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革命︰走向自我調節的性格結構

性革命︰走向自我調節的性格結構
定價:234
NT $ 204
 

內容簡介

在中國,封建主義的包辦婚姻並未根除,浸透著銅臭味的各種形式買賣婚姻還相當嚴重地存在著,不少人將婚姻變為交易,將兩性變為杯水,將愛情變為消費,人們確實還未完全獲得應有的性權利,還未充分享受到“寓于愛情中的自然的幸福”,在這種情況下,讀一下賴希的《性革命——走向自我調節的性格結構》是很有啟發的,也可以促使一些熱衷于“性放縱”的人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反思。
 

目錄

譯者序言
第四版(1949)序言
第三版(1945)序言
第二版(1936)序言
上篇 強制的性道德的失敗
第一章 性機制批判的臨床基礎
一、從道德主義原則到性機制原則
二、弗洛伊德文化理論中的一個矛盾
性壓抑與本能克制
本能滿足和克制
三、次級沖動和道德調節
四、性機制“道德”
第二章 性改革的失敗
第三章 強制性婚姻機構︰性生活矛盾的基礎
第四章 保守的性道德的影響
一、“客觀的、非政治的”科學
二、作為一切性改革的障礙的婚姻道德
海倫妮‧施特克爾
奧古斯特‧福雷爾
“性改革世界聯盟”的瓦解
三、性啟蒙的日暮途窮
第五章 作為教育設施的強制性家庭
一、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
二、三角結構
第六章 青春期問題
一、青春期的沖突
二、社會要求與性現實
工人階級的青年
上中層階級的青年
三、青年性交的醫學即非倫理學考慮
成熟期的禁欲
手淫
青少年性交
第七章 強制性婚姻和持久的性關系
一、持久的性關系
二、婚姻問題
婚姻的社會功能
婚姻制度的矛盾
下篇 蘇聯爭取”新生活”的斗爭
蘇聯的性反動
第八章 “消滅家庭”
第九章 性革命
一、進步的立法
二、來自工人的警告
第十章 性革命受阻
一、受阻的先決條件
二、說教,而不是理解與把握
三、性革命受阻的客觀原因
第十一章 反節育法和反同性戀法的廢除及隨後的恢復
一、節育
二、同性戀法的重新引進
第十二章 青年社團中性革命受阻
一、革命青年
二、青年社團
索羅金公社
蘇聯國家政治保安局為少年罪犯所設的“布爾什維”勞動公社
探索新生活方式的青年
家庭與公社之間無法解決的矛盾
三、心理結構上的必要先決條件
第十三章 兒童時期性行為的若干問題
一、建立一種集體的心理結構
二、幼兒心理結構的非權威性塑造
三、假革命的宗教教育
四、青少年犯罪新浪潮
第十四章 蘇聯爭取“新生活”的斗爭將有何結果
附錄︰評威廉‧賴希及其《性革命》
 

20年前,我在奧地利收集了本書第一部分的材料,並以《性成熟、節欲、婚姻道德》為名送交維也納明斯特出版社出版。在生物學領域,20年是不足掛齡的,但在20世紀這急風暴雨的20年中,人類卻受到了比以前幾個世紀更加巨人的折磨。我們可以說,20年中,人們用來解釋和說明他們的生活的所有概念都受到了懷疑並仍然不得其解。而在這些概念中崩潰得嘏為徹底的,是30年前還牢不可破地支配著人類的強制性的性道修。我們正在經歷著一場有關性生活的所有價值標準的真正變革。而其中受到最嚴重傷害的是那些有關嬰兒和青年的性問題的價值標準。

1928年,我在維出納創立了社會主義性咨詢和性研究學會,當初兒童和肯年的性權利被剝奪了。對家長們來說,容忍性的游戲是不可思議的,更不用說把這種表現看作自然、健康發展的組成部分了。只要腦海里出現青年們在自然的擁抱中會滿足他們對愛的需求這樣的一閃念,馬上會感到心驚膽戰。任何人只要稍稍提及這些權利也會受到攻擊。原來相互沖突的各類人群、各宗教派別的成員、社會主義者1共產主義者、心理學家漚生、心理分析學家等等,在反對保障兒童和青年的愛情生活這一點上,卻團結一致 許多奧地利人可能還能想起.在我的性衛生咨詢所里和心靈衛生促進會上,有些道學家和智者曾預言,人類將由于道德敗壞而淪落。因為我們為兒童和青年的自然的愛情生活權利而斗爭,不負責任地把“人間天堂”許諾給群眾的政治家們把我們從他們的機構中驅逐了出來。我們對生物學需求的純臨床保護的經驗表明,必須改變社會的整個經濟結構。建立青年公寓;確保家長、教育者和青年入生活安定;改變教育者的性格結構;批評一切其活動和存在都依賴于那些從性格學上講是孱弱者的政治運動;促使人類典在方面的自我滿足,並隨之促使整個人性的自我滿足;發展兒童的自我調節能力,以使他們最終成為獨立的成年人,所有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們都是一場人的生物構造方面的偉大革命的開端。

來自各方面的對這項社會衛生工作的巨大壓力迫使我決定動身去德國。1930年9月,我放棄�自己在維也納生氣勃勃的醫療實踐和心理分析的教學工作而來到柏林。此後我只有一次回到奧地利,那是1933年的4月。在這個短暫的逗留期間,在一次給維也納大學生大型聚會的演說中,我有機會概述了我對法西斯主義的某些看法。對于作為一個精神病學家和生物學家的我來說,德意志災難的淵源是人類大眾在生物學上的軟弱無能,他們被一小撮渴望權力的強盜所支配。在此時此刻,維也納學術界的年輕人能給我以理解,使我感激不已。但政治家們對我卻是不屑一顧的佔

自那時以來,人這種動物的生物學問題變得無限嚴重了。1949年3月的今天,在美國,我們的周圍到處爆發了嚴肅的斗爭,以認識幾十年來人類所經歷的那場生物學革命。在這一點上,為避免誤人歧途,我們不必談論細節。但有一個事實必須予以充分強調。

有些問題,在1920-1930年間的奧地利,談論它們是不可想象的,也是危險的,但在今天,在1949年的美國,已成了人們爭論的習以為常的話題。這個變化大概發生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的1946年。隨著報紙上主張兒童的性自我滿足是自然的文章愈益增多,這種變化也愈益明顯。包羅萬象的心靈衛生運動深入于美國的公眾意識之中。現在大家認識到,人類的未來取決于人類性格結構問題的解決。特別是,在以前的20年中,自我調節的概念已在兒童教育中相當流行了,而今天開始對一大批人有吸引力了。當然,這里,同在其他地方一樣,我們可以看到高高在上的性偽君子、政府的官僚和最壞的政治爬蟲,這些人一听到自我調節,就怒從心頭起。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心靈衛生運動和對兒童與青年的自然、生物學的性欲的肯定正在穩步前進。這是再也不能阻止的了。對生活的否定正確臨著對生活的肯定。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