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大師‧外國卷

重讀大師‧外國卷
定價:150
NT $ 131
  • 作者:祝勇/主/編
  •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7400876
  • ISBN13:9787547400876
  • 裝訂:平裝 / 34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需要說明的是,這兩本集子談論的大師,皆為社科人文類,而不涉及自然科學類,且均為近世人物。原因是編者並不打算將其變成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而只想展現近代人類人文精神的演進。尤其對近兩個世紀的文化反思,對每個有精神要求的當代人都至關重要。取舍尺度,一在見地,人雲亦雲者不取,授勛演說者不取,最好說些不流行的話,要個人視角,總之,要凸現“重讀”的價值;二在寫法,雖不強求行雲流水,但一定要不枯澀,文體介于隨筆與論文之間為最宜。如此,或可多吸引幾位讀者。向出版社捧出這兩卷厚厚的書稿的時候,我發現我們既解說了歷史,亦詮釋了現在,既完成了對歷史的追述,亦完成了對現時的敘述——我們把自身的精神狀態,留在了歷史的刻度表土。

本書為外國卷。
 

目錄

盧梭 一種謊言的真誠說法 朱文信
薩德 為薩德一辯 柳鳴九
雪萊 雪萊的大空之愛 陸建德
梭羅 瓦爾登湖的神話 程映紅
事關梭羅 何懷宏
托爾斯泰 且說托爾斯泰 王祥夫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圈套 張寬
葉芝 《幻象》中的幻象 張遠山
羅曼‧羅蘭 讀羅曼‧羅蘭《莫斯科日記》 嚴秀
為什麼封存五十年 程映紅
高爾基 高爾基回國 藍英年
普魯斯特 虛幻普魯斯特 張宇
羅素 讓人為難的羅素 朱學勤
卡夫卡 一片秋天枯葉上的濕潤經脈 劉小楓
海德格爾 海德格爾的死亡觀 周國平
維特根斯坦 另一個維特根斯坦 王家新
布爾加科夫 布爾加科夫與《大師和瑪格麗特》 余華
巴烏斯托夫斯基 我們這一代人的怕和愛 劉小楓
馬雅可夫斯基 被現實撞碎的生命之舟 藍英年
川端康成 猜測川端康成之死 閻連科
博爾赫斯 博爾赫斯的現實 余華
法捷耶夫 作家村里的槍聲 藍英年
奧斯特洛夫斯基 記戀冬妮婭 劉小楓
加繆 陽光與陰影的交織 郭宏安
杜拉斯 杜拉斯,永遠的野性 盧嵐
索爾仁尼琴 你從古拉格歸來 余杰
羅伯-格里耶 越過界限,消除陰影與隔閡 楚塵
米蘭‧昆德拉 米蘭‧昆德拉之輕 韓少功
本雅明 感謝本雅明 敬文東
 

《現代漢語詞典》對“大師”的釋義是“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為大家所尊崇的人”。簡言之,成為大師,有兩項條件︰有造詣、被尊崇。于是,大師的存在,便不僅僅是一種個體的存在,而是具有社會學意義的存在。他們的存在,遮蔽著他人與群體,同時也遮蔽著歷史。他們是以人類代言人的身份存在的。芸芸眾生死去,只有他們永生。思想的不朽與偉大愈發令人深刻地感受到個體生命的短暫與渺小。人們確立了大師的話語權的同時,也喪失了自我的話語權。當人們試圖透過對大師的解讀逼近原始的歷史,更發現歷史已經被他們壟斷。大師是山峰也是鴻溝。當我們站立在國家圖書館望不到首尾的書櫃旁,我們會感到一種閱讀的恐懼,讀書越多,恐懼便越深,因為我們發現所有的思想都被表達過,所有的情感都被傾訴過了。當文學家面對曹雪芹和托爾斯泰,當哲學家面對莊子和尼采,當經濟學家面對馬克思和薩繆爾森,他們都可能染上一種疑難雜癥——失語。像孔子說的︰ “予欲無言。”大師的存在足以令後人亂了方寸,就像婆婆怒目之下的小媳婦,不知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所有的新見都不過是未被揭露的重復,所有的正確都不過是未經覺悟的謬誤。我們已經失去了偏執一端向這個世界挑戰的信心和勇氣,我們預先就看到了那種挑戰的徒勞與可笑。”我們實在不能斷定大師的存在是成全了我們還是妨礙了我們。

朋友說︰ “紀念碑令我望而生畏。”這確是悖論。大師活水般的思想成為經典,其經典又在時間中風干成僵死的教條。對經典的閱讀,永遠都不可能是平等的交流。在閱讀開始之前,閱讀者便帶有了明顯的期待心理和意向性,而這種不平等又往往導致對思想的誤讀或者原意的遮蔽。然而,我們卻大多是這樣過來的,在白以為是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對大師的改寫。與其說是對真理的向往,不如說是對權威的崇拜——大師的名字成為符號,它使我們皈依了傳統的拜物教。

也許, “反讀”是抵抗投降的好方法。在我的印象中,是友人李書磊最早提出“反讀”這個概念。若倒退二三十年, “反讀”只能是一種天真的假設——在很長時期內,人們只能在規定的情境下按照統一的理念解讀大師,閱讀這種純粹的精神活動于是成為自由體操里面的“規定動作”,我們以為這樣可以離大師越來越近,結果卻恰恰相反——幸好今天的人們生存在思想開放、價值多元的歷史時空里,今昔觀念的差別,恰好可以使我們利用敘述立場和閱讀立場的沖突,擺脫大師的“催眠”,使自我獲得解救。 “打倒一切”固然過激,但“懷疑一切”卻大有必要。

如前所說,大師的敘述記錄了人類的靈魂史,經典則是大師們的精神遺囑,然而,對大師與經典的閱讀效果,除了取決于原作的品質外,更取決于讀者的品質。換句話說,大師思想的流動畢竟是相對的,而時代與讀者的流動卻是絕對的,以絕對看相對,我們感覺不出自身在變,反會覺得大師在“變”,他們在世人心目中所處的位置,除了與其本身的“含金量”有關外,更與閱讀者的精神狀況有關,即;所謂大師,實際上是經過了闡釋的大師——這涉及到接受美學的範疇。于是,我們便不難理解,被某一代人奉為圭臬、頂禮膜拜的,到了另一個時代,很可能一錢不值,顯得尷尬而可笑。這樣講可能極端了一些,但至少,大師的“季節性”變化卻在所難免。比如高爾基、索爾仁尼琴、張愛玲等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們與今天人們的看法就絕不相同。因而我們說,大師是一種“客觀存在”,同時也是一種“主觀存在”。而後人超越了時代的困囿反觀大師時,大師也已不再是個體化的大師,而是雜糅了復雜的歷史信息的文化存在,在時間中經歷著升值/貶值的自然過程。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