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為中學生度身定制的、拓展型與研究型相結合的歷史課程教材。全書分為五單元十四課,各章節的學習內容大體包括“基本知識”“實踐運用”“案例研究”三個部分。其中,“基本知識”主要由教師講解,是學生完成本課程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實踐運用”主要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教師的指導性主要體現為史料的準備、問題的設置等)運用“基本知識”解決問題;“案例研究”主要由學生個體或小組運用在“實踐運用”中積累的方法與策略獨立自主完成案例(學生的獨立性體現在獨立完成相關史料的搜集、甄別、分析,甚至包括案例主題的確定),形成研究報告,交流成果。
本教材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更全面、系統地了解史料的基本內涵和主要類別;轉變學習方式,掌握歷史學習的中心思想概念及史料辨析的基本技能,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學會學習歷史,認識歷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升道德修養。
目錄
第一單元 歷史的來歷
第1課 “歷”與“史”
第2課 語音與歷史
第3課 圖像與歷史
第4課 文字與歷史
第二單元 史料
第5課 史料的類型
第6課 史料的獲取
第7課 歷史信息
第三單元 口傳史料
第8課 傳說中的歷史
第9課 回憶中的歷史
第四單元 實物史料
第10課 遺跡遺物中的歷史
第11課 圖像中的歷史
第五單元 文獻史料
第12課 官家記載與私家記載
第13課 有意記載與無意記載
第14課 “自我”記載與“他者”記載
第1課 “歷”與“史”
第2課 語音與歷史
第3課 圖像與歷史
第4課 文字與歷史
第二單元 史料
第5課 史料的類型
第6課 史料的獲取
第7課 歷史信息
第三單元 口傳史料
第8課 傳說中的歷史
第9課 回憶中的歷史
第四單元 實物史料
第10課 遺跡遺物中的歷史
第11課 圖像中的歷史
第五單元 文獻史料
第12課 官家記載與私家記載
第13課 有意記載與無意記載
第14課 “自我”記載與“他者”記載
序
歷史講述過去發生的事情,其自然進程本身已隨時間遠去而無法再現,時間性(既往性)無疑是歷史知識區別于其他學科知識的最重要特質之一。為尋求“歷史”的真相,了解客觀存在的過去,後人只能藉助于過去所遺留的不同形態的資料.即史料這一間接“中介”。史料之于史學(歷史),猶如磚瓦之于房屋,無磚瓦即無房屋;然正如從磚瓦到房屋,其間須經一系列復雜勞動,從史料到史學(歷史),亦不免一系列分析、綜合與批判,歷史實際是據史料提供之證據建構的關于過去人與事的論說。
本課程即以史料為載體,在幫助學生更全面、系統地了解史料基本內涵與主要類別的基礎上,轉變學生的歷史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歷史學習的中心思想概念及史料辨析的基本技能,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學會學習歷史、認識歷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升道德修養。在具體教學目標方面,分別對應
本課程供高二年級學生第二學期使用,每周1課時,共18課時。各單元的學習內容基本包括“基本知識”(主要由教師講解,是學生完成本課程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實踐運用”(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基本知識”解決問題)、“案例研究”(學生個體或小組運用在“實踐運用”中積累的方法與策略獨立自主完成案例,形成研究報告,交流成果)三個部分。
本課程涉及較多歷史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並涉及較多相關學科知識,如考古學、圖像學、符號學、心理學等,教師需大量、廣泛閱讀。本課程在史料的“量”與史料的“質”兩方面都有較高要求,教師平時需注意史料的收集與篩選,即時了解史學發展動態。教學內容上,可根據學生的實際經驗與認知水平,以及當前教育形勢即時加以調整,適當補充或刪減。教學設計上,可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及教學對象,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問題的設置應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純理論”或“大而廣”這類使學生“無從下手”的問題。學習方式上,應正確處理接受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
王長芬
本課程即以史料為載體,在幫助學生更全面、系統地了解史料基本內涵與主要類別的基礎上,轉變學生的歷史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歷史學習的中心思想概念及史料辨析的基本技能,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學會學習歷史、認識歷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升道德修養。在具體教學目標方面,分別對應
本課程供高二年級學生第二學期使用,每周1課時,共18課時。各單元的學習內容基本包括“基本知識”(主要由教師講解,是學生完成本課程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實踐運用”(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基本知識”解決問題)、“案例研究”(學生個體或小組運用在“實踐運用”中積累的方法與策略獨立自主完成案例,形成研究報告,交流成果)三個部分。
本課程涉及較多歷史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並涉及較多相關學科知識,如考古學、圖像學、符號學、心理學等,教師需大量、廣泛閱讀。本課程在史料的“量”與史料的“質”兩方面都有較高要求,教師平時需注意史料的收集與篩選,即時了解史學發展動態。教學內容上,可根據學生的實際經驗與認知水平,以及當前教育形勢即時加以調整,適當補充或刪減。教學設計上,可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及教學對象,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問題的設置應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純理論”或“大而廣”這類使學生“無從下手”的問題。學習方式上,應正確處理接受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
王長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8折$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