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題旨在于按照分析上的嚴格性對馬克思的辯證法加以辯護性的論證,並進而用得到論證的馬克思辯證法去闡揚歷史唯物主義,批判資本主義,並探求當代西方工人階級革命的可能性。對于中國讀者來說,它所闡發的馬克思主義觀念跟中國式的馬克思主義觀念既有一個重要的契合點,又有極為不同的論證內容。這個契合點就是“矛盾”和“對立面的統一”的觀念。亨特認為,馬克思的主張是︰矛盾是實際存在的,其實質在于對立面的統一,事物都是由對立面的統一所構成的有機整體。在完成對馬克思的辯證法的純粹哲學論證之後,亨特進一步將其用來闡釋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辯證關系。對于熟知這些辯證關系的教科書表述的讀者來說,看看亨特的論證一定會感到耳目一新。亨特為馬克思的辯證法做辯護的目的,歸根到底在于以之批判資本主義。他用對立面統一的原理解釋了價值和價格的辯證關系,維護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和剝削理論。不僅如此,他還闡發了工人階級的革命意識和客觀條件之間的辯證關系,總結了工人運動史上的種種教訓,對工人階級革命性斗爭的可能出路進行了探究。
伊安‧亨特來自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多年來一直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名學生。在《分析的和辯證的馬克思主義》一書中,他運用早年在科學哲學方面的研究積累去解決了對于馬克思社會理論的融貫性所提出的諸多問題。他近期一直在研究羅爾斯的正義理論,成果包括《調節的與分配的正義》(Regulatire and Distributive fustice),發表于The Iournal of Value
Inquiry;《正義何以事關重大?》(Why lus rice Matters?),發表于Philosophical Papers。在最近一篇題為《馬克思和羅爾斯關于資本主義的正義和市場︰一個可能的合題?》(Marx and Rawls on the Justice of Capitalism and the Market︰A Possible
Synthesis?)的論文中,他提出了用馬克思社會理論去綜合羅爾斯正義理論的觀點。他跟妻子生活在南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Adelaide)。
徐長福,浙江博士,中山大學哲學系暨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理論思維與工程思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走向實踐智慧》(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等。
劉宇,中山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