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歌

黑色的歌
定價:299
NT $ 199
 

內容簡介

《黑色的歌》是一本被時間隱沒的傳奇詩集——這是辛波斯卡的首部詩集創作,卻被塵封了七十餘年。當年沒有出版的原因眾說紛紜:波蘭歷經二戰的摧殘,在種種動盪不安中,這本出道作品很難有機會出版問世。

直到二〇一二年詩人過世後,她生前信任的秘書和友人代為處理她的遺物。於是,收錄了辛波斯卡大學時期(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八年)創作的《黑色的歌》,終於在世界讀者的企盼下,於二〇一四年首度在波蘭出版,其中還收錄了辛波斯卡最初公開發表的詩作《我在尋找字》。
 

作者介紹

維斯拉瓦•辛波斯卡

當代至為迷人的詩人之一,享有“詩界莫札特”的美譽。一九九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文學史上第三位獲獎的女詩人。

一九二三年生於波蘭小鎮布寧。她擅長以幽默、詩意的口吻描述嚴肅主題和日常事物,以詩歌回應生活。二〇一二年二月的一個晚上,辛波斯卡在住宅裡安然去世。在她的葬禮上,波蘭各地的人們紛紛趕來,向詩人告別。

代表作《萬物靜默如謎》《我曾這樣寂寞生活》等。
 

目錄

譯序
為了更多的東西
兒童十字軍
我在尋找字
和平
無題
音樂家揚柯
摘自一天的自傳
關於九月的記憶
關於一月的記憶
無名士兵之吻
寄往西方的信
獻給詩
生命線
諸靈節
高山
漫遊
微笑的主題
關於追人的人與被追的人
遺憾的歸來
運送猶太人
戰爭的孩子
玩笑的情色詩
馬蹄鐵
黑色的歌
今日的民謠
學校的星期天
 

譯序
我在尋找字——談翻譯辛波斯卡《黑色的歌》

翻譯《黑色的歌》,是誠惶誠恐的。

惶恐,因為《黑色的歌》(Czarna Piosenka)是一本傳奇性的詩集。它收錄了辛波斯卡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八年間的詩作,本來應該成為她的第一本詩集,但後來因為某種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內容敏感、無法通過社會主義時期的政治審查,或是遭到出版社拒絕,或是辛波斯卡自己決定不要出版)沒有發表,直到辛波斯卡過世後才得以和讀者見面。

創作者的作品重新出土,總是會引起好奇、期待、討論和爭議。有人會質疑這樣做是否違背作者意願,有人擔心看到不成熟的少作會讓自己想像中的作者形象破滅,也有人樂見創作者不同時期的風格,借此瞭解他們創作、成長的過程。

雖然辛波斯卡生前一直不太願意回顧少作,但她也不是完全沒有發表過這些早期作品。在一九六四年出版的《辛波斯卡詩選》中,就收錄了五首“未結集作品”中的詩作(這五首都收錄在《黑色的歌》之中)。據辛波斯卡生前秘書、現任辛波斯卡基金會執行長邁克爾·魯辛涅克(Michal Rusinek)的說法,辛波斯卡對自己過世後作品和遺產如何處理規劃得很詳細,也都經過了審慎考慮。因此,既然辛波斯卡把《黑色的歌》的打字稿留給了她的遺囑執行人,這表示辛波斯卡默許了它的出版——雖然辛波斯卡對這本詩集的樣貌、書名、排版已無任何影響力。

雙面辛波斯卡

《黑色的歌》會不會挑戰、顛覆讀者眼中的辛波斯卡,讓原本的形象破滅?我想,挑戰和顛覆是一定的。《黑色的歌》收錄的多數詩作都青澀(但有些詩作則成熟得驚人!)、用字不是很精准、情感直接強烈,而且少數詩作具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政治宣導色彩,這和辛波斯卡中晚期詩作成熟、精練、對事物抱有冷靜觀察、從來不為任何主義服務的特色,形成有趣的對比。如果隱去作者姓名,搞不好讀者會以為這是兩個不同作者的作品——就像辛波斯卡的《青少女》中所說的:“我們真的差很多,/想的和說的,完全是不同的事,/她知道的很少——/但固執己見。/我知道的比她多——/卻充滿猶疑。”

《黑色的歌》和辛波斯卡中晚期的詩作真的這麼不同嗎?有沒有一些主題是延續的,但是後來以變奏的形式出現?年輕的辛波斯卡和中老年的辛波斯卡可以對話嗎?在讀完《黑色的歌》和辛波斯卡的中晚期詩作(從一九五七年的《呼喚雪人》到二○一二年的《夠了》,共十一本詩集)後,我的結論是:兩者是有對話性的。《黑色的歌》中的《高山》,在《呼喚雪人》中變成了《未曾發生的喜馬拉雅之旅》,但是重點已從登高的感動轉化為對人性的思考。在戰後不久發表的《運送猶太人》,後來化為《呼喚雪人》中的《尚且》,雖然後者沒有直接指猶太人大屠殺,但是讀者可以從字裡行間找到線索。而且因為《尚且》脫離了原本的背景,我們也可以用它來理解所有類似並且不斷重複發生的暴行。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不是那麼明顯的互文性,但也同樣有趣。比如,辛波斯卡對戰爭、受害者、死亡、人類處境、世界的關注,在她早期作品中就可以看到。她的幽默感和深入淺出、掌握事物矛盾的天賦也很早就顯露出來。她早期寫愛情比較直接、天真,後期則多了猶疑、冷眼和世故。她早期喜歡在詩中大量運用敘事以及散文化的風格(所以有時候結構太散亂,文字也不精練),這在她中期的某些散文詩中還可以看到痕跡,而在晚期,這些敘事性已完全融入詩中,散文的部分只剩下文字較為口語化這個特色。

當然,有些年輕時期的特色在中晚期並沒有保留下來,畢竟成長並不只是延續,也包括捨棄。辛波斯卡年輕時愛寫組詩,這在她中期的作品中很少出現,晚期則完全沒有。她年輕時喜歡用艱澀、不易懂、少見的字眼,這在中晚期幾乎看不到——或者說,辛波斯卡慢慢意識到,語言的實驗與創意有很多種,不一定要用大家看不懂的方式來寫。因此,她中晚期的詩依然充滿令人眼睛一亮的語言巧思(雙關、顛覆陳腔濫調的話語、自創新詞),但邏輯清楚,令人可以理解,像是透明的琥珀,可以看透,卻讓人怎麼都看不厭。

綜合以上,《黑色的歌》是一本有趣的詩集。它讓我們看到一位年輕詩人的肖像,一位元年輕女士記錄時代、和時代對話的企圖。對欲瞭解辛波斯卡的人來說,《黑色的歌》是非常珍貴的素材,他們可以從中找到許多辛波斯卡後來創作的原型,也可以看到她的創作是如何隨時間成熟、改變的。如果《呼喚雪人》開啟了辛波斯卡詩歌創作的成熟期,那麼《黑色的歌》就是童年和青春期。瞭解了這個時期,才有可能瞭解完整的辛波斯卡。不管這個時期的作品有多麼不成熟、不完美,它們都有其美麗、動人、誠懇之處。這些不成熟、不完美正好符合詩人當時的心境、年紀與經歷,而且正是因為有這些不成熟、青澀、冗贅、一頭熱,才會有後來的成熟、老道、精練和沉澱。

我不會將辛波斯卡的改變稱為“去蕪存菁”(實際上,辛波斯卡沒有把“蕪”去除,而是不斷嘗試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處理它),而會把它稱為蛻變和成長。我所認知的成長並非放棄孩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特質,而是把它們和大人時期的特質相結合。從這個角度看,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辛波斯卡的作品總是在成熟中有天真,在世故中有童趣。

與辛波斯卡的對話

不管再怎麼努力讓讀者接近原作,翻譯一定會失真、一定必須背叛,這是它無法避免的宿命。我在翻譯《黑色的歌》時遇到一個很大的困擾:要如何面對辛波斯卡早期的青澀風格?是要保持那語言的青澀、模糊、缺乏邏輯、拙劣、創新實驗性,還是要改成讀者熟悉、看得懂、可以欣賞的語言?修飾可以讓閱讀的過程比較容易,但是這樣會不會改變原作本質,削弱和中晚期詩作對照的張力?雖然那語言很青澀,但同時也質樸可愛啊。即使是造作、故作高尚、強說愁,也是造作得那麼天真、可愛。這些特質不值得保留嗎?讀者的語言習慣、閱讀習慣不能被挑戰嗎?

如果今天這本書不是譯作,我對語言的精確性會比較寬容,因為那時候讀者不只是用文字在閱讀作者,也是用他和作者共用的對語言的知識、對社會文化背景的知識在讀、在猜。翻譯作品天生就缺乏這種“猜”的條件,文字是它唯獨的溝通工具,所以必須追求精准、易讀。於是,我必須犧牲一些比較有原創性、實驗性的語言,比如在《諸靈節》中,辛波斯卡寫道:“我會讓冷杉和紫菀做成的花圈/擁抱醜陋的墳墓。”這裡的“花圈”原本應該是winieta,指的是歐洲古書上拿來裝飾頁面的花卉插畫(放在書名頁或章節的開頭或結尾)。但對中文讀者來說可能有點冷僻,所以改成易於理解的花圈。

不過,我並沒有把每個有棱有角的地方都修平修整。比如辛波斯卡經常使用的雙重否定句(如《摘自一天的自傳》中的“在雲朵之後的夜晚並非沒有星星”),我就傾向於保留。雖然改成肯定句會比較通順、比較“像中文”,意義也不會改變,但我覺得那和雙重否定所要強調的事情有著細微的差異——比起單純的“有星星的夜晚”,“並非沒有星星的夜晚”有一種“啊,原來不是沒有啊,還好還有一點星星”的幸運/倖存感。

尋找不可能的字

說了這麼多關於翻譯的眉角,也許讀者會覺得:“這麼說來,這本詩集根本是無法翻譯的嘛。翻譯它有意義嗎?”確實,我經常聽到“這個可以翻嗎?”的質疑,尤其是詩,只要我告訴別人我在翻譯詩,就會有人問:“詩可以翻嗎?”或直接斷定:“詩是不能翻的。”

如果我們把翻譯當成製造複製人,每個細節都要百分之百一模一樣,包括肉體和靈魂,那詩當然是不可以翻的。但是,如果我們把翻譯當成作者和讀者共同生下的孩子(作者的基因占絕大多數),那翻譯就是可能的。我們不必否認,翻譯永遠都會是不完全的東西。因為它不是原作(雖然以原文閱讀原作,也是另一種翻譯,讀者永遠無法完全瞭解作者)。但是,或許像村上春樹所說,文字本來就是不完全的東西,能裝載進去的東西也是不完全的思想和感情。這很符合現實的狀態,多半時候,我們並無法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無法完全抓住它們。

在《我在尋找字》這首詩中,辛波斯卡寫下了“找不到字來描寫戰爭犯罪者惡行”的挫折和無力:“我們的話語是無力的,/它的聲音突然——變得貧瘠。/我努力地思索,/尋找那個字——/但是我找不到它。/我找不到。”有趣的是,這段話也可以用來形容說話、寫作本身。當一個人意識到溝通的局限,他可以選擇沉默、拒絕溝通、改變溝通的方式或者繼續尋找。辛波斯卡選擇了繼續尋找。

“我之前寫詩,現在寫詩,之後也會寫詩。”辛波斯卡在一九五一年這麼說。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我覺得我也可以繼續翻譯、尋找下去。

林蔚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7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