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力拳術是中國武林百花園中的一個風格獨特的拳種,是留傳在晉商故里山西省晉中地區的一個稀有地方拳術。它對人們的養生與技擊有著特殊的功效和作用。
本書是《國術叢書》之一,是關于介紹弓力拳的專著,共分為弓力拳、武術概論兩章內容。
目錄
第一章 弓力拳
第一節 弓力拳淵源
第二節 基本理論和特點
第三節 基本套路
第四節 動作圖解
一、上架子
二、中架子
第二章 武術概論
論技擊
武術中的四擊八法十二型之說
武術中的四肢八角十三擊的用法
習武者必備膽力功夫
弓力技擊原則
弓力勁力應用簡介
一力五勁的發放
弓力拳理和技擊
二十字的散打竅訣
分筋與點穴
點穴養身
武術中的步法
武術中的腿法
武術中眼觀六路耳听八方
武術中的呼吸作用
武術與七情
附錄
弓力拳下架
第一節 弓力拳淵源
第二節 基本理論和特點
第三節 基本套路
第四節 動作圖解
一、上架子
二、中架子
第二章 武術概論
論技擊
武術中的四擊八法十二型之說
武術中的四肢八角十三擊的用法
習武者必備膽力功夫
弓力技擊原則
弓力勁力應用簡介
一力五勁的發放
弓力拳理和技擊
二十字的散打竅訣
分筋與點穴
點穴養身
武術中的步法
武術中的腿法
武術中眼觀六路耳听八方
武術中的呼吸作用
武術與七情
附錄
弓力拳下架
序
弓力拳術是中國武林百花園中的一個風格獨特的拳種,是留傳在晉商故里山西省晉中地區的一個稀有地方拳術。它對人布l的養生與技擊有著特殊的功效和作用。
弓力拳術自創拳以來,伴隨著晉商在清末至民初之時,是較為輝煌的時期。而拳種的振興代表人物首推安晉源、李佔文、賀兆泰、趙光第等人,由于他們的傳承和貢獻,使這一新拳種在近百年中逐步被武林中人所知曉。它的集大成者是山西省榆次東陽村人安晉源先生。安晉源先生于晉商輝煌階段在河北省張家口開設有“三合鏢局”,為商旅保駕護航,培養出了許多弟子,使弓力拳術留傳于當地和他的家鄉一帶。考民國年間《榆次縣志‧人物者》中,最早記錄弓力拳前賢安晉源先生一章中有以下記載︰ “安晉源(1857—1924)乳名頂世,榆次東陽鎮人。自幼隨父位張家口,初隨本鎮趙大賡習小紅拳以及起高封筋點穴等法,後至張北開設三合鏢局任鏢師,護鏢往來張北三晉,無盜匪敢犯。進而,晉源又向山東拳師兼習功力拳,不久精熟,善使七節鋼鞭,在張家口一帶頗有聲望,前後授徒三百余人。”這是山西榆次目前發現記載安晉源先生與弓力拳(功力拳)較早的文獻資料。余另又查閱民國年間山西太原名賢馬力伯先生在《晉陽日報》三十周年紀念冊上所著《三十年來山西之國術》文章的內容中,有時關子弓力拳術片語只言的以下文字記載︰ “此外如榆次所傳張興之弓力”。 “此夕卜如榆次東陽鎮之安晉源、李佔文、賀兆泰(渾名聾四,因年老耳聾之故)等所傳之弓力拳”。這些稀有少見能夠記錄弓力拳術的文獻資料,尤顯得十分珍貴。
民國年間,趙光第先生(1886—1973)字耀庭,山西榆次東陽村人,為發展弓力拳術曾先後兩次參加山西國術考試;一次代表山西參加1933年南京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國術考試的比賽,均獲得好的成績,使弓力拳更為武術界所熟知。弓力拳術的發展與其拳理拳法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建立,據現有資料可考,應歸功于趙光第先生。他對弓力拳術做了進一步的論述和整理,並留下許多親自整理弓力拳術方面的論著和心得體會筆記,惜之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抄家,很大一部分資料丟失散盡。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們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國家重視對武術的挖掘整理工作。趙光第先生的兒子趙雲武,應山西省體育局之邀,參加了山西省武術挖掘整理工作,對所繼承的家傳弓力拳術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介紹弓力拳術拳史、拳理、拳法的文字資料,也成為近些年來許多習練弓力拳術愛好者爭相參考的資料。多年以來,趙雲武先生身體力行,積極為宣傳發展弓力拳術不惜遺力,參與各種武術的表演與比賽活動,1985年,曾代表山西省參加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其弓力拳表演獲得金牌獎。
……
弓力拳術自創拳以來,伴隨著晉商在清末至民初之時,是較為輝煌的時期。而拳種的振興代表人物首推安晉源、李佔文、賀兆泰、趙光第等人,由于他們的傳承和貢獻,使這一新拳種在近百年中逐步被武林中人所知曉。它的集大成者是山西省榆次東陽村人安晉源先生。安晉源先生于晉商輝煌階段在河北省張家口開設有“三合鏢局”,為商旅保駕護航,培養出了許多弟子,使弓力拳術留傳于當地和他的家鄉一帶。考民國年間《榆次縣志‧人物者》中,最早記錄弓力拳前賢安晉源先生一章中有以下記載︰ “安晉源(1857—1924)乳名頂世,榆次東陽鎮人。自幼隨父位張家口,初隨本鎮趙大賡習小紅拳以及起高封筋點穴等法,後至張北開設三合鏢局任鏢師,護鏢往來張北三晉,無盜匪敢犯。進而,晉源又向山東拳師兼習功力拳,不久精熟,善使七節鋼鞭,在張家口一帶頗有聲望,前後授徒三百余人。”這是山西榆次目前發現記載安晉源先生與弓力拳(功力拳)較早的文獻資料。余另又查閱民國年間山西太原名賢馬力伯先生在《晉陽日報》三十周年紀念冊上所著《三十年來山西之國術》文章的內容中,有時關子弓力拳術片語只言的以下文字記載︰ “此外如榆次所傳張興之弓力”。 “此夕卜如榆次東陽鎮之安晉源、李佔文、賀兆泰(渾名聾四,因年老耳聾之故)等所傳之弓力拳”。這些稀有少見能夠記錄弓力拳術的文獻資料,尤顯得十分珍貴。
民國年間,趙光第先生(1886—1973)字耀庭,山西榆次東陽村人,為發展弓力拳術曾先後兩次參加山西國術考試;一次代表山西參加1933年南京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國術考試的比賽,均獲得好的成績,使弓力拳更為武術界所熟知。弓力拳術的發展與其拳理拳法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建立,據現有資料可考,應歸功于趙光第先生。他對弓力拳術做了進一步的論述和整理,並留下許多親自整理弓力拳術方面的論著和心得體會筆記,惜之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抄家,很大一部分資料丟失散盡。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們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國家重視對武術的挖掘整理工作。趙光第先生的兒子趙雲武,應山西省體育局之邀,參加了山西省武術挖掘整理工作,對所繼承的家傳弓力拳術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介紹弓力拳術拳史、拳理、拳法的文字資料,也成為近些年來許多習練弓力拳術愛好者爭相參考的資料。多年以來,趙雲武先生身體力行,積極為宣傳發展弓力拳術不惜遺力,參與各種武術的表演與比賽活動,1985年,曾代表山西省參加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其弓力拳表演獲得金牌獎。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