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政治》的再版給了我一個對書中個別問題所提質疑予以回應的機會。當然,我們面前這部曾引發相當討論和爭議的作品,並未視為一部論證嚴密的作品,而是求得更嚴謹研究成果這個終極過程中的一步。故此,有必要來修正其概念中的一些瑕疵。接下來的,將是對質疑者所言的松散分析框架問題予以更為精確的分析性闡釋。在這些闡釋中,將包含現代化這個術語的使用情況、模式的分析現狀——尤其是演繹類型還是理想類型的區分,最後還有獨立變量的模糊問題。我將逐一予以簡析。
書中使用的“現代化”這個概念,其含義相當簡明。通過“現代化”這個概念,我意指的是,在工業化中功能性地連接和組織起來的角色,擴展于工業基礎設施匱乏的體系中。據此,我們可以通過評估現代化進程中角色的擴增來比較不同社會的現代化程度。其任務就是評價因缺乏(角色)整合而引發的政治問題。對這種缺乏整合所致的政治和行政後果的描述,使我未能突出這個中心點。我意欲描述的東西反而以界定性的、精確性的面貌出現。這至少可以答復部分質疑了吧。
第二個質疑是模式的分析狀態。該疑問並非來自于不正確的概念化,而是來自于模式的解釋和應用之間的差異。書中所列舉的類型導源于建立在規範、結構和行為維度之上的廣義選擇理論,是假設性的。最初的兩個變量,即規範、結構變量,是獨立變量;行為變量是依附變量。這些規範和結構變量,被適用于包含政治選擇及由此決定的可能的政治行為邊界的政治體系中。讀者這下可能就清楚了,我們並非是在通常意義上對待一種理想類型,換言之,我們是經驗地建基于從具體的單位樣本中概括出來的一般性特征之上。然而,書中所言的分析模式是以一種理想類型的方式應用的。把真實的體系(或具體的單元)與這些模型相比較,就可以此來辨析被經驗性地查證的體系趨向的假設。
這些一般性的公式化表述,不應與直接應用于比較中的這組獨立變量和依附變量相混同。雖然我們的最終問題關注的是選擇理論背景下政治體系所決定的行為,但問題仍然是︰政治體系如何變遷?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組與之不同且更具操作性的獨立變量和依附變量。這里姑且不進入哲學和經驗性問題領域,我只是簡言之︰是強制和信息之間的關系影響著政治體系類型的變遷。如果我是在今天寫作本書的話,強制一信息假設將在分析中佔據中心位置。我將重新構建政治體系,以便于強制和信息成為獨立變量、結構變量成為干預變量、行為變量成為依附變量。
與“現代化的政治”課題組同事的商討一如與這里和國外大學同行那樣,讓我受益匪淺。商討的結果,使我的一些觀點已經有了實質性變更,對此,我將在下一部著作-《一種政治結構理論》——中更充分地予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