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300多年來世界究竟有哪些重大金融危機?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重大金融危機的發生?為何每次金融危機都使受害國面臨着沖擊和困境?誰又是國際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政府和有關組織又是怎樣應對和博弈的?這些問題本書通過深刻透視、解析,都有詳盡的解答。

本書通過荷蘭「黑色郁金香」、美國銀行危機、「黑色星期一」、日本經濟危機、美國金融海嘯等世界14次重大金融危機的透視,揭示這些金融危機的真相,探求世界宏觀經濟發展的健康之道。

該書通俗易懂,適合企業經營者、?府公務人員、院校師生、媒體記者和廣大普通讀者閱讀。


  汪大海:該書主要編著者,男,1964年10月生,北京師范大學MPA中心主任,管理學院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經濟改革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划基金項目等30余項,出版著作2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荷蘭「黑色郁金香」(1637年)
「帶刺」的荷蘭國花
誠信催生世界上第一只股票
郁金香狂熱
博傻理論
「經濟泡沫」的誕生
愚人的花車
幼稚的決斷者
第二章 南海泡沫(1720年)
白條背后的陰謀
英國國債催生南海公司
國王買股票——無人幸免的誘惑
制造泡沫的《泡沫法案》
難以預料的瘋狂結局
「南海泡沫」之思
第三章 美國經濟大恐慌(1837年)
新總統與大恐慌「相約而來」
金幣本位制的危機
大恐慌的「歷史寫真」
銀行巨頭和美國總統的較量
大恐慌留下了什麼
第四章 美國銀行危機(1907年)
引人矚目的信托投資公司
一場精心策划的危機?
摩根「拯救」了市場
「美聯儲」應運而生
金融森林不能無人防火
第五章 大蕭條(1929年)
大崩潰,大蕭條
羅傑·巴布森的魔咒
「上帝」無能為力
末日猛然來臨
胡佛——美國經濟的災星
最大的錯誤:最高關稅法
「新政」改變美國
偉大行動指南——凱恩斯主義的誕生
探尋逝去的秘密——金本位制崩潰的原因
重建「叢林秩序」
第六章 美國戰后的「滯脹」危機(1973~1975年)
「滯脹」魔影
尼克松——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終結者
雪上加霜的石油危機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強勢邏輯:向世界征收鑄幣稅
第七章 「黑色星期一」(1987年)
「華爾街歷史上最壞的日子」
毀滅性沖擊波
金融奇才只出現於崩潰之前
「四高」困境
尋找元凶
格林斯潘救市
第八章 日本經濟危機(20世紀90年代)
廢墟上的經濟奇跡
「失去的十年」
美日貿易摩擦與「廣場協議」
政壇頻繁洗牌
自由、擴張——將金融推向何處?
「日本式陷阱」引人深思
第九章 墨西哥金融危機(1994年)
瑪雅之國
從「典范」到「危機」
「導火線」:比索貶值
墨政府緊急救援計划
「大哥、眾友」鼎力相助
原因並非「運氣不好」
第十章 東南亞金融危機(1997年)
「泰國虎」病倒了
金融奇才索羅斯
金融杠桿:泰國經濟的夢魘
堅守固定匯率=全盤皆輸
香港阻擊戰
僵化的匯率機制
不設防的金融樂園
道德的尷尬
繞不過的「中等收入陷阱」
第十一章 俄羅斯金融危機(1997年10月~1998年8月)
危險的「休克療法」
東南亞金融危機余震
政府「信任危機」
「聯合聲明」及「三大措施」
「泄洪口」被打開
「俄羅斯綜合症」
俄羅斯金融危機VS東南亞金融危機
金融開放的「雙刃劍」效應
第十二章 互聯網泡沫、安然破產引發的危機(2001年底)
網絡泡沫的「溫床」
萬維網+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網絡經濟泡沫
網絡泡沫破滅,殃及池魚
虛擬網絡經濟危機的典型表現
安然破產: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公司破產案
信用的忠告
治標不治本
第十三章 阿根廷金融危機(2001年12月)
「發展世界中的發達國家」
可怕的危局
「別為我哭泣」
究竟什麼失靈了?
金融開放與資產掠奪
第十四章 美國金融海嘯(2007年4月至今)
從「華爾街的寵兒」到罪魁禍首
都是「次級房貸債券」惹的禍
助紂為虐的信貸違約掉期
這次必須全球都一起動了
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動盪
中國的危機應對策略
共識與建議
自由市場制度、凱恩斯主義:政府抉擇的背后
參考文獻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