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小型的研究性畫展。但所涉及的問題卻有着獨特的深刻內涵。
其一,這個展覽關系到以20世紀中國為典型的繼發現代性的特質:即原發現代性所呈現的以前現代、現代、后現代為基本分段的歷時性演進規律,在傳遞進后發達國家的過程中流傳交匯,與本土社會文化情境發生碰撞,從而迅速形成了一種共時性的多元並存格局。這種繼發現代性的鮮明特征,正是八九十年代靳尚誼先生從歐洲帶回來的古典油畫風格,在中國畫壇被視為具有明確的現當代性質的基本原因和理論依據。
其二,20世紀80年代形成的「新古典」風格的引領者靳尚誼先生在近幾年,正在探索新的風格轉向。靳先生在以往的「新古典」的風格建構中,是在用古典的范式與技巧來塑造一個當代的客觀對象,而在2009年-2010年期間創作的《惶恐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新戴爾夫特風景》、《戴爾夫特老街》之中,他是在用古典的范式和技巧來表達自己的心理和感受。這兩種創作理念之間的差異雖然非常細膩,不易辨別,但這細小的差異恰恰正是從現代向后現代轉換的關鍵之所在——這就是「后古典」的端倪。
其三,「以古為新」是古今中外的藝術家為了在困頓和流俗的局面中尋求新方向、新理念、新風格,所曾經被許多極負盛名的大師采取過的策略選擇。進而,還要在實施策略的過程中建立起高水准、高品位、高層次的學術價值——即:對於古典文化資源理解把握的深度,藝術家深厚的學養和高難度的技巧訓練,畫家將古典資源轉化為當代營養時處理古今矛盾的藝術才華,最終的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自身圓滿性——而這正是「以古為新」的難度所在,同時也正是其魅力之所在。
在此次展覽中,正是由維米爾的作品轉變而來的三件小尺幅的靳尚誼先生的新作,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對古典精神的深刻領會,看到了高難度的技巧,看到了拼貼之后仍然渾然一體的自身圓滿性。這真是我們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