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曲星主編的《後危機時期國際格局演變與中國的和平發展環境》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10年國際形勢研討會”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不乏國內著名學者和資深外交官對國際問題與中國外交的精闢論述。
《後危機時期國際格局演變與中國的和平發展環境》以論文集的形式編輯出版,共收入論文四十一篇,分為總論、國際格局演變與國際形勢、中國和平發展環境的新變化、中國外交與國際問題專論五個部分,每部分都有重頭文章壓陣,對“後危機時期國際格局演變與中國的和平發展環境”這一主題作了很好的闡釋。
目錄
序言
總論
當前國際格局的演變和我國外交工作
復雜的國際形勢與活躍的中國外交
國際格局演變與國際新形勢
淺析奧巴馬政府的全球戰略調整
《里斯本條約》後的歐盟對外戰略及對華關系
世界經濟在高風險中步人擴張之途
我國經濟面臨的國際形勢
2010年國際安全形勢總體評估
簡論阿富汗問題的前景
中東國家“向東看”傾向日益鮮明
俄美關系依然面臨諸多考驗
美俄核裁軍新條約與“無核世界”神話
奧巴馬政府新亞洲地緣戰略評估
菅直人內閣對外政策調整及其原因
曲折動蕩的一年
中國和平發展環境的新變化
重大轉折與嚴峻挑戰——後金融危機時期中國國際環境的變化及其戰略應對
中國崛起的國際環境變化及應對思考
貨幣戰爭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美國—東盟關系的新變化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中亞地緣政治格局與上海合作組織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未來十年中亞地區安全的熱點與走勢分析
俄美在中亞“大博弈”的攻守逆轉及地緣政治走向
美國的東亞戰略與對華戰略
東亞區域合作的新發展及其前景
亞太地區合作的新進展和我國面臨的新挑戰
中國外交
中國的國際定位問題與“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戰略思想
發展中國家地位與作用再認識
構建中國公共外交理論的思考
後危機時期的中美關系
中美關系與中國融入國際體系
釣魚島撞船事件與中日關系
中國多邊外交呈現恢宏局面
國際問題專論
國際金融危機與泡沫經濟學
美國推進“全球網絡自由”的策略及影響
奧巴馬政府二十國集團政策評析
美國調整對巴基斯坦的援助政策及其影響
簡議當前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和做法
北約與俄羅斯進行反導合作的意圖及前景
伊朗政局蘊藏危機
中阿文化交流現狀與前瞻
應對氣候變化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總論
當前國際格局的演變和我國外交工作
復雜的國際形勢與活躍的中國外交
國際格局演變與國際新形勢
淺析奧巴馬政府的全球戰略調整
《里斯本條約》後的歐盟對外戰略及對華關系
世界經濟在高風險中步人擴張之途
我國經濟面臨的國際形勢
2010年國際安全形勢總體評估
簡論阿富汗問題的前景
中東國家“向東看”傾向日益鮮明
俄美關系依然面臨諸多考驗
美俄核裁軍新條約與“無核世界”神話
奧巴馬政府新亞洲地緣戰略評估
菅直人內閣對外政策調整及其原因
曲折動蕩的一年
中國和平發展環境的新變化
重大轉折與嚴峻挑戰——後金融危機時期中國國際環境的變化及其戰略應對
中國崛起的國際環境變化及應對思考
貨幣戰爭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美國—東盟關系的新變化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中亞地緣政治格局與上海合作組織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未來十年中亞地區安全的熱點與走勢分析
俄美在中亞“大博弈”的攻守逆轉及地緣政治走向
美國的東亞戰略與對華戰略
東亞區域合作的新發展及其前景
亞太地區合作的新進展和我國面臨的新挑戰
中國外交
中國的國際定位問題與“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戰略思想
發展中國家地位與作用再認識
構建中國公共外交理論的思考
後危機時期的中美關系
中美關系與中國融入國際體系
釣魚島撞船事件與中日關系
中國多邊外交呈現恢宏局面
國際問題專論
國際金融危機與泡沫經濟學
美國推進“全球網絡自由”的策略及影響
奧巴馬政府二十國集團政策評析
美國調整對巴基斯坦的援助政策及其影響
簡議當前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和做法
北約與俄羅斯進行反導合作的意圖及前景
伊朗政局蘊藏危機
中阿文化交流現狀與前瞻
應對氣候變化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序
2010年11月20日-21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在北京聯合舉辦了2010年的年終國際形勢研討會。外交部長楊潔 在會議開幕式上作了《當前國際格局的演變和我國外交工作》的主旨發言,國務委員戴秉國出席研討會閉幕式,並結合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新特點,就怎樣做好形勢研究及政策建議工作,與各位專家學者進行了語重心長的座談。中央外辦副主任裘援平博士出席了會議。外交部政策研究司蔡潤副司長出席會議,並就當前國際形勢向國際問題研究界提出的新課題發表了重要見解。
本屆研討會以《後危機時期國際格局演變和中國的和平發展環境》為主題,來自全國10個省市自治區、12個國家部委、37個學術機構的15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議圍繞國際格局演變、世界經濟復蘇、國際政治潮流、大國戰略調整、地區熱點走向、中國外交理論與政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和坦誠的交流。
每年歲末年初之際,京城的國際問題研究界總要舉行各種各樣的年終形勢研討會,這些研討會對于總結一年的形勢發展情況、預測來年的形勢走向、向政府主管部門提供政策建議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舉辦的年終形勢研討會至少有這樣一些亮點︰
一是歷史悠久,這個研討會最早起源于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年終形勢研討會,至今已連續舉辦22屆,成為國際問題研究界每年年終的學術和政策盛會;
二是領導重視,每年年會,國務院主管領導或外交部領導都親臨會場,發表對當年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的權威看法,對專家學者的研究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是出席會議的高水平學者多,每年年會不僅在京的知名學者踴躍參加,而且許多權威學者專程從外地應邀與會,形成了全國範圍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台;
四是與外交實踐結合緊密,參加研討的除研究人員外,還有許多資深駐外大使和外交部等部委的現職司處領導,資深大使以其豐富的歷史積澱為今天的外交工作建言獻策,現職司處領導則從專家學者和退休大使的精闢論述中獲取政策靈感,並直接應用于其所主管的業務;
五是研討會論文必結集成書,每年研討會後,會議主辦方一方面向主管部門呈報政策建議供決策部門參考,同時將會議成果中適于公開發表的部分結集成書,並以中英文版本推出,以促進國內國際問題研究界及中外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
2010年的會議收到學術論文41篇,現結集出版以饗讀者。在會議文集出版之際,我們再次對撥冗出席會議的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提供論文的各位作者表示誠摯的敬意。
在會議主辦及本書構思、征稿、編輯、校對的過程中,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劉友法副所長、國際戰略研究部主任董漫遠研究員、副主任陳須隆副研究員、李青燕助理研究員,以及負責本書出版的時事出版社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們在此並致謝意。
本屆研討會以《後危機時期國際格局演變和中國的和平發展環境》為主題,來自全國10個省市自治區、12個國家部委、37個學術機構的15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議圍繞國際格局演變、世界經濟復蘇、國際政治潮流、大國戰略調整、地區熱點走向、中國外交理論與政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和坦誠的交流。
每年歲末年初之際,京城的國際問題研究界總要舉行各種各樣的年終形勢研討會,這些研討會對于總結一年的形勢發展情況、預測來年的形勢走向、向政府主管部門提供政策建議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舉辦的年終形勢研討會至少有這樣一些亮點︰
一是歷史悠久,這個研討會最早起源于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年終形勢研討會,至今已連續舉辦22屆,成為國際問題研究界每年年終的學術和政策盛會;
二是領導重視,每年年會,國務院主管領導或外交部領導都親臨會場,發表對當年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的權威看法,對專家學者的研究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是出席會議的高水平學者多,每年年會不僅在京的知名學者踴躍參加,而且許多權威學者專程從外地應邀與會,形成了全國範圍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台;
四是與外交實踐結合緊密,參加研討的除研究人員外,還有許多資深駐外大使和外交部等部委的現職司處領導,資深大使以其豐富的歷史積澱為今天的外交工作建言獻策,現職司處領導則從專家學者和退休大使的精闢論述中獲取政策靈感,並直接應用于其所主管的業務;
五是研討會論文必結集成書,每年研討會後,會議主辦方一方面向主管部門呈報政策建議供決策部門參考,同時將會議成果中適于公開發表的部分結集成書,並以中英文版本推出,以促進國內國際問題研究界及中外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
2010年的會議收到學術論文41篇,現結集出版以饗讀者。在會議文集出版之際,我們再次對撥冗出席會議的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提供論文的各位作者表示誠摯的敬意。
在會議主辦及本書構思、征稿、編輯、校對的過程中,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劉友法副所長、國際戰略研究部主任董漫遠研究員、副主任陳須隆副研究員、李青燕助理研究員,以及負責本書出版的時事出版社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們在此並致謝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