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1863—1957),中國近現代畫家、篆刻家。原名純芝,後名璜,字渭清,號頻生,別號白石山人。14歲學木工,因雕花手藝出眾,名聞鄉里。自學詩書畫印,結識當地文人和畫師並得到指點,27歲後兼做畫工,以“描容”(繪衣冠像)、繪花鳥草蟲維持生活。40歲以後的7年中,曾5次遠離家鄉,得以飽覽祖國名山大川,眼界為之開闊,從而在藝術上擺脫了成法的羈絆,而以自然為師。他又勤于篆刻,曾自題為“三百石印富翁”。在學習徐渭、朱耷、石濤等人的基礎上,又吸收近代畫家趙之謙、吳昌碩等人的長處而自立門戶。人物、花烏、草蟲、山水無所不能。他將中國傳統畫論里關于“形”、“神”的論述作了深刻的總結和概括,主張“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1956年,畢加索對張大干說 “齊白石真是你們東方了不起的一位畫家……中國畫師神奇呀!齊先生水墨畫的魚兒沒有上色,卻使人看到長河與游魚。那墨竹與蘭花更是我不能畫的。”他還對張大干說,“談到藝術,第一是你們的藝術,你們中國的藝術……” “我最不懂的,就是你們中國人為什麼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西方一位大畫師這樣評價齊白石,由此可見齊白石的價值。