加內容,不料積習難改。如今,沿着這篇短文的思路,同時拖着作業不改,論文不看,佩里終於為自己正了名——他確實寫完了這本書,在首次提出該理論僅僅15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