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修訂工作着力進行課程體系的優化改革和教材體系的建設創新——科學整合課程、淡化學科意識、實現整體優化、注重系統科學、保證點面結合。繼續堅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編寫原則,以確保教材質量。
書中精煉文字、壓縮字數,注重提高內容質量,並根據學科需要,采用大16開國際開本、雙色或彩色印刷,以提高印裝質量和可讀性。同時,在每一頁都增加了留白,便於學生記錄和標記書中重點知識。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概述 1
一、精神病學 1
二、精神障礙 1
第二節腦與精神活動 2
一、腦結構與精神活動 3
二、腦神經化學與精神活動 3
三、腦可塑性與精神活動 4
第三節精神障礙的病因學 5
一、精神障礙的生物學因素 5
(一)遺傳與表現遺傳 5
(二)神經發育異常 6
(三)感染 6
二、精神障礙的心理、社會因素 7
(一)應激 7
(二)人格特征 7
三、關於精神障礙病因學的思考 7
第四節展望 8
第二章 精神障礙的症狀學
第一節概述 11
第二節常見精神症狀 11
一、感知覺障礙 11
(一)感覺障礙 12
(二)知覺障礙 12
二、思維障礙 14
(一)思維形式障礙 14
(二)思維內容障礙 16
(三)超價觀念 20
三、注意障礙 20
四、記憶障礙 20
五、智能障礙 21
六、定向力障礙 22
七、情感障礙 22
八、意志障礙 23
九、動作行為障礙 24
十、意識障礙 25
十一、自知力障礙 26
第三節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 26
第三章 精神障礙的檢查與診斷
第一節醫患關系 28
第二節精神檢查中的一般原則 29
一、面談檢查的步驟 29
(一)開始 29
(二)深入 30
(三)結束 30
二、面談檢查的技巧 30
(一)檢查者(醫生)的修養 30
(二)溝通技巧 31
第三節病史采集 32
(一)病史格式和內容 33
(二)采集病史應注意的事項 34
第四節精神狀況檢查 35
一、精神狀況檢查的內容 35
(一)外表與行為 35
(二)言談與思維 35
(三)情緒狀態 35
(四)感知 35
(五)認知功能 35
(六)自知力 36
二、特殊情況下的精神狀況檢查 36
(一)不合作的患者 36
(二)意識障礙的患者 36
(三)風險評估 36
第五節軀體檢查與特殊檢查 37
(一)軀體檢查與神經系統檢查 37
(二)實驗室檢查 37
(三)腦影像學檢查 37
(四)神經心理學評估 38
第六節精神科診斷過程 38
(一)橫向診斷過程 38
(二)縱向診斷過程 38
(三)診斷過程中還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39
第七節標准化精神檢查和評定量表的應用 39
(一)標准化診斷性精神檢查工具 39
(二)評定量表 39
第八節精神科病歷書寫 40
第四章 精神障礙的分類、診斷標准
第一節精神障礙的分類 43
一、概述 43
(一)精神障礙分類的目的 43
(二)精神障礙分類的意義 43
(三)精神障礙分類的原則 43
二、常用的精神障礙分類系統 44
(一)疾病及有關保健問題的國際分類(ICD系統) 44
(二)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系統) 45
(三)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准(CCMD系統) 46
第二節精神障礙的診斷 47
一、概述 47
二、精神障礙的診斷標准 47
附錄 49
第五章 器質性精神障礙
第一節概述 55
一、基本概念 55
二、常見的臨床綜合征 55
(一)譫妄 55
(二)遺忘綜合征 56
(三)痴呆 56
(四)其他 58
三、器質性精神障礙的診斷原則 58
第二節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59
一、阿爾茨海默病 59
(一)流行病學 59
(二)病因和發病機制 59
(三)臨床表現 60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61
(五)治療 62
二、血管性痴呆 63
(一)臨床表現 63
(二)預防與治療 63
三、顱內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礙 63
(一)病毒性腦炎 64
(二)腦膜炎 64
(三)腦膿腫 64
四、顱腦外傷所致的精神障礙 65
(一)臨床表現 65
(二)治療 65
五、顱內腫瘤所致精神障礙 66
(一)臨床表現 66
(二)診斷和治療 66
六、癲癇性精神障礙66
(一)臨床表現 67
(二)診斷和治療 67
七、梅毒所致精神障礙 67
(一)臨床表現 68
(二)診斷和治療 68
八、HIM感染所致精神障礙 68
靼三節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 69
一、軀體感染所致精神障礙 70
(一)流行性感冒所致精神障礙 70
(二)肺炎所致精神障礙 70
(三)感染性心內膜炎 71
二、內分泌障礙伴發的精神障礙 71
(一)腎上腺功能異常 71
(二)甲狀腺功能障礙 7l
(三)甲狀旁腺功能異常 72
(四)嗜鉻細胞瘤 72
(五)糖尿病伴發精神障礙 73
三、結締組織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73
……
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
第八章 心境障礙
第九章 神經症性障礙
第十章 軀體形式障礙及分離(轉換)性障礙
第十一章 心理因素相關生理障礙
第十二章 應激相關障礙
第十三章 人格障礙與性心理障礙
第十四章 目殺、危險性評估及危機干預
第十五章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與精神科急診
第十六章 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
第十七章 軀體治療
第十八章 心理治療
第十九章 精神障礙的預防與康復
第二十章 精神病學與法律問題
參考文獻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第一節概述 1
一、精神病學 1
二、精神障礙 1
第二節腦與精神活動 2
一、腦結構與精神活動 3
二、腦神經化學與精神活動 3
三、腦可塑性與精神活動 4
第三節精神障礙的病因學 5
一、精神障礙的生物學因素 5
(一)遺傳與表現遺傳 5
(二)神經發育異常 6
(三)感染 6
二、精神障礙的心理、社會因素 7
(一)應激 7
(二)人格特征 7
三、關於精神障礙病因學的思考 7
第四節展望 8
第二章 精神障礙的症狀學
第一節概述 11
第二節常見精神症狀 11
一、感知覺障礙 11
(一)感覺障礙 12
(二)知覺障礙 12
二、思維障礙 14
(一)思維形式障礙 14
(二)思維內容障礙 16
(三)超價觀念 20
三、注意障礙 20
四、記憶障礙 20
五、智能障礙 21
六、定向力障礙 22
七、情感障礙 22
八、意志障礙 23
九、動作行為障礙 24
十、意識障礙 25
十一、自知力障礙 26
第三節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 26
第三章 精神障礙的檢查與診斷
第一節醫患關系 28
第二節精神檢查中的一般原則 29
一、面談檢查的步驟 29
(一)開始 29
(二)深入 30
(三)結束 30
二、面談檢查的技巧 30
(一)檢查者(醫生)的修養 30
(二)溝通技巧 31
第三節病史采集 32
(一)病史格式和內容 33
(二)采集病史應注意的事項 34
第四節精神狀況檢查 35
一、精神狀況檢查的內容 35
(一)外表與行為 35
(二)言談與思維 35
(三)情緒狀態 35
(四)感知 35
(五)認知功能 35
(六)自知力 36
二、特殊情況下的精神狀況檢查 36
(一)不合作的患者 36
(二)意識障礙的患者 36
(三)風險評估 36
第五節軀體檢查與特殊檢查 37
(一)軀體檢查與神經系統檢查 37
(二)實驗室檢查 37
(三)腦影像學檢查 37
(四)神經心理學評估 38
第六節精神科診斷過程 38
(一)橫向診斷過程 38
(二)縱向診斷過程 38
(三)診斷過程中還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39
第七節標准化精神檢查和評定量表的應用 39
(一)標准化診斷性精神檢查工具 39
(二)評定量表 39
第八節精神科病歷書寫 40
第四章 精神障礙的分類、診斷標准
第一節精神障礙的分類 43
一、概述 43
(一)精神障礙分類的目的 43
(二)精神障礙分類的意義 43
(三)精神障礙分類的原則 43
二、常用的精神障礙分類系統 44
(一)疾病及有關保健問題的國際分類(ICD系統) 44
(二)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系統) 45
(三)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准(CCMD系統) 46
第二節精神障礙的診斷 47
一、概述 47
二、精神障礙的診斷標准 47
附錄 49
第五章 器質性精神障礙
第一節概述 55
一、基本概念 55
二、常見的臨床綜合征 55
(一)譫妄 55
(二)遺忘綜合征 56
(三)痴呆 56
(四)其他 58
三、器質性精神障礙的診斷原則 58
第二節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59
一、阿爾茨海默病 59
(一)流行病學 59
(二)病因和發病機制 59
(三)臨床表現 60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61
(五)治療 62
二、血管性痴呆 63
(一)臨床表現 63
(二)預防與治療 63
三、顱內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礙 63
(一)病毒性腦炎 64
(二)腦膜炎 64
(三)腦膿腫 64
四、顱腦外傷所致的精神障礙 65
(一)臨床表現 65
(二)治療 65
五、顱內腫瘤所致精神障礙 66
(一)臨床表現 66
(二)診斷和治療 66
六、癲癇性精神障礙66
(一)臨床表現 67
(二)診斷和治療 67
七、梅毒所致精神障礙 67
(一)臨床表現 68
(二)診斷和治療 68
八、HIM感染所致精神障礙 68
靼三節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 69
一、軀體感染所致精神障礙 70
(一)流行性感冒所致精神障礙 70
(二)肺炎所致精神障礙 70
(三)感染性心內膜炎 71
二、內分泌障礙伴發的精神障礙 71
(一)腎上腺功能異常 71
(二)甲狀腺功能障礙 7l
(三)甲狀旁腺功能異常 72
(四)嗜鉻細胞瘤 72
(五)糖尿病伴發精神障礙 73
三、結締組織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73
……
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
第八章 心境障礙
第九章 神經症性障礙
第十章 軀體形式障礙及分離(轉換)性障礙
第十一章 心理因素相關生理障礙
第十二章 應激相關障礙
第十三章 人格障礙與性心理障礙
第十四章 目殺、危險性評估及危機干預
第十五章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與精神科急診
第十六章 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
第十七章 軀體治療
第十八章 心理治療
第十九章 精神障礙的預防與康復
第二十章 精神病學與法律問題
參考文獻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