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張英進編著的《華語電影明星︰表演語境類型》是第一部對華語電影明星進行個案研究的明星研究(Star Studies)著作。在本書中,15位來自美國、英國、澳人利亞、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分�分析了阮玲玉、黎莉莉、趙丹、張瑞芳、仲星火、凌波、周潤發、林青霞、張國榮、李連杰等在華語電影的不同發展時段和區域廣受矚目的電影明星的形象特質和表演風格,考察了他們的明星形象得以建構和傳播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背景;涉及了諸如明足表演、角色類型、媒體建構、政治宣傳、網絡話語、自傳性敘述以及性�、類型、記憶和身份等等文化研究的廣泛議題。

《華語電影明星︰表演語境類型》不僅適于從事華語電影研究、煤介和文化研究的專業讀者,對普通電影愛好者而言,本書提供的新穎的視角也將使他們在欣賞、審視銀幕偶像時獲得一種全新的感受和體驗。
 

目錄

第一章 序言:華語電影明星 張英進 胡敏娜
明星:奇特的影響力
學術:影星的生產和接受
各章:影星研究的四個部分
結論:從影星到名人
第一部分 早期電影:跨越族裔與階級的界限
第二章 黃柳霜:一個越界的“弱勢影星”斡旋于多種媒體表演 王亦蠻
引言
戲裝的表演
聲音表演
成為“少數”
第三章 阮玲玉:對一種個性表演的反思 麥特‧霍杰特
走近阮玲玉
理解阮玲玉的生平和她的自殺
阮玲玉的表演風格
第四章 黎莉莉:表演一種活潑、健美的類型 肖恩‧麥克唐納
影星話語和中國早期電影
歌唱表演和早期電影
獨特的生平
表演者的角色
歷史中的活潑、健美的類型
黎莉莉後期角色的變化和持續性
結論
第二部分 社會主義電影:從電影明星到勞動模範
第五章 梅蘭芳:戲曲片的面部造型和社會介入 鄒羽
引言
面部易妝和影星現象
對手戲:明星與國家
難忘的風采
第六章 趙丹:殉道者與明星之間的幽靈 張英進
“我演我”
殉道者:銀幕上下的囚禁
影星現象:自我表演的他者
幽靈性:作為殉道者的影星現象和社會主義電影
第七章 張瑞芳:塑造社會主義的紅色明星 陸小寧
引言
將“影星”問題化
影星形象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與塑造紅色明星
結論
第八章 仲星火:共產主義電影工作者 馮麗達
引言
好萊塢影星和中國電影工作者
在平凡中尋找偉大
勞動和喜劇特征
第三部分 台灣電影:離散、易裝和非職業性
第九章 凌波:孤兒與戰後華語電影史 張真
活著的傳奇
孤兒一明星回到台灣的“家”
類型漫游與性別扮演的情節劇
結語
第十章 林青霞:20世紀末最後的東方明星 托尼‧威廉斯
引言
一位明星的誕生
轉型的影星形象
通向“東方不敗”之路
附記
第十一章 李康生:非職業明星 邁克‧勞倫斯
一個另類的動作明星
蔡明亮和李康生:相互發現
走向非職業的表演
與布萊松的聯系:作為模特的非職業表演
結論
第四部分 香港與跨國電影:動作、性別、情感
第十二章 李小龍之後的“李小龍”:猜臆中的生平 胡思明
第十三章 成龍:疼與痛的明星工作 胡敏娜
我是成龍
從功夫小子到龍
醉仙
結論
第十四章 周潤發:香港的現代電視小生 馮琳
引言
現代小生:浪漫英俊的年輕男子
本地小生:香港成功的榜樣
結論
第十五章 張國榮:作為自我性欲的明星 朱利安‧斯琴格
引言
自我性欲
孤獨者
死亡的鏡中
第十六章 李連杰:網絡上的明星建構與影迷話語 余瓊
引言
明星形象的雙重性
人人可以接近李連杰:“李連杰官方網站”介紹
我只是個普通人……
害羞的男人與性感偶像
非暴力與暴力
結論
電影、電視片目
英文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
譯後記 西(yang)
 

《華語電影明星:表演、語境、類型》的英文版2010年春天問世,這是英文學界第一本研究華裔影星的學術專著。回想該書的構思,邪還是2006年11月下旬我第一次到澳大利亞訪問期間與合作編者胡敏娜在昆士蘭州的黃金海岸共進午餐時兩人的共識。我與胡教授2005年10月在紐約市立大學的一次紀念中國電影百年的學術會議上初次見面,由于相近的學術興趣,我們交談得很融洽。一年後我應邀到坐落于布里斯班市的格利菲斯大學演講,其後前往在西澳科廷斯理工大學召開的亞洲媒體文化研究的會議上作主題報告。在黃金海岸共進午餐時,面對風景秀麗的澳洲太平洋海灘,胡教授和我分析了中國電影研究的豐碩成果和學術盲點,兩人都認為明星研究的缺席實在與中國電影在世界不斷擴大的影響不成正比。那時新建的布里斯班市立藝術博物館正在籌備中國藝術展,其中包括一個華語明星成龍的回顧單元,除了在電影院放映成龍的經典影片之外,展廳里的電視屏幕同時選播成龍不同時期電影的片斷,從早期的功夫片到近期的跨國動作片,屏幕上投射出影星跨時空的獨特魅力。

“跨時空”——即跨越時期、跨越地域——成為《華語電影明星:表演、語境、類型》一書的研究目標。為此我們首先策劃為英國的《中國電影雜志》編輯一期“中國明星”專輯,該輯于2008年出版,研究對象包括好萊塢早期默片明星黃柳霜,名震世界的功夫明星李小龍,兼具喜劇、正劇表演風格的明星趙丹,社會主義的“紅色影星”張瑞芳,跨越台港影壇的女明星林青霞,以及國際動作明星成龍。在“中國明星”專輯六位明星的基礎上,本書中我們又增加了九位明星,總共十五位,分別收入“早期電影”、“社會主義電影”、“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四個部分。《華語電影明星:表演、語境、類型》保持“中國明星”專輯的影星個案分析的方法,其目的是探索各位影星的特點,多層次描述影星理論的方方面面,並從歷史的角度觀察明星與社會、政治、文化的互動關系。

除了跨時空,《華語電影明星:表演、語境、類型》的另一個特點是跨學科。電影研究本來就是一個跨學科的學科,影星研究作為電影研究的一個分支,其特點自然也是跨學科的。其他學科的方法——如歷史考證(張真論述凌波)與文學分析(鄒羽描寫梅蘭芳的女性角色)——對電影研究的影響不可低估,但本書強調的是表演對意義創造和明星魅力的至關重要。表演不僅表達在面部表情與身段造型上(如梅蘭芳),也在情感的傾訴與壓抑上(如阮玲玉),更在其他以往研究所忽略的層面,如銀幕上下的服飾與配音(黃柳霜的旗袍)、演員特定的角色(李莉莉的表演者、趙丹的烈士形象、林青霞的女扮男裝),甚至在刻意違反戲劇規則的日常生活瑣碎行為的呈現上(李康生的非職業表演)。表演是以身體為媒介的藝術,而身體也成為影星現象中內涵豐富的特殊文本。電影研究因此涉及戲劇表演(包括成龍成名作《醉拳》中的反串片斷)、電視劇作(周潤發從影前的電視小生形象)以及新媒體傳播(李連杰形象的網絡塑造)。正如影星現象和勞動(labor)/工作(work)的概念不可分割——從成龍的疼痛的身體經驗到社會主義影星作為模範工作者的田野生活體驗——影星研究也是一種跨學科的工作,采用不同學科的方法,尋求影星跨時空的獨特魅力背後的政治、社會、文化和藝術機制。

《華語電影明星》的中文版能夠這麼快出版,應該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閔艷芸編輯的熱心支持,也感謝英國紐卡斯羅大學的余瓊博士促成北京大學出版社“未名‧明星研究叢書”的翻譯系列。當然,我衷心感謝我的合作者胡敏娜教授,我們編輯英文版的合作非常愉快。她最近剛剛退休,中文版的一切事宜由我負責。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研究生西(yang)及時精心翻譯了全書。作為出生于上海的中國新生代作家的代表,西(yang)深知電影的魅力,在創作小說之余也投身影視制作,在譯者後記中也講述了近年來 自己跨時空寫作生涯的感受。中文版現在問這可以當作對我們在美國聖地亞哥加州大學諸多學術活動的一個特的紀念。

張英進 2010年12月于美國聖地亞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