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朱特以其標志性的銳利和活力,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主題之間建立起發人深省的聯系——從法國馬克思主義者到美國外交政策,從全球化的經濟到對大屠殺的記憶。他向我們揭示了在「制造神話」戰勝「理解」、「否認」戰勝「記憶」的過程中,真正的歷史在多大程度上被遺棄了,而那些被遺忘的問題是多麽重要——對於我們的今天,對於我們的未來。
托尼·朱特(TonyJudt,1948—2010)當代最著名的歐洲問題和歐洲思想研究專家。1948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和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後執教於劍橋、牛津、伯克利和紐約大學。1995年創辦雷馬克研究所,專事研究歐洲問題。經常為《紐約時報》《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新共和》等撰稿。著有《責任的重負:布魯姆、加繆、阿隆和法國的20世紀》《戰後歐洲史》《重估價值:反思被遺忘的20世紀》《沉痾遍地》《記憶小屋》《思慮二十世紀》等作品。其中《戰後歐洲史》被認為是無法被超越的史學著作。2007年獲漢娜?阿倫特獎,2009年因他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氣」獲奧威爾終身成就獎。2010年8月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