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的基礎性分析

對世界的基礎性分析
定價:270
NT $ 235
  • 作者:文聘元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456965
  • ISBN13:9787807456964
  • 裝訂:平裝 / 33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對世界的基礎性分析》是《哲學——對世界的解釋》的第一卷。在《哲學——對世界的解釋》里,筆者試圖建立一個具有公共性的哲學體系。

就是不懂哲學史、不懂當今流行的哲學的人也可以讀懂它。本書是寫給所有人看的,您可以懂也可以不懂哲學史,但只要您希望以一種哲學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那麼,本書就能告訴您如何以一種哲學的方式去理解世界,並且構造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以哲學的方式認識、解釋世界的模式。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有關哲學的基本問題
一、為什麼會有哲學?
二、為什麼應該有哲學?
三、哲學存在的意義
四、哲學研究的對象
五、哲學研究一切事物,它的含義是什麼?
六、什麼是事物——事物是性質的集合
第二章 對本質的分析
一、什麼是本質?
1.對性質的分析
2.對“根本”的分析
二、本質有什麼特性?
1.本質具有必然性
2.本質具有多樣性
3.本質具有同一性
三、如何分析事物的本質?
1.如何詢問某個事物的本質?
2.如何回答某個事物的本質?
四、事物究竟有些什麼樣的本質?
五、為什麼本質是哲學研究的對象?哲學的本質與科學的共性有何不同?
六、什麼是哲學實際上的研究對象?
1.哲學中意的、喜歡研究的對象
2.特別地指給哲學要研究的對象
3.哲學必須研究的對象
七、哲學只研究事物的本質嗎?除了事物的本質外,哲學還研究事物的其他性質嗎?
八、對事物之本質的總結
第三章 事物之類
一、什麼是類?它有什麼特點?
1.廣義的類
2.狹義的類
二、什麼是分類的規則?有些什麼模式的分類法?
1.個人的類
2.組織或集團的類
3.自然形成的類
4.行業或學科的類
三、什麼是哲學的分類?它的標準又是什麼?
1.根據地域的哲學分類
2.根據時間的哲學分類
3.根據某位哲學家的思想特色或者某個思想流派的特色的哲學分類
4.綜合型的分類
四、如何對世界進行哲學分類?
1.什麼是“世界”?
2.對世界分類的第一個規則,即存在方式的分類
3.對世界分類的第二個規則,即以人一我為中心的分類
五、對事物、東西與對象的分析
第四章 論存在
一、存在的基本含義
二、存在是一種性質
三、事物存在的方式之一——作為物質而存在
1.事物有三種可能的存在方式
2.作為物質而存在必須滿足的條件
四、事物存在的方式之二——作為意識而存在
1.對純粹意識的分析
2.對意識的分析
3.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五、事物存在的方式之三——作為信仰之在而存在
1.信仰之在的特點
2.信仰之在的定義
3.信仰之在的種類
4.對靈魂的分析
5.對地獄與天堂的分析
6.對神仙精靈與妖魔鬼怪的分析
7.對作為造物主的上帝的分析
8.對兩種特殊信仰之在的分析
六、對物質與意識的分類
1.對物質的分類
2.對意識的分類
七、對具體事物之存在方式的分析
1.本真的存在方式
2.對一些特殊事物存在方式的分析
八、存在之意義.
1.“意義”之含義
2.“存在”之含義
3.不同事物作為物質、意識或者信仰之在而存在時的意義
4.同一事物具有不同存在方式時有不同的意義
九、如何證明事物以何種方式存在?
1.對于能夠以物質的存在方式存在的事物X,即其本真的存在方式是物質的事物X,如何證明其是以物質的存在方式存在?
2.對于不能夠以物質的存在方式存在的事物X,即其本真的存在方式不是物質的事物X,
如何證明其為什麼不能以物質的存在方式存在?
3.對于其本真的存在方式是意識的事物X,如何證明其本真的存在方式是意識?
4.對于其本真的存在方式是信仰之在的事物X,如何證明其本真的存在方式是信仰之在?
十、結論
 

本書《對世界的基礎性分析》是《哲學——對世界的解釋》的第一卷。
《哲學——對世界的解釋》總共有下述五卷︰

第一卷是《對世界的基礎性分析》;
第二卷是《對人的基礎性分析》;
第三卷是《又寸知識的分析》;
第四卷是《對語言的分析》;
第五卷是《對信仰的分析》。

在《哲學——對世界的解釋》里,筆者試圖建立一個具有公共性的哲學體系。

所謂公共性具有兩個特點︰

一是語言的公共性。在本書的語言里將看不到那些意義模糊、猶如朦朧詩的哲學名詞,這些名詞往往只有思想者自己或者某個緊密的小團體里的人才能夠理解(有時候我甚至略懷惡意地想︰說出這個詞的人是否自己也明白其含義),而這是在當今哲學研究中相當普遍存在的現象,似乎沒有這些詞匯就沒有哲學本身;二是本書沒有結構奇特、不遵守語法常規的句子(有時候我甚至也略懷惡意地想︰說出這個句子的人是否自己也明白其含義),這樣的句子在當今的哲學研究中同樣普遍地存在,似乎沒有這樣的句子哲學就不成其為哲學,或者至少不可能成為“專業”的哲學。而本書恰恰不具有上述兩種特點,也就是說,它是由一些意義相對明確的詞匯並且是以符合通常的語法結構的句子組合起來的。

這樣的特點也構成了本書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不懂哲學史、不懂當今流行的哲學的人也可以讀懂它。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本書是寫給所有人看的,您可以懂也可以不懂哲學史,但只要您希望以一種哲學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那麼,本書就能告訴您如何以一種哲學的方式去理解世界,並且構造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以哲學的方式認識、解釋世界的模式。這就是本書的第二個公共性。

那麼,本書是如何構建這個認識、解釋世界的哲學的體系呢?

它是分兩步走的︰第一步是確認世界這個詞的含義。

什麼是世界?簡而言之,世界是一切的總和。

解釋世界,就是要解釋—切,要以哲學的方式去解釋一切事物。

第二步是如何解釋世界,所用的基本方法是對組成世界的一切事物進行分類。這也是自然科學最普遍地采用的方法,當自然科學在研究自己的對象時,例如數學在研究數時、天文學在研究天體時、生物學在研究生物時,都首先是對其所研究的對象即數、天體、生物進行分類,在這個分類的基礎之上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這樣做的理由是很簡單的︰這些研究的對象是如此紛繁復雜、數量如此眾多,如果不首先對它們進行分類,那研究確實是無從著手的。

本書也是如此,本書的目的是要以哲學的方式去研究世界萬物,這個研究對象是比天文學、數學或者生物學所研究的對象更為復雜多樣的,所以,要研究它們當然首先要對它們進行分類。

那麼如何對世界萬物進行分類呢?分類的標準是什麼?

是存在,更具體地說,是存在的方式。

存在是哲學特別是西方哲學之中最常用的詞匯之一,但也是意義最為復雜的詞之一,哲學史中甚至有用這個詞來標示一個流派、一種思潮。在存在這個詞的所有含義之中,基本的含義是什麼?就是“有”。

當思考“有”時,我們所想到下一句自然是“在哪里有”。

那麼事物可能“在哪里有”呢?

有兩個可能的“哪里”︰一是在自然界之中有;二是在人的頭腦之中有。

任何事物都必然地存在于這兩個地方之一,除此並沒有也不可能存在于第三個地方。

當事物在自然界之中有時,我們稱之為“物質”,當事物在人的頭腦之中有時,我們稱之為“意識”。

這是對事物兩個基本的分類,也可以稱為事物的兩種存在方式。

但在這兩個分類之外,本書還提出了第三個分類即事物的第三種存在方式——“信仰之在”。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