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工作生產率研究:基於知識工作的結構特征分析

知識工作生產率研究:基於知識工作的結構特征分析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楊丹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100446
  • ISBN13:9787208100442
  • 裝訂:219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該書以「知識工作的概念界定、內容識別、結構分析;知識工作生產率的內涵、維度、影響因素、提高路徑;信息技術對知識工作及其生產率的作用機制分析及實證研究」為邏輯主線,系統探索了知識工作及其生產率問題。

首先以知識工作的非結構屬性為依據,通過質性分析方法對知識工作進行了識別與分解,構建了知識工作的樹形結構模型,並利用結構熵的數理表征方法定量表述了知識工作的非結構性程度。其次建立了基於崗位知識含量的知識工作的結構性特征與生產率的關系模型,指出不同知識含量的崗位工作,其結構化管理的模型和方法應有所差異。最後以信息技術作為知識工作結構化的工具,分析並實證了信息技術對知識工作結構及其生產率的影響,為知識工作生產率的提高以及信息技術更有效地應用於知識工作提供了借鑒。該書為知識工作生產率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研究視角,在企業進行知識工作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楊丹,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師,管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在站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管理、生產率理論。

曾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上海市項目2項,出版著作1部,主編及參編教材3部,發表論文20余篇。
 

目錄

序 戴昌鈞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以及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3 研究的內容、方法與創新點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知識工作的內涵及特征
2.2 生產率的研究及內涵的擴展
2.3 知識工作生產率的研究綜述
2.4 信息技術對知識工作生產率的影響
2.5 文獻評述
2.6 小結
第三章 知識工作的識別與分解
3.1 知識工作的界定准則——工作過程的程序性和規范必
3.2 知識工作的識別與分解
3.3 研究方法的設計與分析過程
3.4 小結
第四章 知識工作的結構分析及模型表征
4.1 知識工作的研究現狀
4.2 知識工作的結構模型
4.3 知識工作的結構熵
4.4 知識工作結構熵的實例
4.5 小結
第五章 知識工作的結構特征對其生產率的作用機制
5.1 知識工作生產率的維度
5.2 知識工作的結構化過程對生產率的作用
5.3 軟件系統及其演化對知識工作結構化及其生產率的作用
5.4 網絡對知識工作及其生產率的作用
5.5 小結
第六章 基於結構化過程的知識工作生產率實證研究
6.1 假設關系的構建
6.2 問卷的設計
6.3 研究樣本與資料收集
6.4 數據分析與模型驗證
6.5 小結
第七章 研究總結與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結論
7.2 研究結論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7.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附錄
1 企業訪談提綱
2 知識工作生產率研究調查問卷
3 樣本的崗位知識含量計算匯總表
4 知識工作識別與分解研究中的樹節點匯總表
5 觀測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6 訪談原始資料整理
參考文獻
後記
 

正值我主持的知識工作生產率研究的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已經完成並開始後續研究的時候,楊丹以碩博連讀的身份,開始攻讀博士學位(2004年),成為我的博士生。她和上一屆的博士生劉廣分別以這一領域的不同研究內容作為博士論文的選題,並同時獲得了上海市科委博士創新基金的資助。我們師生三人組成研究團隊,在前一個基金委項目成果的基礎上對這一被德魯克稱為「21世紀管理最大挑戰」的課題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三年後我又獲准了第二個基金委項目。楊丹的這部著作便是她在參與這兩個項目過程中作出的主要成果的總結,項目團隊所作的系統性理論分析則為本書的完成奠定r扎實的根基。

盡管知識工作及知識工作者的概念早在20世紀50年代已經提出,並認為其生產率將是一個國家競爭優勢的長期決定因素,但是當我們開始第一個基金項目研究時(2002年),國內外文獻所積累的成果十分零散,缺乏對其規律的系統研究,更缺乏學術研究規范所要求的證明,絕大部分都停留在對表象的描述上。所以,這一領域的研究正如德魯克的斷言:人們對於知識工作規律的認識,2000年的狀況如同泰勒科學管理開創時代對於體力工作的認識狀況,處於十分朦朧的階段。我們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起步的。在近10年的探索過程中,我和我的研究生團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形成了探索知識工作生產率規律的一種較明確的技術路線。如:工作中知識含量的概念,以此為基礎對知識工作進行了界定並給出了一種知識含量的測定方法;同時提出了以工作中的程序和標准規范為核心的知識工作結構模型,給出了一種知識工作中部分內容實現結構化的工具,即結構樹,論證了對於高端知識工作過度結構化將妨礙創新,從而影響生產率。這些理論成果在一些典型的知識工作崗位上進行了實際應用並取得了初步成效,楊丹在其中關於知識工作的結構熵模型、生產率的度量以及信息技術對知識j二作結構化及其生產率的作用等方面作了較為系統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上述一系列成果,在楊丹這部著作中得到比較系統、完整的體現。

楊丹在著作中采用了豐富多樣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對知識工作生產率領域中的上述諸多理論問題進行了嚴謹的論證。例如,她選取典型的知識工作崗位為研究對象進行深度訪談,對訪談記錄運用質性分析方法,提取關鍵變量,進而形成問卷,通過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實證了一系列理論假設和再創新。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她設計的問卷量表對於揭示知識工作規律以及對生產率作用機理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這部著作的最大特點是論證的嚴謹性,使得理論成果獲得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如果沒有她辛勤踏實的工作,那麽所有的理論闡述就會由於缺乏實證而顯得蒼白無力。我作為她的導師很慶幸遇到這樣的博士生,欣賞她的悟性和求實的科學素養!

在完成基金項目的初期,我曾出訪加拿大和美國的許多商學院,但未曾發現專門以知識工作這~命題進行研究的學者,說明由於各種原因,很少有學者問津這一領域。但是,現在這一情況似乎正在改變。近期我們查到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篇博士論文和發表的論文(Yuri W.R.R.2006,2008),以及發表在英國的學術雜志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SSCI)的一篇論文(Jalil.H. D.2011)均以知識工作為明確的研究對象。他們的研究內容主要是討論知識工作中的知識密度和溝通密度問題,相當於我們成果中的知識含量的概念。與這些國外的最新成果相比,楊丹這部著作在揭示知識工作生產率規律的深度和系統性方面,可以自信地說並不比他們落後,甚至比他們更超前。當然,這部著作中所總結的成果可能會存在不少缺陷和瑕疵,有待繼續完善。我們希望同行對這些成果進行批評,並期望通過學術爭論使這一領域的研究繼續深化。

還應該提到的是,楊丹在這部著作中探討的知識工作結構分解的相關概念和思路可以推廣到服務工作生產率問題中,項目組成員劉廣因此獲得了兩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的資助。說明我們的研究所得到的一些基礎理論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適價值。

我們已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泰勒的科學管理揭示了體力工作的規律,從而對勞動生產率作出了重大貢獻,對十知識工作生產率規律的探索必將對人類社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但足這一探索剛剛在起步,最終揭開這一「生產率之謎」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我作為楊丹的導師,希望她的這部著作問世能在這一探索的長河中激起幾朵浪花,贏得學術界和管理實踐者的關注和批評,更希望引起青年學者的興趣,共同努力,為這一影響我國國家競爭優勢的基礎性因素作出貢獻。

戴昌鈞於東華大學旭日樓
2011年4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