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

2012 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
定價:408
NT $ 355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系列報告的第二份報告。主要內容包括對中國公益組織的治理現狀的整體描述與分析,對行政動員募捐模式、中國現今社會工作模式、中國政府與在華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互動策略等重要議題的關注,對北京工友之家文化發展中心、北京地球村可持續能源記者論壇項目、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總干事劉相波等典型組織、項目和人物以及“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等事件進行深度剖析,以及對近一年第三部門重大事件的記錄和評價。


  馮利 博士

公域合力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CEO、創始人。

曾任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北京富平學校理事、項目總監。

在非營利領域擁有六年籌資、項目開發、項目管理、項目監測與評估、培訓與咨詢的實踐經驗。
目前主要為非營利組織提供評估與咨詢。已出版九部譯著。

  康曉光

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國家與社會關系”、“非營利組織”、“政治發展與政治文化”。已出版專著10余部,發表論文40余篇。

除學術研究之外,為非營利組織實踐領域的工作提供指導和咨詢;擔任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中國消除貧困獎”評選委員會主席等社會職務;為中央政府和國際組織提供咨詢。

1996年和1997年兩次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研究成果得到國內外重要媒體的廣泛報道。
 

目錄

第一部分 總報告
中國公益組織的治理狀況分析
第二部分 分報告
強制性行政動員募捐模式
中國政府與在華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互動策略
中國現今社會工作模式比較分析
發展中的中國慈善商店
公益在彌散——以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為例
第三部 分典型案例
典型機構
工友之家︰新工人文化建設的倡導者和推動者
心盟︰一個中國草根NGO的行業聯盟
恩派︰初創期民間公益組織的能力建設者
典型項目
可持續能源記者論壇︰杠桿性的社會動員模式
“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公益機構與企業合作進行公眾募款動員
支付寶的“一元拍”和“消費券”公益營銷策略
曹德旺曹暉2億元扶貧善款項目如何實現捐贈人問責
典型人物
劉老石︰春天里的告別
典型事件
微博時代的集體行動——解讀“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行動
36家中國環保組織為蘋果電腦“清毒”
第四部分 大事記
大事記
致謝
 

2010~2011年世界充滿考驗,巾國也在經受考驗。歐債危機誘發的金融動蕩和西方經濟二次探底的恐慌沖擊著美國經濟和歐洲的政治經濟同盟,觸發了人們對以華爾街為特征的西方金融體系的反省和不信任,從而促使學者和政治家們重新思考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以來被奉若神明的凱恩斯主義。西方危機通過政治、外交和經濟的管道轉化為對中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和原料、材料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對中國經濟的壓力,這雙重壓力下中國的經濟因過度增發貨幣進一步助推了物價的上漲、產能的增加和市場的擴容,因而其體現出的繁榮與增長更顯中國經濟在世界蕭條中一枝獨秀和暫時領先。但這種狀況使國人民族主義心理急劇膨脹,表現為盲目的自信、良好的感覺和對制度變革的藐視,似乎中國已到了一呼一吸一吐一納無不在真理之中的境界,表現為經濟上大規模的國進民退和地方政府雄心勃勃人定勝t天的恢弘發展規劃和與民爭利的逐利行為。而這些將大大延遲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變革的進程,增大尋租的空間,加劇社會矛盾、沖突與不安,並給後人留下經濟“空洞”和累積的“煩惱”去消化。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借助互聯網爆發出了以郭美美事件為代表的中國公益機構公眾問責風暴。這一問責風暴造成了公益慈善的全行業蕭條,也提出了很多深刻而長遠的問題供我們思考。

“郭美美”公益問責風暴最深刻的提問是︰公益行業是依附于政府還是獨立成為一個社會次公共空間的治理部門?其核心價值觀是基于公民志願和自組織的精神,還是基于以政府的強行攤派為特征的行政性募捐和第二稅收管理的依附精神?這是中國當下公益行業所面臨的最核心的戰略方向和理念之選擇。因此,是還公益于民間然後通過法律監管和社會問責來實現公益行業治理和淘汰,還是由官辦機構直營並通過政府行政監管和行政問責來實現公益行業治理和淘汰?今天的抉擇影響未來十年公益事業能否健康發展,社會能否平穩轉型。這就是本觀察報告巾闡述的外部治理問題。

“郭美美”公益問責風暴深刻的提問是︰在公益的大行業中,能否形成行業共同遵守的一些文化、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從而成為行業的職業操守和道德底線。這個問題與第一個問題緊密相連,即行業是否在平等競爭的行業規則指引下形成細分市場的行業聯盟,從而形成職業操守的評判,並逐步發展為獨特的行業文化、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由于外部治理的雙軌制和不充分競爭,這種情景下的行業自律很難得到充分有效的發育。但仍然有一些先驅者的探索在寒風中搖曳。諸如基金會中心網對基金會行業信息分級披露對行業自律的推動,心盟對自閉癥援助細分市場行業的自律推動,非公募基金會自律聯盟和公募基金會自律聯盟的準則公布及其活動推進,北京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公益十大事件評選,以及公益慈善百人論壇的工作和中國第三部門觀察研究的事件等,都是現階段中國公益發展進程中形成行業文化、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的幼芽和奇葩.值得我們細心愛護和催生。這便是本觀察報告所討論的行業治理問題。

“郭美美”公益問責風暴另一深刻的提問是︰任何NCO都存在公信力和透明度的問題,但公信力和透明度並非僅是想不想要公信力和透明度的問題,背後其實是一個組織的內部治理和管理方法問題,說到底是中國的公益組織主要是學習公司經營管理的治理方法,還是學習政府行政管理的治理方法的問題。如果選擇後者,公信力和透明度是很難實現的。如果選擇前者,要解決的是選擇哪一類理事像股東那樣能夠關心和負責任地在組織治理中解決首次代理問題。這就是本觀察報告中闡述的內部治理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門正在打開,但還需要討論、互動培訓、多引入有企業管理背景和經驗的人進入NGO領導層以改變領導群體的知識結構和管理風格,探索理事會背後的發起人最終負責制等。總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然,公益慈善行業的很多先驅仍在探索,企業界和捐贈人也在努力,如工友之家,恩派公益孵化器,捐一元獻愛心,曹德旺正規邀約媒體和第三方監測合作的規範化問責,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等,都是2010—2011年度帶給我們的驚喜和慰藉,激勵我們去推動公益事業的發育、發展和公民社會的發育、發展。

當然,除了遠見、堅守和努力之外,我們仍然需要耐心和行動,因為不成熟的公益組織和不成熟的公民心態就像錢幣的兩面,相互共生。正是由于公眾對強制性募捐的認可和服從,以及企業捐款——拍照——回家的行為模式,滋養了今天令大家反感的公益慈善組織狀況。因此需要耐心,更需要行動來加以改變。一個行動,勝過一百個議論和宣泄,這是一個必須由行動來改變現狀的時代,公益和公民社會的發展,需要大數量級的時代行動來推進、催生和催化,而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這份觀察報告,建立于深入細致的個案調查的基礎之上,通過對典型機構、項目、人物、事件的深入解析,來觀察和剖析中國公益慈善界這一年度的外部治理、行業治理和內部治理的現狀和問題,並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是一本更加系統深入的觀察報告,值得業內人士閱讀和查閱。如果能配上行業的一些關鍵數據統計和問責風暴的案例解析,將更臻于完美。而這些遺憾,只能通過來年的觀察報告加以完善和彌補。十分感謝康曉光教授和馮利博士領導的團隊高遠的眼光、鞭闢人里的分析和深入的案例解剖,這是一種投身公益催育的行動,其持續的力量,對于公益和公民社會的發展來說.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

何道峰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于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