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國等的《旅游傳播論》作為學術著作呈獻給讀者哪些有新意的東西呢? 其一,初步構築了旅游傳播理論體系。其二,獨立提出了一些新觀點。
本書認為實物傳播不需要符號,實事傳播需要非符號與符號的混合使用,符碼傳播則屬於純符號傳播。另外一些有價值的觀點集中在關於旅游傳播的特征探討方面。此外,本書關於余秋雨對當代旅游傳播的獨特貢獻,以及他的文化散文中存在的「天人感應」觀念問題的探討,也是新的視角和新的見解。其三,概括出了富有啟發意義的新術語。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旅游與旅游傳播
第一節 旅游概說
一 旅游的定義
二 旅游「六要素」、旅游「三體」與旅游「三大效益」
三 旅游與休閑
四 旅游與遷移
五 旅游學與旅游史簡說
第二節 旅游是文化活動
一 旅游是一種文化交流和傳播活動
二 「文化至上論」
三 中國傳統文化不利於旅游活動的一面
四 中西旅游文化比較
五 旅游與愛國主義、故鄉情懷
六 旅游與宗教信仰傳播
七 旅游垃圾文化
第三節 跨文化旅游與跨文化傳播
一 旅游不一定都是跨文化交流
二 跨文化旅游與文化沖突、融合
三 跨文化旅游與文化休克
四 底色文化回應
第四節 旅游是經濟活動
一 旅游是一種經濟活動
二 重新認識「無煙工業」、「清潔產業」
三 旅游景區的「小經濟行為」
第五節 旅游是傳播活動
一 旅游是一種獨特的傳播活動
二 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與旅游傳播的社會功能
三 旅游傳播研究現狀簡介
第二章 旅游傳播的特征
第一節 旅游傳播與實體傳播
一 實體傳播簡介
二 實體傳播與符號
三 旅游與實體傳播
第二節 直接體驗——旅游傳播的最重要特征
一 體驗與旅游體驗
二 游客凝視
三 體驗式傳播
四 體驗經濟與消費體驗式傳播
五 旅游審美體驗與旅游高峰體驗
第三節 「取經式」傳播與雙重非對稱傳播
一 「取經式」傳播
二 雙重非對稱傳播
第四節 旅游傳播源信息的累積性
一 什麼是旅游傳播源信息的累積性
二 不少作家、學者在不同旅游地不約而同地訴說着這種文化累積
三 中國古跡更加突出的累積過程
四 景觀信息累積起始的條件
五 另類的「累積」
第五節 旅游與旅游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獨特貢獻
一 開闊眼界和思路
二 國外旅游不可避免地會提供另外一個社會參照系
三 對促進不同國家、民族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對促進世界和平有獨特貢獻
四 對緩解、治療人類身心疾患的獨特效果
第三章 旅游傳播本源——旅游目的地與傳播(一)
第一節 旅游傳播本源的特征——知名度高、傳播力強
一 真正的旅游目的地都具有知名度高、傳播力強的特征
二 爭奪旅游資源也是爭奪旅游傳播源
第二節 保護旅游傳播本源的原真性
一 古跡、環境的原真性
二 藝術品也推崇原創真品
三 游客也追求原汁原味地觀察、體驗旅游地當地社會生活
四 自然景觀的原始狀態也有極高的旅游傳播價值
第三節 旅游傳播本源的前台與后台
一 主動展示后台,傳播「內部信息」
二 顧及后台,就意味着要改善整體生態
第四節 旅游地形象及其傳播
一 本源形象與誘導形象」
二 旅游城市形象傳播
三 旅游地形象傳播渠道、策略
第五節 旅游環境與旅游傳播
一 歐洲和美國的旅游環境比較好
二 乞丐現象一直伴隨着旅游
三 旅游接待地應當創造寬容的旅游環境
四 游客多寡也構成旅游環境的一部分
五 旅途與旅游傳播
第六節 旅游傳播本源的傳播策略
一 強化珍貴性、唯一性
二 突出關鍵時間點的原真物品
三 保留旅游傳播源的神秘性
四 見物還要見人
五 旅游傳播源的異質互補整合
六 讓游客目睹考古過程
七 利用傳統節日,創造新的節日
八 適當的「舞台化真實」
第四章 旅游傳播本源——旅游目的地與傳播(二)
第一節 自然景觀與旅游傳播
一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會傳達出不同的自然景觀信息
二 自然景觀美與美學修養
三 自然景觀信息的開發
四 自然景觀的保護
五 自然景觀傳播的途徑
第二節 人文景觀與旅游傳播
一 名人的蹤跡會形成歷史文化遺產
二 一些並非完全原真的景觀也可能具有很好的旅游價值
三 在特定的氛圍中才能有相應的感受
四 大遺址
五 英國的「藍牌」和俄羅斯的標牌
第三節 民俗與旅游傳播
一 民俗旅游
二 關於民俗旅游與傳播存在問題的探討
第四節 工業遺產與工業旅游傳播
一 工業遺產與工業旅游
二 現代工業生產廠區的旅游開發
三 大型工程也可以形成旅游資源
四 傳統手工藝
第五節 博物館與旅游傳播
一 博物館及其功能
二 綜合類博物館受冷落及其原因
第六節 世博會、奧運會與旅游傳播
一 世博會、奧運會作為旅游傳播所呈現出的特點
二 上海世博會與旅游傳播
第七節 旅游傳播源的不斷開發——太空旅游
第五章 旅游傳播者(一)——旅游主體
第一節 旅游主體(旅游者)與旅游傳播
一 旅游者與旅游傳播
二 旅游消費與旅游傳播
三 旅游者對旅游地的影響
四 旅游者與東道主之間的交往和交流
第二節 旅行家與旅游傳播
一 旅行家與旅游傳播
二 旅行家獨特的精神結構
第三節 記者、作家、藝術家、人文社會科學家與旅游傳播
一 作家與旅游傳播
二 藝術家、藝術作品與旅游傳播
三 人文學家、社會科學家與旅游傳播
第六章 旅游傳播者(二)——旅游介體
第一節 導游與旅游傳播
一 導游
二 導游的講解能力與旅游傳播效果成正比
第二節 旅游公司與旅游傳播
第三節 旅館、飯店與旅游傳播
一 旅館、飯店簡介
二 旅館、飯店與旅游傳播
三 服務者
第四節 交通和交通工具對旅游傳播的影響
一 交通和交通工具與旅游
二 交通和交通工具對旅游傳播的影響
第五節 旅游傳播與傳播媒體
一 旅游傳播與媒體
二 巧妙策划,吸引媒體
三 關於「看景不如聽景」
附章 第五章「旅游傳播主體」延伸閱讀——余秋雨對當代旅游傳播的貢獻
第一節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一 余秋雨的「出走」與意義
二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第二節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
一 藝術成就
二 富有文化深度的思想內涵
三 兩個需要商榷的地方
四 兩個個案分析、賞析
第三節 余秋雨對當代旅游傳播的獨特貢獻
一 余秋雨對當代旅游傳播的獨特貢獻
二 余秋雨與傳播媒體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第一章 旅游與旅游傳播
第一節 旅游概說
一 旅游的定義
二 旅游「六要素」、旅游「三體」與旅游「三大效益」
三 旅游與休閑
四 旅游與遷移
五 旅游學與旅游史簡說
第二節 旅游是文化活動
一 旅游是一種文化交流和傳播活動
二 「文化至上論」
三 中國傳統文化不利於旅游活動的一面
四 中西旅游文化比較
五 旅游與愛國主義、故鄉情懷
六 旅游與宗教信仰傳播
七 旅游垃圾文化
第三節 跨文化旅游與跨文化傳播
一 旅游不一定都是跨文化交流
二 跨文化旅游與文化沖突、融合
三 跨文化旅游與文化休克
四 底色文化回應
第四節 旅游是經濟活動
一 旅游是一種經濟活動
二 重新認識「無煙工業」、「清潔產業」
三 旅游景區的「小經濟行為」
第五節 旅游是傳播活動
一 旅游是一種獨特的傳播活動
二 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與旅游傳播的社會功能
三 旅游傳播研究現狀簡介
第二章 旅游傳播的特征
第一節 旅游傳播與實體傳播
一 實體傳播簡介
二 實體傳播與符號
三 旅游與實體傳播
第二節 直接體驗——旅游傳播的最重要特征
一 體驗與旅游體驗
二 游客凝視
三 體驗式傳播
四 體驗經濟與消費體驗式傳播
五 旅游審美體驗與旅游高峰體驗
第三節 「取經式」傳播與雙重非對稱傳播
一 「取經式」傳播
二 雙重非對稱傳播
第四節 旅游傳播源信息的累積性
一 什麼是旅游傳播源信息的累積性
二 不少作家、學者在不同旅游地不約而同地訴說着這種文化累積
三 中國古跡更加突出的累積過程
四 景觀信息累積起始的條件
五 另類的「累積」
第五節 旅游與旅游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獨特貢獻
一 開闊眼界和思路
二 國外旅游不可避免地會提供另外一個社會參照系
三 對促進不同國家、民族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對促進世界和平有獨特貢獻
四 對緩解、治療人類身心疾患的獨特效果
第三章 旅游傳播本源——旅游目的地與傳播(一)
第一節 旅游傳播本源的特征——知名度高、傳播力強
一 真正的旅游目的地都具有知名度高、傳播力強的特征
二 爭奪旅游資源也是爭奪旅游傳播源
第二節 保護旅游傳播本源的原真性
一 古跡、環境的原真性
二 藝術品也推崇原創真品
三 游客也追求原汁原味地觀察、體驗旅游地當地社會生活
四 自然景觀的原始狀態也有極高的旅游傳播價值
第三節 旅游傳播本源的前台與后台
一 主動展示后台,傳播「內部信息」
二 顧及后台,就意味着要改善整體生態
第四節 旅游地形象及其傳播
一 本源形象與誘導形象」
二 旅游城市形象傳播
三 旅游地形象傳播渠道、策略
第五節 旅游環境與旅游傳播
一 歐洲和美國的旅游環境比較好
二 乞丐現象一直伴隨着旅游
三 旅游接待地應當創造寬容的旅游環境
四 游客多寡也構成旅游環境的一部分
五 旅途與旅游傳播
第六節 旅游傳播本源的傳播策略
一 強化珍貴性、唯一性
二 突出關鍵時間點的原真物品
三 保留旅游傳播源的神秘性
四 見物還要見人
五 旅游傳播源的異質互補整合
六 讓游客目睹考古過程
七 利用傳統節日,創造新的節日
八 適當的「舞台化真實」
第四章 旅游傳播本源——旅游目的地與傳播(二)
第一節 自然景觀與旅游傳播
一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會傳達出不同的自然景觀信息
二 自然景觀美與美學修養
三 自然景觀信息的開發
四 自然景觀的保護
五 自然景觀傳播的途徑
第二節 人文景觀與旅游傳播
一 名人的蹤跡會形成歷史文化遺產
二 一些並非完全原真的景觀也可能具有很好的旅游價值
三 在特定的氛圍中才能有相應的感受
四 大遺址
五 英國的「藍牌」和俄羅斯的標牌
第三節 民俗與旅游傳播
一 民俗旅游
二 關於民俗旅游與傳播存在問題的探討
第四節 工業遺產與工業旅游傳播
一 工業遺產與工業旅游
二 現代工業生產廠區的旅游開發
三 大型工程也可以形成旅游資源
四 傳統手工藝
第五節 博物館與旅游傳播
一 博物館及其功能
二 綜合類博物館受冷落及其原因
第六節 世博會、奧運會與旅游傳播
一 世博會、奧運會作為旅游傳播所呈現出的特點
二 上海世博會與旅游傳播
第七節 旅游傳播源的不斷開發——太空旅游
第五章 旅游傳播者(一)——旅游主體
第一節 旅游主體(旅游者)與旅游傳播
一 旅游者與旅游傳播
二 旅游消費與旅游傳播
三 旅游者對旅游地的影響
四 旅游者與東道主之間的交往和交流
第二節 旅行家與旅游傳播
一 旅行家與旅游傳播
二 旅行家獨特的精神結構
第三節 記者、作家、藝術家、人文社會科學家與旅游傳播
一 作家與旅游傳播
二 藝術家、藝術作品與旅游傳播
三 人文學家、社會科學家與旅游傳播
第六章 旅游傳播者(二)——旅游介體
第一節 導游與旅游傳播
一 導游
二 導游的講解能力與旅游傳播效果成正比
第二節 旅游公司與旅游傳播
第三節 旅館、飯店與旅游傳播
一 旅館、飯店簡介
二 旅館、飯店與旅游傳播
三 服務者
第四節 交通和交通工具對旅游傳播的影響
一 交通和交通工具與旅游
二 交通和交通工具對旅游傳播的影響
第五節 旅游傳播與傳播媒體
一 旅游傳播與媒體
二 巧妙策划,吸引媒體
三 關於「看景不如聽景」
附章 第五章「旅游傳播主體」延伸閱讀——余秋雨對當代旅游傳播的貢獻
第一節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一 余秋雨的「出走」與意義
二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第二節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
一 藝術成就
二 富有文化深度的思想內涵
三 兩個需要商榷的地方
四 兩個個案分析、賞析
第三節 余秋雨對當代旅游傳播的獨特貢獻
一 余秋雨對當代旅游傳播的獨特貢獻
二 余秋雨與傳播媒體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