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三輯,輯一是作者近年來的書評結集,這其中既有她的研究領域︰法國現代文學,如伊萊娜的《法蘭西組曲》,昆德拉的《無知》,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勒•克萊齊奧的《流浪的星星》等,同時也包括中國作家王安憶的《長恨歌》等;輯二是法國現代經典作家的傳奇人生,薩特,薩岡,杜拉斯……作者娓娓道來;輯三是作者對自己過往歲月的回顧和整理。
目錄
自序
第一輯
長恨哪堪歌
猝不及防的歷史
躲起來,和這個世界開個玩笑
跨越不知邊界的回歸
如果開始就知道結局
死亡與少女
永遠流浪的星星
第二輯
給杜拉斯一個理由
存在著,僅此而已
那是閃耀著陽光的大海
這是一個與語言相關的游戲嗎?
這里安息著不再為此感到痛苦的薩岡
我目光下的你還在嗎?
無法想象的寒冷
斷裂、詩意與迷醉
第三輯
一本我讀過二十遍的書
巴黎終究與我無關
親愛的,那不是我的地方
在上海開始的那篇小說
非你非我
第一輯
長恨哪堪歌
猝不及防的歷史
躲起來,和這個世界開個玩笑
跨越不知邊界的回歸
如果開始就知道結局
死亡與少女
永遠流浪的星星
第二輯
給杜拉斯一個理由
存在著,僅此而已
那是閃耀著陽光的大海
這是一個與語言相關的游戲嗎?
這里安息著不再為此感到痛苦的薩岡
我目光下的你還在嗎?
無法想象的寒冷
斷裂、詩意與迷醉
第三輯
一本我讀過二十遍的書
巴黎終究與我無關
親愛的,那不是我的地方
在上海開始的那篇小說
非你非我
序
我一直不知道應該怎樣完成文集的序言,是因為不知道應該如何清算自己的記憶。清算,不自戀,不粉飾,不暴露,卻又不至于過分疼痛——我已經承受不起那種尖銳的,直入心底的疼痛了。
實際上,在翻譯之外,我不能算是一個在文字上很勤奮的人,而且大部分文字的起源終究也還是在翻譯,或者說在遇見。我始終相信翻譯是真的遇見,可以在一見鐘情後放下所有的戒備與顧忌,心安理得地允許自己一次次被帶至未知之地,心安理得听憑自己得到改變。回到自己的文字里、準備在此出發時,已經又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這些年,最為深入的閱讀,的確是在翻譯的過程中完成的,不僅深入,而且卷入。因為拿了自己的經驗去和對方映照、融合的緣故。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因為做翻譯,能夠讓自己不斷出走,以持續的、然而新鮮的方式愛、離開和回歸。翻譯——或者說深入的閱讀——是什麼呢?無非是把自己的性命壓上、暫時的交付,然後等待。沒有你,就沒有我。而沒有我,也同樣沒有你。有時候會有失望——更多地是針對自己——但絕不會遭遇到不堪、瑣碎與無謂。
這是在現實世界里不敢有、也不能有的體驗。不知道為什麼,現實世界里的種種情感,最想保有的就是自己,然而卻總是免不了一點點失去、日漸貧瘠的結局;而文字世界里的鐘情,明明最放得下的是自己,最終卻能夠等來意想不到的豐盈。
是因為沉醉于霎那間被擊中的那種豐盈的感覺吧,或許也是沉醉于用一兩句飽含情緒的話語將所有理性邏輯一舉摧毀的酣暢淋灕,從十幾年前開始,在翻譯之外,慢慢落下了不多的一點文字。現在我把這個過程看作是一層層的開放,因為喜歡,而且只是為了喜歡。
在大多數時候,我並不認為自己的文字有被保留的必要,所以在十幾年的時間里,數次搬遷,數次電腦被毀或者被棄,我的大多數文字也隨記憶一起散落在風里,倒是也不覺得可惜。這個世界,少一些承載了過多語義的文字也許是一件不壞的事情。
但是也有一部分保留下來了。我很羨慕在二十多歲就可以放棄文字的蘭波,也向往在生命停住的夜晚能夠將自己的文字付之一炬的決絕,但是我做不到。因為曉楣的喜歡和幫助,有了編成集子的想法。作為來往並不密切,卻經常能擊中我要害的朋友,曉楣大約知道我在懶散和害怕清算的另外一面,仍然還是有敝帚自珍的隱隱向往。否則,在我倒回頭去讀這些文字時,為什麼還是會禁不住感喟呢?感喟自己曾經做過的短暫停留,感喟自己在接近真實情感時的努力,也感喟自己糾纏于文字的物質性時對自己和他人的傷害、同情甚或憐憫。就好像前些時候,學生在還課的作業里加了一段《巴黎聖母院》的片子,“La belle”的歌聲在耳機里響起來,我的眼楮竟然濕潤了。並不是歌詞——在于我是文字——有多麼完美,而是那種高亢的情緒,那種來自三個男人的傷害、同情和憐憫令我即便在最平靜的時刻,也還是身不由己地被牽連進去。文字串起的記憶就是這樣在起作用吧,多米諾骨牌似的,一個小小的手勢足以造就一座個人歷史的廢墟。
于是有了今天對廢墟的這番整理。從編年的角度來說,這本集子里的文章大約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初涉文字的時期,內心有很多絕對的概念。相信文字可以帶來逃避,相信文字的好處就在于不需要對種種掙扎和猶豫做出回答,甚至相信文字可以推擋開所有的瑣碎與不堪——自己的,別人的——經歷在人間煙火里絕對經歷不了的“升華”。原本那是一個我相對“高產”的時期,甚至在不算短的一段時間里,還為讀書類的報紙寫過專欄。幸運的是,這些仍然帶有古典浪漫主義痕跡、想盡情展露自己情感的文字所剩不多,因而到今天還算能夠面對。而且,所有人都必然經歷的古典浪漫主義情懷也許早在曾經改變我命運的一個事件,或者說我至今為止寫過的唯一一篇完整小說里已經得到了徹底的、完美的終結。
……
實際上,在翻譯之外,我不能算是一個在文字上很勤奮的人,而且大部分文字的起源終究也還是在翻譯,或者說在遇見。我始終相信翻譯是真的遇見,可以在一見鐘情後放下所有的戒備與顧忌,心安理得地允許自己一次次被帶至未知之地,心安理得听憑自己得到改變。回到自己的文字里、準備在此出發時,已經又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這些年,最為深入的閱讀,的確是在翻譯的過程中完成的,不僅深入,而且卷入。因為拿了自己的經驗去和對方映照、融合的緣故。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因為做翻譯,能夠讓自己不斷出走,以持續的、然而新鮮的方式愛、離開和回歸。翻譯——或者說深入的閱讀——是什麼呢?無非是把自己的性命壓上、暫時的交付,然後等待。沒有你,就沒有我。而沒有我,也同樣沒有你。有時候會有失望——更多地是針對自己——但絕不會遭遇到不堪、瑣碎與無謂。
這是在現實世界里不敢有、也不能有的體驗。不知道為什麼,現實世界里的種種情感,最想保有的就是自己,然而卻總是免不了一點點失去、日漸貧瘠的結局;而文字世界里的鐘情,明明最放得下的是自己,最終卻能夠等來意想不到的豐盈。
是因為沉醉于霎那間被擊中的那種豐盈的感覺吧,或許也是沉醉于用一兩句飽含情緒的話語將所有理性邏輯一舉摧毀的酣暢淋灕,從十幾年前開始,在翻譯之外,慢慢落下了不多的一點文字。現在我把這個過程看作是一層層的開放,因為喜歡,而且只是為了喜歡。
在大多數時候,我並不認為自己的文字有被保留的必要,所以在十幾年的時間里,數次搬遷,數次電腦被毀或者被棄,我的大多數文字也隨記憶一起散落在風里,倒是也不覺得可惜。這個世界,少一些承載了過多語義的文字也許是一件不壞的事情。
但是也有一部分保留下來了。我很羨慕在二十多歲就可以放棄文字的蘭波,也向往在生命停住的夜晚能夠將自己的文字付之一炬的決絕,但是我做不到。因為曉楣的喜歡和幫助,有了編成集子的想法。作為來往並不密切,卻經常能擊中我要害的朋友,曉楣大約知道我在懶散和害怕清算的另外一面,仍然還是有敝帚自珍的隱隱向往。否則,在我倒回頭去讀這些文字時,為什麼還是會禁不住感喟呢?感喟自己曾經做過的短暫停留,感喟自己在接近真實情感時的努力,也感喟自己糾纏于文字的物質性時對自己和他人的傷害、同情甚或憐憫。就好像前些時候,學生在還課的作業里加了一段《巴黎聖母院》的片子,“La belle”的歌聲在耳機里響起來,我的眼楮竟然濕潤了。並不是歌詞——在于我是文字——有多麼完美,而是那種高亢的情緒,那種來自三個男人的傷害、同情和憐憫令我即便在最平靜的時刻,也還是身不由己地被牽連進去。文字串起的記憶就是這樣在起作用吧,多米諾骨牌似的,一個小小的手勢足以造就一座個人歷史的廢墟。
于是有了今天對廢墟的這番整理。從編年的角度來說,這本集子里的文章大約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初涉文字的時期,內心有很多絕對的概念。相信文字可以帶來逃避,相信文字的好處就在于不需要對種種掙扎和猶豫做出回答,甚至相信文字可以推擋開所有的瑣碎與不堪——自己的,別人的——經歷在人間煙火里絕對經歷不了的“升華”。原本那是一個我相對“高產”的時期,甚至在不算短的一段時間里,還為讀書類的報紙寫過專欄。幸運的是,這些仍然帶有古典浪漫主義痕跡、想盡情展露自己情感的文字所剩不多,因而到今天還算能夠面對。而且,所有人都必然經歷的古典浪漫主義情懷也許早在曾經改變我命運的一個事件,或者說我至今為止寫過的唯一一篇完整小說里已經得到了徹底的、完美的終結。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