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灰世家︰陳一甫、陳範有父子求索實業救國之路

洋灰世家︰陳一甫、陳範有父子求索實業救國之路
定價:240
NT $ 72
  • 作者:吳熙祥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095833
  • ISBN13:9787208095830
  • 裝訂:平裝 / 33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著名民族企業、天津民族資本的代表“啟新洋灰有限公司”和創始人陳氏父子(被稱為“洋灰陳”)的傳記作品。陳一甫是清末民初中國北方實業界的重要成員,陳範有子承父業,馳騁水泥實業沙場,卓有成效,1938年,在南京挽救了3萬多同胞,免遭日寇屠殺。他們經歷過太多的辛酸與磨難,事跡感人。


吳熙祥,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散文家協會理事。作品散見《詩刊》、《青春》、《安徽文學》、《詩歌月刊》、《小小說月刊》、《民間對聯故事》、《江淮文史》、《志苑》及《中國審計報》、《中華合作時報》、《安徽日報》、《江淮時報》、《新安晚報》、《揚子晚報》、《武漢晨報》、《江淮晨報》等媒體;著有《生態石台》、《石台楹聯集錦》。曾任安徽省石台縣財政局局長、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縣政府副縣長,現任池州市審計局副局長。
 

目錄

序一 袁恩楨
序二 陳克儉
引言
第一章 蔭生入仕
出身賢達 兄長為父 置身宦海 邂逅知音
第二章 投身實業
非振興實業不為功 “周止庵總長初管銀元局、工藝局佐先生為重” 赴日本考察實業、幣制 出任北洋勸業鐵廠坐辦
第三章 極力輔佐
洋務運動催生中國第一家水泥廠 英人騙佔 艱難的回歸之路 “白手”起家 集股商辦 “啟新”的由來 京師水廠查賬員
第四章 “洋灰陳”由此叫開
天津總事務所 屢次蒙恩受獎 成為啟新第五大股東 天津有個“洋灰陳” 每年必做的一件事 實業軍師
第五章 創辦崇實學堂
天津崇實校董會的成立 興辦新式教育 千方百計募集辦學資金 掀起革命浪潮 與“七政”和新四軍相處的日子 成為皖南一帶頗富名氣的學校 兩座崇實中學
第六章 聯合之路
龍華崛起 “馬”“象”言和 龍潭驚夢 三企聯營重創日商
第七章 權力之爭
周學熙的家長作風 袁克趁大鬧董事會 專董問政 河南系的興起 派系之爭 抬李抑陳 二十六年磨一劍 被迫離開啟新
第八章 執掌灤礦公司
深礦公司的創立 出任礦地公司坐辦 以灤抵“開”、收“開” 遭遇惡性擠壓 “開”“灤”聯合 問鼎開灤 赴英與開平商洽
第九章 性勤儉而好施與
參與創辦安徽會館 創辦天津保嬰會 復開北京義園和創辦天津石埭會館 造福桑樟 設立慈善公益基金 成由勤儉 愛恨分明
第十章 北洋俊才
早期教育 就讀南開 與周恩來成為摯友 力主北洋大學讀書 抱實業救國之念一致,遂成金蘭之交 同張太雷一起給群眾演講 設法赴美留學 實業姻緣
第十一章 國中巨工
建橋動議 橋址之爭 建言獻策 動員捐資 掛帥督造 功成名就
第十二章 進入啟新
一次偶然的變故 啟新來了位土木工程師 到英租界蓋最好的房子 不準參與政治
第十三章 子承父業
專家治廠 參與組織甲戌社 出任灤礦副主任董事和開灤議董 建造啟新8號窯 與日偽統治下的“推進機關”間的數量 力挺周叔韜 打擊河南系
第十四章 好事多磨
天子腳下焉能動土? 提倡實業特準設廠 積極參股以勵其成 緊鑼密鼓盡快投產
第十五章 南京最大的難民營
未雨綢繆 實施“以夷制夷”方略 另一條戰線 地獄里的天堂 正義的力量 歷史不會忘記
第十六章 寧為玉碎
屢拒合作 忍辱斡旋 托“鬼”看病 退求其次 終遭拆機 民族實業慘遭洗劫
第十七章 滿目瘡痍
論功行賞 申請發回被劫機器 南運計劃的天折 另闢蹊徑 組織暫時以愈小愈為相宜 上海人太精明 成立水泥托拉斯 構築龐大的關系網的一張“王牌” 力保久安 設法維持江南股價的 挫敗偽造江南股據案 極佩之至 最為困難的一次增資
第十八章 柳暗花明
欲哭無淚 “愧”對家人 不速之客 上書周恩來總理 東方水泥廠之冠 共產黨的摯友
第十九章 青史留芳
新中國第一場大規模運動 違心的坦白書 壓在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這樣匆匆離去 位卑未敢忘憂國 可惜!可惜! 子女眼中的慈父 最後的絕唱
尾聲︰“洋灰陳”與“南張北周”的淵源
“洋灰陳”與“北周”三代世交 “洋灰陳”與“南張”的姻親關系
附一︰陳一甫大事年表 陳範有大事年表
附二︰
後記
 

老友陳克儉命我為《洋灰世家》-書寫序,大概是因為我長期在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工作,並有擔任該所所長的一段經歷。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以研究中國民族工商業史為一大專長,無論是“文革”前的五六十年代,還是在改革開放後,所出版的恆豐、大隆、申新、永安、江南以及榮家集團等研究著作,都蜚聲海內外。由于研究所地處上海,上海也是民族企業家的搖籃,所以一般是以研究集聚在上海的那批民族企業為限。

看到《洋灰世家》書稿,難免憶起我在20世紀50年代初讀過的一本蘇聯文學名著《士敏土》,作者的名字忘了。洋灰、士敏土、細密土等,都是水泥的譯名與不司叫法。作者之所以以“士敏土”命名該書,不僅因劈水泥是工業化的基本元素,更是由于凝固後的水泥的無比堅實的個性。從《士敏土》到
《洋灰世家》的主角,是“啟新洋灰有限公司”和陳一甫、陳範有父子,是天津民族資本的代表。在20世紀上半葉,天津與上海是中國民族資本最集聚的兩大地區。本書有助于拓展我們的研究視野。

發端于19世紀中葉以後的洋務運動,是涌動民族資本發展的搖籃。上海社會科學院原院長黃逸峰對此做出過開拓性的研究,提出洋務運動的積極意義之一就是啟動了中國民族資本的發展。《洋灰世家》一書對此論是有力的印證。

“啟新洋灰”的創始人周學熙、陳一甫等人,都是屬于洋務運動中北洋系的人物。啟新洋灰的前身唐山細綿土廠,即中國第一家水泥廠,就是在洋務運動主將李鴻章的直接授意下建起的。民族資本企業與洋務運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可以說是在洋務運動的羽翼下發展成長的。當時的京、津、唐地區,由于位處中樞,必然成為洋務運動的重鎮,並也推動著民族資本的巨大發展。從
從《洋灰世家》中,可以看到中國民族資本從業的艱難︰洋務派對他們既有提攜,也有制約;既要引進與利用外國的先進技術,更要面臨外資企業的激烈競爭;既要取得國民黨一些高官的支持,更多的是來自舊政府的壓榨;更可悲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原以為民族資本可以大展身手,為貧窮落後祖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卻由于不斷的左傾干擾,使我國的民族資本過早夭折,也使我們的主人公陳範有不幸離開人間,這不能不是歷史之痛。

《洋灰世家》一書,挖掘的不僅是中國民族資本的創業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堅貞不屈的奮斗精神。

1935年以後,陳範有創辦江南水泥廠的一段歷史,更是驚心動魄。除了建廠時踫到的種種磨難,更是由于1937年12月日寇攻陷南京後所發生的大屠殺事件。在民族的這個危急關頭,江南廠利用國際關系的掩護與國際友人的支援,在那四圍血色恐怖的環境里硬是墾出一片綠洲,使廠房成為救援眾多難民的避難所。中國企業家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精神在這里表現得淋灕盡致。這也不能不是中國抗戰史,或者說是世界反法西斯史中的一段佳話。

《洋灰世家》以客觀而公正的筆觸,顯現了兩代“洋灰”入的面貌,也刻畫出當時的世態情貌。例如,為疏通各方關節,以大量名家書畫為禮;在增發公司股票過程中,卻踫到了假權證的充斥等。這些在今天也似曾相識的情況,究竟是中國國情中的一面呢,還是別的什麼,都頗能發人深思。

作者史筆直書,資料翔實,文字簡、練,寫出了一本中國民族資本創業與曲折發展的畫卷。

是為序。

袁恩楨
二○一○年一月
(作者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市經濟學會名譽會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