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英國新左派》充分體現了巴赫金所提出的“多語體性”特點。這部著作主要研究了1956年到1962年間第一代英國新左派的發展歷程,不過,其副標題“斯大林之後的英國知識分子”也顯示出其著力從國際政治局勢角度考量第一代新左派的獨特特點。這部著作除論述了斯圖亞特‧霍爾、愛德華‧湯普森(Edward
Thompson)與雷蒙‧威廉斯等重要人物在第一代英國新左派時期的觀點外,還分析了第一代英國新左派所涉及的政治經濟學、積極中立等重要理論問題。這些內容不但被置于英國50年代之後這一相對宏闊的社會語境,而且其與同時代英國的各種激進政治運動之間的關系也得到了充分論述。更為重要的是,這部著作還從冷戰這一重要的時代背景審視第一代英國新左派,指出了其與斯大林主義、歐洲大陸的馬克思主義之間的獨特關系。同時,本書作為歷史著作,努力以相對客觀的態度審視了第一代英國新左派的得失,在承認其在政治上處于邊緣地位的同時,也指出了這種“邊緣性”在20世紀下半葉的英國與世界的政治格局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最後,《第一代英國新左派》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即采取了獨特的歷史敘事策略。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歷史事實與歷史敘事之間存在著非常復雜的關系。盡管海登‧懷特(Hayden
White)提出的“歷史敘事的本質是虛構”的觀點遭到多數人的批評,但是歷史敘事確實不等同于歷史事實,而且存在著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如何敘述一段歷史與研究者本人所追求的目標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林春的《英國新左派》按照時間順序將新左派劃分為四個階段,簡要敘述了其從1956年到1977年的發展歷程。這種歷史敘事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是,這種歷史敘事卻很難展示敘述者對這段歷史的獨特理解與看法,限制了其歷史闡釋空間。丹尼斯‧德沃金的《文化馬克思主義在戰後英國》則采取了以問題為中心敘述歷史的辦法,不過從總體上來看,這一歷史敘事仍然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的。《第一代英國新左派》與它們完全不同,更符合克羅齊所說的“歷史”,而不是“編年史”的意義。這部著作在第一章簡單勾勒了第一代新左派的發展歷程之後,其余的章節則選擇了第一代新左派的關鍵人物與理論觀點展開論述,形成了以“綱”帶“目”、以“目”張“綱”的獨特敘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