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心語︰生活世界的哲思

思路心語︰生活世界的哲思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汪堂家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102236
  • ISBN13:9787208102231
  • 裝訂:平裝 / 20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思路心語》呈現給讀者的是作者汪堂家近三十年零思碎想的記錄。它是作者從一百多篇舊作中挑選出來的隨筆、散文和評論的結集,其中的絕大部分文字已經發表在一些報刊上。 全書寓哲思于日常生活之中,融情趣于人生百態之際。觀察細致,分析人微,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其所見所思,無不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汪堂家,男,1962年生,安徽太湖人,現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杜威研究中心副主任。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現代外國哲學》(叢刊)副主編。代表性著譯有《自我的覺悟》(1995年)、(十七世紀形而上學》(合作,2006年)、The Physician-Patient Refationship and Individualization of Treatment,Bloethics and Moral Content ed.by H.Tristram Engelhardt,Jr.and Lisa H.Rasmusse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2)、《論文字學》(德里達著,2005年)、《活的隱喻》(利科著,2004年)、《亂世奇文——辜鴻銘化外文最》(翻譯及點校,2000年)等,另在中外雜志發表論文70余篇。
 

目錄

詩意的哲思(代序)
第一篇 思辨漫筆
“手”的述說
“臉”的探問
“足”的行吟
“以文德化人”
“問”之追問
“開發”的限度
“分享”的意義
讓哲學講漢語
多義的“創傷”
進步的兩難
儀式的哲思
生命的相依性
思想的隱喻與隱喻的思想
“批判”的危機與“危機”的批判
啟蒙與光的隱喻
“後現代”衍義
第二篇 生活碎想
“無賴國家”與政治修辭
人造生命與人的未來
把大腦聯網?
科學的國界性與無國界性
基因倫理的警鐘
不合時宜的大學
以教育為志業
大學別議
“漢字微調”四問
捍衛語言的多樣性
文化的傳承與文字的斷裂
“看”書時代話“讀”書
預言與理性的哀歌
知狗與識人
環保細節見精神
第三篇 書林掬露
文學是青春的夢想
舊韻新聲黃梅調
為了沉痛的紀念
思與問的人生
詩心與靈韻
遐情與遠識
為“他者”吶喊
“文化”的自覺
“論學”之識
“信言有征見真實”
羅素的中國情緣
海德格爾的精神遺產
跨文化的詮釋
歷史哲學中的史實與史識
後記
 

我們正處于一個怎樣的時代或世界之中?我們如何走到此時此世?我們將會行往何時何處?諸如此類玄之又玄的問題本來似乎無需常人操心,豈料斗轉星移,這些問題不邀而至,自己找上門來了,使我們不得不倉皇應對。一方面,這個時代取得了巨大的物質成就︰經濟財富極大增長,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另一方面這個時代的精神道德進展甚微︰壓迫剝削依舊,弱肉強食仍然,物欲橫流,寡廉鮮恥。

在這樣一個貌似生機勃勃、實乃危機四伏的時代里,哲學何為?海德格爾曾言,哲學本質上是不合時宜的,而不合時宜的哲學必須把時代置于自己的準繩之下。之所以如此,乃因為哲學之所思恰恰要超越當下之時宜,為時代立法。沒有哲學的規訓,時代勢必失範,于是便有世界的灰暗、諸神的逃遁、大地的毀滅與人的質料化。當然,海氏此處所言之哲學不是形而上學意義上遺忘存在意義的哲學,而是高舉可能性于現實性之上的存在之思或者說詩意之思。

哲學的規範並不一定要板著面孔,直接為時代頒布幾條抽象的公理或原則,讓時代去生吞活剝亦步亦趨,而完全可以以詩意之思去開啟新的可能性,揭示新的存在方式。《思路心語》就是這樣一本哲思之書。此書篇幅雖不大,論題卻不少;論述雖簡短,意蘊卻雋永。它從詩意之思出發,切人當下之現實,然後再返回詩意之思。不妨略舉數例以為說明。

一看“手”。手之于人的重要性恐怕無需多言。這一點,每個人在日常生活經驗中早有切身之體會,只要查查字典,看看人類有多少詞匯關乎手,就可一目了然。本書開篇“‘手’的述說”一文從“鍵盤時代”對“手寫時代”的代替現象中,斷言我們業已處于一個“失‘手’的時代”。此論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從表面上看,鍵盤時代何嘗沒有手呢?君不見,現代人的手整天在各種或大或小的鍵盤上來回飛舞。何以說這是一個“失‘手’的時代”呢?問題在于“手”與“思”的內在關聯。這當然不是說手乃思之官,而是要強調,由于“手”時刻為鍵盤所困,久疏手工,人們便無暇或無能去“思”了。若要守護詩意之思,豈能听憑世人繼續處于“失手”之狀態?救“手”于是勢在必行。所以該文忍不住要呼吁︰“拯救我們的手”。救手者,救人也。

二看“無賴國家”。一向標榜理性文明的美國政府經常以“無賴國家”稱呼一些它心目中不遵守國際規則的國家。對此人們難免心生疑惑︰“無賴”一詞通常用于市井罵人,美國這樣一個領袖群倫的大國怎麼會用這樣一個粗俗之語來稱謂國家呢?罵人者,不是已經自陷于不義了嗎?你可以批評甚至攻擊你認為不負責任的國家,但這至少必須在國際公認的理性層面上進行,如果淪為謾罵,那麼這種批評或攻擊不就自絕于人類正常的水平了嗎?這些疑問在“‘無賴國家’與政治修辭”一文中得到了很好的回應。該文依據德里達的相關思考,對“無賴”一詞從修辭學與國際政治學角度作了深入淺出的探源與分析,並得出下列令人信服的結論︰“‘無賴國家’這個說法帶有太多的情緒因素,以理|生精神自居的人本應盡量避免以情緒化的方式說話,在國際關系中尤其應當如此。”不知好用此語的美國官員,倘若讀到此文,可能做出何種回應。

三看“基因技術”。人們常把技術視為自己發明的工具,以此來彌補自身力量的不足。然而,殊不知,現代技術遠非如此簡單,它有著自身的慣性與邏輯,早已形成為一個自組織系統。它會按照自己的邏輯一路發展下去,把一切(不管是主體還是客體)統統當作自己的質料。結果不是現代技術為人所用,而是恰恰相反,現代技術把人玩弄于股掌之間。目前的基因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人造生命的階段。這種堪稱輝煌的技術成就中其實蘊含著非常可怕的倫理危機。海德格爾對此早有所料,他說,一旦人能從技術上制造自身,作為主體性的人也就自我爆炸了,也就無所謂健康與疾病可言了。“基因倫理的警鐘”一文同樣提醒世人︰“當人能設計出遠遠優于自己的超人時,傳統意義上的人也便走向了死亡。與傳統意義上的人相關聯的一整套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倫理觀念也將消亡。”我們願意面對這樣一種“超人出而常人滅”的局面嗎?倘若不願意,我們應當如何來應對呢?該文給出的結論是︰“只有當我們運用人類的道德智慧,充分估計對人類基因技術的不合理使用帶來的危險並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手段防止這種危險時,人類的自我完善、整體和諧和尊嚴才能得到保障。”誠哉斯言。不過,在這樣一個不斷自我擴展的技術主義時代,我們能夠真正防範基因技術的“不合理使用”嗎?當然,這恐怕已經主要不是一個理論問題了。

以上諸例,只是《思路心語》之冰山一角。諸如此類富有詩意的哲思在書中俯拾皆是。如果說詩以情見長,哲思以理取勝,那麼本書中所蘊含的詩意之思便在針砭時弊的同時情理相融。沒有一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文情懷,沒有數十載深厚的哲學功底,焉能如此隨心所欲潤物無聲?我們當然不會指望本書能有挽狂瀾于既倒之神效,但我們還是希望透過這樣一種涓涓之思,洞悉到一些端倪或線索,幫助世人掙脫時代之困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